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8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0月30日正式挂牌,在原黔南民管校、黔南农校、黔南财校、黔南工业学校四所中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工、经、管、文、艺等类专业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院以来,学院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为民族地区培养了经济、信息、旅游、计算机、艺术、机电、畜牧等高端技能型人才。 学院座落在美丽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水桥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占地面积1300余亩,院内山水相连,校舍绿树掩映,湖面碧波荡漾,林间曲径通幽,植物覆盖率达80%以上,樱花、桂花、牡丹花争相绽开,玉兰树、樟树、青枫、松树遍布道路两旁,校园建设布置合理,是贵州省“文明先进单位”、黔南州“文明单位”和都匀市“花园式单位”,是学习深造的理想环境。 学院建有数控、金工、机电、汽修实训车间,生物综合实验楼和养殖、种植基地,网络技术、艺术设计实训室,会计模拟室,餐饮客房实训室等实践基地及演艺讲学厅、标准足球场、田径场、网球场等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近300人,专兼职教师200余人,教授及副高职称61人,中级职称97 人,“双师型”教师70人。开设有中职、高职两个办学层次30多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多年均在93%以上,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 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设管理系(旅游经济系)、财经系、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培训中心五系一中心,内设第2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点,让学生“多证多能”毕业,为学生毕业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学院还为有志提高学历者架设了“中升专”、“专升本”的桥梁。学院坚持“面向社会,依托企业”,已形成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双元制”教学、“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联合办学,大力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勤工俭学,开拓了部分专业毕业生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渠道,成为贵州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和黔南州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基地。我们将以目前4000人在校生规模为基础,精心培育,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院的“名片”。 学院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积极推行助学贷款,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保障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近年来,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克难奋进,铸造品牌,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在课程改革上取得良好效果,《旅游接待》、《网络应用系统开发》、《餐厅楼面管理》、《规模化养猪》四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各项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先后在全国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中餐摆台”三等奖,微软“创新杯”全球软件设计大赛成功晋级中国赛区80强,首届全国大学生网上零售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两个三等奖和“最佳院校组织奖”,物流专业学生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技能比赛获优秀奖。2008年,学院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程评估;2010通过贵州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 学院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怀信心,与时俱进,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坚持“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稳定就业”的办学定位,铭记“脚踏实地,心存高远”的院训,高唱《黔南职院在我心上》院歌,精诚团结,努力奋斗,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进程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http://www.qnzy.net - 2014-12-14贵阳学院
坐落在贵阳市龙洞堡新城的贵阳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组建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由贵州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贵阳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立学校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贵阳学院的组建主体学校是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金筑大学。两所普通专科学校重组时都有20年以上的办学历史。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贵阳师范学校和一个国有企业,也是贵阳学院的有机构成。 贵阳学院位于贵阳东出口,与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以贵阳机场为标志的龙洞堡新城临空经济区、以“老干妈”为品牌的龙洞堡新城食品工业园区毗邻,林城学府,碧绿书苑,在贵阳市龙洞堡新城为最高学府。 贵阳学院的用地版图为平面蝴蝶形状,中长期规划面积1200亩,现实际使用面积810亩,规划建设以“园式林、生态型、数字化”为基本范式,建筑单体完成规划的80%,建筑面积23万㎡,且色泽一致,风格雅致,特征鲜明,品质精良,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设上达到较高水准,是贵州省“优美校园”,被遴选为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赛场。 贵阳学院在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创建上与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相适应,全面践行永续发展理念,确立了“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精心打造出“馨园”、“梨园”、“桃园”、“竹园”、“桂园”、“生态园”以及“峡谷飞桥”等“七园七景”。生态校园一年常绿,四季有花,景致如画,是贵州省“绿色大学”。 贵阳学院在多年办学积累的基础上,注重内涵丰富,进行教学机构优化调整,撤系建院,形成“16院2部”教学机构新格局,推出的44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到工学、理学、文学、法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其中以工学、理学和文学为主打学科门类,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型普通本科大学。中长期规划定位是:一所现代城市大学。 贵阳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万人,中长期控规1.2万人。教职工控编1093人,现有869人,其中专任教师581人。在现有专任教师中,有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管4人;有正高职称61人,其中教授59人,研究馆员2人,副教授257人,博士47人,硕士373人;有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7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贵阳学院“教授·博士”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执行良好,内培和引进相得益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贵阳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督导体系建立健全。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新一轮“合格评估”规范,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质量,提高能力;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贵阳学院的服务面向定位是“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科学研究瞄准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主战场和产业集群,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上获得国家级立项资助课题16项,省部级立项资助课题和省长基金立项资助课题193项,科研项目经费持续增长;与企业联袂在政、产、学、研、用上走出路子;获得省部级奖19项,地厅级奖30项,专利33项。 贵阳学院突出重点学科门类注重基础能力建设,有省级人文社会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省教育厅产学研基地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8个;图书馆、金工实习车间、数控中心、汽车服务实训室、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实验室等教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亮点纷呈,跻身省内高校一流方阵。 