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震泽中学
江苏省震泽中学于1923年初创于太湖南岸的震泽古镇,自著名银行家施肇曾和中国第一任驻美公使施肇基兄弟在震泽王锡阐祠堂创设私立震属初级中学(震泽中学前身)以来,学校三迁校址,六易其名,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1962年学校被确定为苏州地区重点中学,1979年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2年通过省重点中学合格验收,2004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7年9月,学校易地新建,整体迁址于松陵镇办学。 学校现占地370亩,校舍建筑面积69345平方米。整个校园分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功能齐全,气势宏伟。教学区有教学楼3幢,分别为敦行楼、笃学楼、致远楼,共70个标准教教室,所有教室均配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格物楼配置了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微机教室、通用技术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航海模实验室和探究实验室;原美楼设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心理咨询室和多功能会议室;博雅楼为专家公寓楼,配置教工活动中心和专家公寓套房。图书馆内设藏书室、古籍室、育英科普图书室、教工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是江苏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智照楼为多功能报告厅,配备先进的舞台音响和多媒体设备,可用于近1000人的大型活动。学校体育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体育场1座,拥有体育馆、网球场、乒乓房、健身房等体育活动场所。学校建有子衿苑男生公寓楼3幢、蕙兰苑女生公寓楼3幢和师生综合服务楼1幢(含食堂、浴室等)。学校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全体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8个,在职教职工207人,专任教师188人,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学校中高级教师结构合理,老中青教师形成梯队。学校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体系。现有苏州市优秀教师群体1个、苏州市高中学科研究中心1个、吴江市高中学科基地4个、吴江市示范教研组6个。学校“立足内源优势,融合现代科技,拓宽科普教育,凸现科学精神”,形成了以天文为龙头、以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为两翼的科普教育特色,打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被评为吴江市科普基地、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教育质量在高平台上持续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平安校园等数十项大市级及以上集体荣誉。 在九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恪守“诚朴”校训,形成了“诚信守真,朴实求是”的校风、“谦爱务本,博雅持躬”的教风和“励志笃学,修德敦行的学风,培育了“朴茂弘毅,知行卓绝”的震中精神。异地新建以来,学校以“养诗书大气,育济世英才”为核心理念,以“内涵发展,多元整合”为办学策略,正朝着“办现代学术性高中,树优质特色品牌”的目标阔步前进!
http://www.zzzx.net.cn - 2015-02-09江苏省仪征中学
江苏省仪征中学始创于1942年。1980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2年通过复查验收,被确认为省合格重点高中。2004年通过专家评估,被确认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创建于1942年9月,命名为“仪征县立初级中学”,1949年7月更名为“仪征县中学”,1951年4月更名为“苏北仪征初级中学”,1952年9月更名为“仪征县初级中学”,1956年8月复称“仪征县中学”,1958年9月更名为“仪征县红专人民公社”,1959年8月恢复为“仪征县中学”,1986年7月更名为“仪征市中学”,2005年1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江苏省仪征中学”。 2001年学校迁入新校区,重谱新曲,再续华章。新校区占地180亩,建设投资1.4亿元,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奋进的历程花香不断,前行的脚步更加铿锵。学校确立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完整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学校先后六度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的称号,连续十一次捧回“扬州市文明单位”的奖牌。获得的省级嘉奖还有: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江苏省规范收费学校,同时我校还是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教科所实验基地、江苏省历史学科教研基地、江苏省重点高校优质生源基地、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校园课本剧课程基地”等。 作为学校腾飞的重要一翼,我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努力发挥教科研工作对教学的指导、推进作用。教科研工作以“高起点,低落点”为原则,注重实效性;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形成示范性;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突出前瞻性。学校的影响不断扩大,辐射作用日益增强。近3年来,教师出版著作、编著、教学资料60多部,每年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300篇左右,在扬州市各高中学校中名列前茅。2013年5月2日,扬州市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结果公布,我校刘祥、张玉明、姚国平老师获得一等奖,在评选出的十个一等奖名额中,我校雄踞三个席位,一等奖人数为全市各校之首。目前,我校共有7个省级课题、3个扬州市专项课题和1个扬州市立项课题,各项研究工作正有序推进。 学校实施名师、名牌战略,制定了《江苏省仪征中学名师评选办法》,从制度上引领教师的自我成长。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加强了对名师的考核力度,完善了考核办法,对校内名师分别从职业道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教研科研、示范辐射、继续教育等方面履行职责的情况认真考核。尤其是近三年来学校推行了“仪征中学名师123工程”,即一位名教师,结对两位中青年骨干或教学能手,再结对三位青年教师,形成以名教师为核心的“六人发展共同体”,对现有名教师进行立体培养,定期开展沙龙活动。