贵阳学院秉承“学生的期盼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学生的心愿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连续多年的毕业生年终就业率高于省内本科院校平均值,是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贵州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贵州省“安全文明”学校,学院党委荣膺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的贵阳学院,高扬“强本争硕”的主旋律,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科学发展,以优秀的毕业生形成高位就业率,以优良的教育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以高水平的办学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http://www.gyu.cn - 2014-11-28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2001年,贵阳职工大学并入学院。2005年,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普通专科学生。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现学院正进一步遵循规律规范办学的艰辛努力抓实教学、科研、师资、管理、开放五项重点工作,并进一步实施后发赶超,在人才、学术、文化、服务等四个方面发力。 校园环境 学校地处美丽的避暑之都——贵阳,乌当主校区占地1042亩,紧邻环城林带,嘉木簇拥,依山就势,校园绿化面积约42.3%,被评为贵州省首个“绿色大学”。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教师1000余人。 高端人才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人,“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管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院部设置 学校共15个教学单位:文学院、艺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和大学外语教学部。 贵州师范学院 ©51ditu.com - GS(2012)6023号 地图数据有奖纠错 200 公里 专业设置 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7个,普通专科专业9个,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史学、工学和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已培养合格毕业生12万余人。 省级平台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重点学科1个、重点支持学科1个;教育部全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厅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厅级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厅级工程中心1个。 课题立项 近年来获国家级科研课题2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44项,厅级课题189项。学校馆藏各类纸质图书75万余册,电子图书125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8个。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00余万元。 科研创新 我校建有以“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领衔的综合性高端学术机构“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及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以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大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罗毅教授领衔的贵州师范学院创新科技研究院、以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江俊教授领衔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纳米材料模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和省级人文社科基地“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五个特色研究机构。2013年11月,与浪潮集团共建“贵州师范学院—浪潮集团并行计算实验室。 对外交流 目前和我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的学校有华中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武汉音乐学院;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同时,我校与美国、加拿大、瑞典、泰国、韩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http://www.gznc.edu.cn - 2014-11-13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7年4月,是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开放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9年1月,贵阳市委、市政府将贵阳市财经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贵阳市第一高级技工学校(原贵阳铁路司机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贵阳市科技学校、贵阳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四所中专并入学院。2012年,贵州省地质学校并入学院,职教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奠定了学院蓬勃发展的基础。 2.主要办学点 学院办学点包括院本部、二戈寨校区、清镇校区和乌当校区,以及以政校企合作方式建立的开磷校区和小河西工校区。院本部坐落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云潭南路609号,占地面积62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二戈寨校区,占地面积62亩;清镇校区,占地面积320亩;乌当校区,占地面积100亩;开阳磷矿校区,占地面积200亩;小河西工校区,占地面积100亩。 3.办学格局 按照《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完成中职学校整合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要求完成了整合任务,形成了“以高职为主体,中高职衔接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两翼”的办学体系和“四分院十系五部一中心”的办学格局。 四分院十系五部 学院教学系统设有四分院十系五部:轨道交通分院(城市轨道交通系)、装备制造分院(机电技术系、实训中心)、磷煤化工分院(生化工程系)、城乡规划建设分院(建筑工程系、农林水技术系)、财政经贸系、信息科学系、旅游管理系、艺术系、资源勘查工程管理系、基础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部、继续教育部、中职教育部、培训部。 两个职业教育集团中心校 贵阳市磷煤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和贵阳市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中心校。 专业设置 根据贵阳市经济社会和产业布局的发展需要,开设有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非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钻探技术专业等48个专业,其中招生专业37个。在校学生一万余人(含中职生),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40人,专任教师306人,教授3人、副教授133人,博士、硕士82人,达到双师比率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9%,校外兼职教师136人,聘有客座教授16人,包括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人、高级工程师11人。 学院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以全面整合为起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学院的快速科学发展,努力打造特色突出、质量一流的全省知名的高职学院。
http://www.gyvtc.edu.cn - 2014-11-01凯里学院
凯里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地方综合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州为主”的管理体制。 地理位置:学校坐落在素有“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美誉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 历史沿革:学校源于1958年成立的黔东南大学,1959年改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之后办学历程艰辛曲折,校名几经更迭。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联合举办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开展本科教育;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以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106087.33平方米(约1659亩);建筑面积265896.34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5652.5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84781.88平方米;学校馆藏纸质图书95.9386万册,电子图书161.6021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987.64万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和网络应用系统。 学科专业:学校设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7个教学分院;现有36个本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学校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产学研基地2个,贵州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校级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18个,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属研究所(中心)30个。 