目前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一支教学、科研双肩挑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现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市特级教师4人,扬州市名校长1人,扬州市各类名师47人,高级教师7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12人,硕士研究生在读21人。语文组、历史组被评为扬州市先进教研组,英语组获得扬州市“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 历届校友如鲲鹏展翅,许多人成为了专家学者、党政要员、业界精英。如:62届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51届校友、苏大及南中医大书记程肖鹏,70届校友、扬州大学校长郭荣,62届校友、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兼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曹国兴,68届校友、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唐晓渡,76届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作协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蒋寅,72届校友、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总裁黄旭芒,82届校友、多次荣获“中国卓越创业投资家”称号、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总裁张伟等。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推进精致管理,办学特色逐渐彰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外在的制度与内在的人性的和睦,以项目管理精致化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和文化”在教学管理上的最大亮点,是制度与人性的高度契合。学校在制度形成、完善过程中,充分听取全体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了一整套与校情、学情、人性相一致的规章制度。学校以精致化管理为抓手,大胆引进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将学校工作切分成若干模块,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组成跨处室的项目工作组,避免了部门之间工作的重复或疏漏,提高了决策的执行力。在2009年精致管理现场推进会的总结会上,扬州市教育局余如进局长对我校尝试管理模式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二,落实科学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和谐共进,以课内外阅读与序列化写作训练雕塑学生的灵魂。 “和文化”始终倡导科学与文学的同步发展,坚信科学与文学是构成生命的两只脚。在强化阅读的同时,学校还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作文序列训练计划,进行踏实训练,夯实写作基础,还邀请著名文学评论家唐晓渡先生等专家学者来校作“阅读经典作品,提高人生品位”的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校刊《泮池》杂志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校内刊物评比特等奖、一等奖,泮池文学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作文大赛成绩斐然,阚开慧、万澄辰、颜清华、姚少卿、李珺仪、高子未等6位同学先后7次获得江苏省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李珺仪同学获得江苏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竞赛一等奖,万澄辰同学和指导教师合作出版了作文写作专著,姚少卿同学出版了个人文学专著《十八岁的眼神》。 第三,培养身心两健的合格人才,以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和文化”在德智体协调发展方面,始终以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育人宗旨,努力培养德智体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校的棒球、跆拳道等八个体育俱乐部正常开展活动,2011年我校体育俱乐部被批准为“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棒球是我校省级传统特色体育项目,曾多次赴日本交流比赛,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长期以来,学校摸索出一条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内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运行模式,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被授予“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并完成了省级课题“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结合模式的实证研究”,荣获一等奖。 第四,调和自我管理与自主发展间的矛盾,突出自管自育、活动育人的德育特色。 “和文化”在学生自我管理与自主发展方面,始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校规校纪间的“和平共处”关系。学校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新内容、新形式,竞选产生“值日校长”“校园观察员”,拓宽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并自主形成了学生“十大戒规”和“十大倡行”等自律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徒步25公里远足活动、18岁成人仪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磨练意志,开拓视野,提升素养。定期举办学生业余党校,以正确的人生观武装学生的大脑,迄今已举办了办了二十余期,近五年来,共有1000多名学生业余党校结业,有19名学生在毕业前夕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4年学校业余党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基层党校”。 第五,建立“群星闪烁”的校园评价机制,让优秀成为一种可贵的习惯。 “和文化”在学生评价方面,始终倡导“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包容精神,既承认学生当下的成绩,也放眼学生未来的发展。因而,学校在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评比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星”级评选。