队伍现状:我校现有教职工915人,其中,教师765人,正高75人,副高210人,博士67人,硕士383人,“双师型”教师42人,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3人,州管专家5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高校哲社学科带头人5人。另有兼职教授5人,客座教授48人,外聘教师10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比37%,硕博学位人员占教师比为58%。目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教师52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教师30人。 人才培养:现有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在校生9579人。2006年升本以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2010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已有21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权点,学生毕业率在98%以上,毕业生广受欢迎,培养了以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胡丹丹、杨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以获得全国“特别关注乡村教师”称号的刘习聪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在84%以上。 科学研究:2006年以来,学校获得校外立项教改、科研课题共763项,其中,国家级21项,省部级122项;出版专著、教材90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438篇,其中核心期刊及CSSCI收录论文共647篇, SCI、EI等国际权威学术文献收录46篇;获地厅级科研成果奖4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项。2011年我校与贵州大学、中山大学同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立项,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合作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目前与济南大学、宁波大学、天津音乐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佩斯大学、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泰国丝莎琪皇家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此外还与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开展了企业合作办学。 荣誉称号:学校2007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首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09年学校在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次;2010年被教育部关工委授予“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获得贵州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省文明办、共青团贵州省委颁发的“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评选优秀奖”,被贵州省教育厅、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授予“贵州省年度国家助学贷款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获得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组织奖”,被全国高校节能联盟授予“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被贵州省教育厅、省综治委授予“2011年度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被贵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共青团贵州省委等单位授予“第七届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先进集体”,学校教务处被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荣获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综合治理信息报送工作一等奖”,“2012年安全文明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第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知识大赛“组织奖”,被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贵州省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获得贵州省教育厅(教育工委)、共青团贵州省委“2012年贵州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活动—高校校歌演唱大赛三等奖”,被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获得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教育厅、共青团贵州省委颁发的“春晖行动工作先进集体”,荣获贵州省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优秀校园文艺团队”称号,被贵州省公安厅、贵州省教育厅授予“2012年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3年被省教育厅、省环保局授予“贵州省第一批绿色大学”,荣获贵州省关工委“贵州省‘五好’关工委先进集体”,获得贵州省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省文明办颁发的“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活动之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荣获优秀奖”,被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授予“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贵州省第一批“特色文化学校”,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贵州省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获贵州省总工会颁发“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岗”。
http://www.kluniv.cn - 2014-09-30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集文、理、经、管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院。 学院被教育部等六部委列为数控加工技术领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领域两个方面的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在我院设立了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贵州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信息产业‘十五’先进单位”、“贵州省绿化先进单位”,“贵州省高等学校优美校园”,“贵州省高校后勤先进集体”等荣誉。2003年,在省内第一家通过国家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2011年建成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院位于贵州省凯里市城区,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两亿元,教学设备总值 7千余万元,拥有机电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汽车维修等实训中心,有金工、模具、CAD、数字电路、电子测量、网络技术等60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1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52万余册。学院教学设备一流,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过程监控设备,每名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用于安保的摄像头覆盖了校园全部公共区域。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500余人,每年为社会输送3000多名优质毕业生,年均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5000余人次;有教职工503人,其中专任教师415人,教授、副教授105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教师人数的50%;学院设有“六系一部”(机电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管理科学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基础部)等教学部门,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广告设计与制作、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等46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市场营销7个专业为“省级高职示范专业”。 多年来,学院立足贵州、辐射全国,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加强内涵管理和建设,以“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为突破口,对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多证制”等教育教学举措,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职业,了解企业,掌握技能,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学院与中国振华集团、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浙江中讯等企业开展了顶岗实习、订单式办学,与省内外10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确保了毕业生顶岗实习率100%。由于工学结合工作起步早,成绩突出,贵州省教育厅将我院列为贵州省“工学结合”试点职业院校。 学院实行半军式化管理,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军工文化教育,积极倡导以职业品质养成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院学生在国家、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仅2013年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就有65项(100多人次),多次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学院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毕业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企业欢迎,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形成了“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良好发展态势。 因办学成绩突出。江泽民、胡启立、韦钰、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政协主席等领导同志曾亲临学院视察指导,并对学院办学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经过40年的努力,学院已形成了校园优美,政通人和,事业兴旺的崭新局面,正朝着建设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http://www.gzeic.com - 2014-09-30铜仁学院
铜仁学院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著名旅游胜地——铜仁市。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0年,美国基督教遵道会在这里创办了明德中学,几经迁并整合,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全日制本科院校,2010年获得贵州省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突出、三个转变”的转型发展思路,倡导“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恪守“明德 致用”的校训,坚持“依托武陵、服务社会、彰显特色、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紧紧围绕转型发展思路,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本科建设,促进内涵提升,提高培养质量,推动转型发展。 学校占地面积51.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0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37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8330人,其中本科生8071人,少数民族学生占55.3%;教职工771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兼职教师7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333人、高级职称302人。教师中有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人,省内外高校专、兼职硕士生导师24人,市管专家10人,校级教学名师8人、中青年教学骨干15人、专业带头人31人、学术带头人31人、中青年学术骨干32人、教学团队1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 现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支持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特色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3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培育)1个、贵州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在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中处于前列。 近年来,教师教改科研立项数981项,出版教材和著作54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6项。特别是2012年,入围贵州省高校“125”重大科技专项4项,排名贵州省高校第五,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第一;2013年,获国家人文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教改重大招标课题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排名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第一。学校荣获贵州省高校2012年目标绩效考核二等奖(列贵州省高校第四名、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第一名)。 学校特别注重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组建各类学生社团60个,其中省级优秀社团7个,形成了校园文化月活动、大学生社团文化节、一系一品牌、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文化特色。涌现出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学生张蕾、荣获国家红十字会“爱心大使”和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称号的教师李怡净等一大批优秀师生。2012年,学校荣获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等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南方大学密西西比学院、杰克逊州立大学,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斯巴顿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南大学、河海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大连民族学院、贵州大学等23所国内高校实施多元化合作交流。2013年选派10名学生赴台湾地区高校交流学校,新招45名东盟留学生,开始了国际化办学的尝试。与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电信公司、东太集团等40余家企业和各市县政府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师生多次承担地方各类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策划、主创、演艺等任务,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八年的本科建设,学校进一步坚定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明确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中心不断凸显,办学活力得以增强,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广大师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朝着新的发展目标——全省及武陵山区特色鲜明、开放创新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http://www.gztrc.edu.cn - 2014-09-30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隶属于贵州省教育厅。是一所以举办高职教育为主体,同时举办中等职业教育、职前职后培训,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工艺美术、经济管理、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的前身是贵州省第一、第二轻工业学校,建于1978年和1979年。分别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历经三十年风雨,熔铸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炼了“明德修身,精技立业”的校训。通过举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等方式,为社会输送了万余名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在职干部3000余名,为我省轻纺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位于贵州花溪大学城,占地面积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已完成一期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设六系一部,即艺术设计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轻工化工系、机电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基础教学部)。 学院现有41个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院级精品课程14门,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3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图书藏书量30余万册。设有贵州省第10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贵州省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培训基地、贵州省室内装饰协会培训基地等鉴定和培训机构。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现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33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35人,1人为省管专家,9名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校内外双师素质教师286人,来自于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85人。学院积极鼓励校内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形成了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特色。 学院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2010年通过了贵州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并被评为优秀。2011年被评为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年被授予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院被评为贵阳市文明单位,荣获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均达95%以上。 