学校分别设置了文明之星、进步之星、学习之星、活力之星、坚持之星等种不同类别的评选奖项,让全校每一种类型的学生,都有一个可以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让优秀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第六,注重平和心境的养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为切入点,健全学生的人格心理。 “和文化”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方面,始终注意内在情感的平和淡定。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心理,学校不定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印发心理宣传报,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举办橱窗展板设计比赛。学校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的心理教育教师团队,既有专业教师在专门场所用专用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又有更多的兼职心理辅导员,利用各种渠道帮助学生梳理心理问题,还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来校讲学。目前,我校心理辅导方面的尝试已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学校也被评为“扬州市心理咨询先进学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将继续高举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大旗,以特色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以管理创新促进学校的发展,以队伍建设推进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推进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团结奋进的仪中人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开拓进取,务实工作,奋发有为,在打造特色学校、精品学校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http://www.jsyzzx.cn - 2015-02-09阜宁中学
苏北阜宁,素有“江淮乐地,射水明珠”之美誉。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江苏省阜宁中学就是建于这方红色圣地上的一所历史名校。学校创办于1923年, 1952年学校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省阜宁中学。2001年4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3月被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多年来,江苏省阜宁中学一直以校风优良、人才辈出闻名遐迩,曾经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材,原国家地质矿产部部长、八届全国政协秘书长朱训,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周克玉,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韩星臣,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著名经济学家王琢,世界名人、国家一级导演夏振亚,火箭及卫星专家戴兆芝、万成安,小浪底工程总工程师曹振琦,盐阜地区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考察的校友戚鹏程等知名人士都曾在此求学。 学校现有66个教学班,3358名学生, 在职教职工345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85人,中学一级教师152人,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06人,具有硕士学位55人。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视演播室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室。“感恩广场”宽阔宏大,“博士林”与“将军林”东西辉映,办公楼雄伟壮观,教学楼清新秀丽,艺术楼典雅气派,体育馆大气磅礴,念慈亭和感恩树相得益彰,觉浅湖畔亭桥相接,回环相通。在校园南侧近400亩的白天鹅公园,是苏北最大的人工湖,园中假山异石、亭台楼榭、绿树掩映,为阜中学子拓宽了更加优美的读书空间。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全国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以“以人为本,建立适应社会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学习化校园”为办学理念,倾心打造“十大工程”(即创建五星学校,铸造“品牌工程”;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育人工程”;提升文化品位,塑造“形象工程”;立足科研引领,锻造“名师工程”;重抓高三管理,凸显“民生工程”;关注基础年级,打牢“桩基工程”;注重优生培养,实施“精品工程”;常抓安全教育,打造“平安工程”;强化校园卫生,做靓“环境工程”;完善服务体系,做实“保障工程”),学校的办学业绩不断提升。2010--2014年高考本二进线数连续突破千人大关,2013年和2014年连续2年高二年级小高考4A数和A总数都位居盐城市第3位,2014年高考本二以上进线率达百分之八十,位居盐城市第2位。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异军突起, 2009年获得7个江苏省一等奖,2010年获得9个江苏省一等奖,2011年获得19个江苏省一等奖,2012年获得21个江苏省一等奖,2013年获得22个江苏省一等奖,2014年获得15个江苏省一等奖,均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门学科。其中2011年生物学科我校杨影、陶天翼两名同学分别获得全省第6和第7的好成绩,2011年物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许光宇同学以总分全省第4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保送录取,郁辉、陶天翼两位同学被南京大学保送录取,开创了我校保送名牌大学之先河,2011年高考孙儒同学获得作文满分(江苏省共8篇)并被北京大学录取,2012年高考徐熙同学以艺术特长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仓基荣、夏斯亭、孙儒、张帆等同学先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为了谋求教学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学校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年级主任负责制,追求管理零距离,追求教学零缺陷,提出向管理干部要质量,向过程管理要质量,向减时增效要质量,向队伍建设要质量,向团队协作要质量,向高效课堂要质量的要求,深入践行“三微课堂” (即微型课堂、微格课堂、微笑课堂),强势推进“6543”高效课堂规范要求,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和2013年连续四年举办了面向全省的“同课异构”公开课教学活动,在市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师生在各级各类刊物每年公开发表文章200篇以上。