作为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的进入贵州花溪大学城的高职院校,将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等省直高校共享花溪大学城优质教学资源,学院发展潜力巨大。 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学院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立足贵州,服务轻工,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与特色,为制造业、服务业、特色产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贵州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做出积极贡献。为把学院建成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区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http://www.gzqy.cn - 2014-09-26贵州亚泰职业学院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是200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录取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系省教育厅直管院校,是一所独具特色、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是200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录取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贵安新区政府和贵州万好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一所综合性城市大学。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前身为贵州亚泰职业学院,2014年3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4〕55号文件,批准同意贵州亚泰职业学院改制更名为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花溪大学城,新校区校园占地1500亩,预计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5亿元人民币、在校生规模为30000人。为贵安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贵安新区和贵阳市企事业单位优先录用我院毕业生。学院老校区占地面积10.65万平方米,现有校舍面积12.8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图书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和运动场以及各个专业实验室。2011年12月,省政府438号文件批准同意我院进入大学城建设新校区。目前,已正式获得655987.94㎡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第一期677亩的征拆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施工建设,9月份已入住3000人。新校区建设完成后,将是一所设施先进,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崭新校园,届时将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办学条件保障。 \\ 校园风景 建校13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秉承“求慧至真,笃行超越”的校训,抓规范、重质量、创特色,使学校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10年获得了“全国特色教育二等奖”,2011年获得了“全国优秀高职院校”称号,2013年顺利通过了教育厅组织的“思政评估”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并连续六年获得全省建筑技能大赛第一名,标志着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学院始终坚持“安全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把教学质量当成生命线,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6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双师型教师142人。学校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力雄厚、充满活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洒下园丁千滴汗,浇得满园春色浓”,教师们志存高远、崇尚敬业是城市学院长足发展的强劲动力。 \\ 正在建设中的大学城新校区 \\ 大学城新校区行正综合办公楼 学院承“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推荐工作,设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贵州、深圳、东莞、苏州、常州等省内外23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贵州饭店、深圳格兰云天酒店、贵州汽车运输集团、中国移动等40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人才协议,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 学院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设有土木工程学院、建筑规划学院、医护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艺术学院、机电学院和预科学院共8个教学单位;共有43个高职专业,同时举办中职教育和职业培训,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专业布局和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的目标是升格为职业型本科大学。 “把绝顶聪明的青年学子锻造成为时代经济浪潮中的骄子”是城市职业学院对广大学子不变的承诺。“学好一门专业,掌握一项技能,成为未来职场精英,谱写人生美好华章。”这将是学校和学子们共同的追求。学校也将以强大的办学实力与时俱进,谱写21世纪职业教育的辉煌,让豪迈的莘莘学子从城市学院扬帆起航、创造辉煌!
http://www.cityp.net - 2014-09-26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1978年划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85年两校分别升格为成人大专院校,即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两院合并组建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是贵州省唯一的一所普通专科教育为主的公安司法院校。成立迄今已有64年办学历史。 学院占地面积441536平方米(662.31亩)。校舍总面积306242平方米。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00966亿元。学院馆藏适用图书602380册。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现设有侦查、治安管理、警察管理、禁毒、经济犯罪侦查、刑事技术、警犬技术、安全防范技术、法律文秘、法律事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社区管理与服务12个专科专业。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37人,专任教师295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135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专任教师27人,有1名教师被评为公安部高等院校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5名教师被聘为贵州省社科院特约法学研究员。有10余名教师被聘为贵州大学等高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和硕士生课程主讲教师,有30余名教师被聘为贵州大学等高校任课教师,有多名教师担任全国、贵州相关学术团体副主委、会长、副会长等。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2004年,学院《公文写作》被教育部评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精品课程, 2010年,《案件言语识别》被评为公安部精品课程;另外,《公文写作》、《文件检验》、《法医学》、《犯罪心理学》、《刑事图像》等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学院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项为公安部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2012年8月公安部组织的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我院4名参赛教师分别获得现场专业教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00年两院合并组建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以来,学院教师出版著作40部;论文集11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92部;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研究课题178项;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3093篇,其中北图核心期刊192篇。此外,学院共获得贵州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省委政法委优秀调研论文奖、省公安科技强警奖等各类政府奖73项。 学院在校外建立了27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内建有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鉴定检验机构,建有DNA实验室、电子证据实验室、相色谱及气质联用实验室、指纹比对实验室相关校内实验实训场所。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将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内涵建设,努力实现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转型。
http://www.gzjgxy.cn - 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