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建了20多个社团,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形式,让素质教育之花开满校园,学校军乐团、民乐团、“陆中飞老师工作室”、“凌飞文学社”、“罄竹围棋社”、“觉浅书画社”、“根雕艺术社”、“星月探空社”等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风景。特别是“猎鹰航模队” 更是独树一帜, 2014年5月我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评定为航模科技课程基地。 学校先后被授予2007-2009年度和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中国散文创作基地、中国航空特色学校、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江苏省优秀课程基地、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实施新课改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优美校园、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盐城市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先进集体、盐城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盐城市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校也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人民教育》、《人民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校长》、《校长》、《江苏教育》、《江苏教学》、《盐阜大众报》等报刊杂志以及江苏教育电视台、盐城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的办学业绩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如今的阜中人正以跨越式发展,跳跃式前进的创新思维,和着时代的节拍,迈着坚定的步伐,为打造“品牌阜中、品位阜中、和谐阜中、魅力阜中”而不懈努力。
http://www.fnzx.com - 2015-02-09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创办于1956年10月,地处滔滔南黄海之滨、浩浩长江口北岸的江苏省海门市海门港新区,1997年通过了江苏省重点中学的验收,1998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3年12月转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05年1月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与改革,包场高级中学已崛起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 包场高级中学以高品位的教育环境、高水准的教育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令社会各界为之瞩目,为之怦然心动,为之赞叹不已。学校现有42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0名,外聘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33人,一级教师73人,南通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9人,海门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43人。学校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楼、科技楼、艺体馆、公寓楼、教工餐厅楼、学生餐厅楼共30多幢,主体建筑气势轩昂,幢幢高楼造型别致,校园内,艺术长廊古色古香、假山嵯峨突兀、喷泉飞珠溅玉,绿树凝碧叠翠,鲜花争奇斗艳。包场高级中学是江海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包场高级中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校上下对学校办学多年来积淀的办学经验、厚重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思考和深入挖掘,不断丰富和提炼其内涵,凝铸成“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学校把“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健一等体魄,办人民满意品牌教育”的办学战略,确定了“出名师、求质量、创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和“现代化、科学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发扬“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包中精神,深入思考并探索新形势下高中教育的深刻内涵,依法治校、严格治学、立德育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连年攀高,充分展示了四星级高中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为海门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德育报》等先后报道了我校的办学成果和经验。 人人成功,人人成才,已是包场高级中学向社会、向人民交出的满意答卷。学校成为了家长和老百姓心中永不褪色的金牌。包中人有一腔“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壮志豪情,都有“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的超越襟怀。包中已形成了“尚志、刻苦、守纪、奋进”的传统校风;“严谨、善教、钻研、创见”的优良的教风和“勤学、善问、求实、创新”的浓郁学风。万千人才从这里走向祖国各条战线,走向世界。 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南通市模范学校”、“南通市最安全学校”、“南通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南通市文明单位”、“南通市十佳校园”、“南通市绿色学校”、“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海门市先进集体”、“海门市文明景点学校”。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已成为人们最值得信赖的精品学校之一。 远远的,包场高级中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远远的,包场高级中学是一个美好的希望! 最是人生春好处,包场高中去读书!
http://www.jssbczx.com - 2015-02-09江苏省怀仁中学
江苏省怀仁中学始建于1938年,是无锡乡区最早的完全中学,是我国著名火箭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的母校。学校占地197 亩,建筑面积60333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近40%,总投资约1.6亿元。初步建成生态型园林化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和谐,文化氛围浓厚。现有48个教学班,近2400名学生, 近300名教职员工。近些年来,学校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1998年被评为市重点中学,1999年晋升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1年跨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2004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9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四星复审。 学校秉承“博爱”的校训和“教育就是服务”的中心理念,崇尚“守信、求实、创新”的校风、“博学、严谨、进取”的教风和“勤学、多思、善问”的学风,致力于 “培养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健康发展的现代中国好公民”。在长期的教改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办学底蕴。学校以“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以“学生生涯规划”统领德育工作、以“三动”课堂研究和教学案一体化推进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艺术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现有在职特级教师2名,硕士研究生46名,全国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省评优课获奖者19名,具有市、区学术荣誉的教师51名。 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丰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办学业绩,使学校美誉度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等殊荣。
http://www.jsshrzx.com - 2015-02-09江苏省姜堰中学
江苏省姜堰中学创办于1939年,历经三水初级中学、泰县私立荣汉初级中学、存容学塾、苏北姜堰初级中学、泰县姜堰中学等的传承演变。198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重点中学,1990年首批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1996年被省教委命名为江苏省姜堰中学,1999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2003年首批转评为省四星级高中。是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大等重点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40多次受省级以上表彰,连续三届获省模范学校称号,校党支部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有高中班54个,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307人,特级教师、市以上名教师、学科带头人30多人。校园占地110亩,建筑面积54000多平方米。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姜中人就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它的提出、确立和长期实践,使学校得以在正确教育方向的把握上高看一眼、先人一步。在教育实践中,姜中人探索了“五个一起抓”(德智体、优中差、智力非智力、教与学、课内外一起抓)的素质教育路径,《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曾以《“立交桥”教育构想》、《构筑素质教育“立交桥”》作专题报道。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姜中人矢志不渝地坚持和创新姜中特色的素质教育实践,并赋予传统办学理念更新的内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就是要夯实学生“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学习,高品位生活”的成才基础。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优良的学风、校风得以发扬光大;学校向全国一流名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近五年有48人录取清华北大;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多、层次高;学生发明硕果累累,每年有作品获省一等奖,展示了显著的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滋兰树蕙育英才,继往开来续华章。在姜堰中学这方育人的沃土上,姜中人致力于素质教育实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成长的基石,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建设人才。现在,全校师生员工正恪尽职守、传承创新、和谐奋进,为铸就姜中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http://www.jyzx.org - 2015-02-09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原名“苏州大学附属苏州工业园区娄葑中学”,创建于1996年,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苏州大学合作举办。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伴随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加快学校的发展,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2003年9月1日实行初高中分设,收归园区管理,校名更改为“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005年7月,经江苏省教育厅严格评估,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所四星级高中,2011年顺利通过江苏教育评估院的复审。 经过附中人的努力,学校已经形成了“规范管理形成合力、领导带头真抓实干、德育工作注重实效,阳光体育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常抓不解、减负增效措施得力”的良好局面。学校坐落在苏州古城区的东部与工业园区交接处,占地106亩,规划为16轨48个班。现有36个教学班, 学生1226人,教职工149人。 办学理念。 实践“爱与智慧”的教育。坚持“良好习惯,人文情怀,科学态度,世界眼光”的全人教育,以“人格健全有智慧,全面发展有特长”为育人目标,培养“ 智、仁、勇 ”兼具的现代中学生。以智立身,智以利群;以仁处世,仁以乐群;以勇创新,勇以超群。 管理精致。 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并与地方、学校课程有机结合,建立了学科类和活动类两大课程体系。以“智慧课堂”为推行课改的抓手,以“人文德育”为素质教育的推动,以“五严”“三会”为教育教学的准则,积极实施多元化评价标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潜能,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采取小班化教学形式,晚自修教师进教室辅导,既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又为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的时空。 以“德、能、勤、绩”为标准全面考核与评价教师,人文关怀与科学管理相融合。师资精良:现有专任教师139人,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81.95%;硕士研究生人数占教师比例为12. 9%。教授级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大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班主任、园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力量,占教师比例为54%。师资结构合理,德艺双馨,优势互补,形成推进优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设施先进。 学校为苏州市信息技术教育基地,所有教室都配有全套多媒体设备。休闲书吧、学术报告厅、创造力中心,400米塑胶跑道、标准化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等是学生的课余学习与生活的乐土。学生公寓配有热水淋浴、盥洗、空调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实行宿务老师全天候值班管理服务,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住宿。食堂配备了标准化硬件设施,为学生营造舒心的就餐环境,提供优质的就餐服务。 资源雄厚。 苏大附中紧紧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化的视野和苏州大学深厚的学术优势,打造中国开发区教育的民族品牌。与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直接进入名牌高校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努力建设“数字校园、健康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营造师生共同的创业学习乐园和精神家园,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自1996年创办高中以来,竞赛出尖子,高考出成绩,高考本科达线率连年跨台阶。薛威同学荣获2007年江苏省高考状元(政化组合),与当年荣获 “李政道奖学金”的戴允浪同学携手跨进北京大学;2008年再创奇迹,杜若、吴海波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高考本二达线率逐年稳步攀升,跻身苏州市前三甲的行列,大批学生升入国家“985”名校。朱韦伟同学获得2008年赛艇世界杯大奖赛第三名。学校先后获得“苏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集体”、苏州市“学生三会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学生工作先进单位”、“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协会‘学术交流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学校建立合作交流的关系。2008年,由园区教育局、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联合创办的“苏大附中中加国际高中班”、“加拿大大学预科班”,为志在留学欧美的中国学生开辟了高速通道。目前,已有多名学生被多伦多、圣玛丽等加拿大名校录取。
http://www.szsdfz.net - 2015-02-09盐城市龙冈中学
盐城市龙冈中学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城郊古镇龙冈。创建于1953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96年被确认为首批市级重点高中,1997年晋升江苏省重点高中,2004年成为苏北首家地处农村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50多年的薪火传承,立信尚学,学校已成为盐城高中教育的一个典范,成为莘莘学子心驰神往的求学殿堂,先后荣获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省平安校园、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追求卓越,质量一流。近年来,龙冈中学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公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主体性综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大力实施“三三三”有效教学法,以导学提纲为抓手,以学定教,课前导学、课内教学、课后自学整体规划、合理安排,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超强的加工能力,推进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四星级高中前列,连续多年荣获区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特等奖和优秀奖。 特色鲜明,精彩纷呈。龙冈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找到了一条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的教育改革之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融情感教育于环境建设之中,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接受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二是融情感教育于活动过程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和交往中陶冶情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融情感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情感体验。“立信尚学”已内化为龙中学子的素质特征,成人成才已成为龙中学子的自觉追求。近3年,有近百名同学在省学科奥赛、科技竞赛、作文大赛、体育比赛、艺术比赛中获奖,紫薇文学社被评为省“百佳文学社团”。 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善待老师,为教师成功成名搭建平台。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31多人,在职教职工249人,专任教师205人。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市名校长、模范校长、名教师、教坛十杰各1人,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35人,中高级教师145人,研究生24人。高三年级组被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群体”,在省、市级教学竞赛中,有10多名青年教师荣获市二等奖以上奖励。 环境宜人,设施先进。学校占地面积130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覆盖率59.8%。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温馨宜人,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楼、科技馆、体艺馆、学生公寓楼错落有致,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校园网、电视演播中心、广播站、微机房、实验室、电子白板、天文观察仪、高标准篮球场、塑胶跑道田径场等现代化设施齐全,为师生提供了理想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活动场所。 前进中的龙冈中学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前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办学理念,以“立信尚学”为校训,谋划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把责任担在肩上,把质量铭记心中,把工作做到极致,全力办好面向人民群众的优质教育。
http://www.longzhong.com.cn - 2015-02-09徐州高级中学
徐州高级中学由原徐州四中和徐州六中两所省重点中学于2001年5月18日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6年创办的昕昕中学。如今,徐高中跨越了近百年的美丽,凝练出“诚信 担当”的校训,形成了“点燃向善之志、唤醒向学之心、探寻向美之径”的校风、“谙原理、重实践、有爱心、能持恒”的教风和“远离浮躁、静心读书”的学风,确立了 “学生多元发展、教师高位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大展宏图。 一、优雅的育人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44159.7平方米,生均占地27.3平方米。这里,绿树成荫,落英缤纷,幽径曲水,风篁成韵,亭廊园榭,鱼燕争春。民族建筑风格的钟楼、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图书馆,大气磅礴,彰显文化底蕴。鲜明的建筑风格,整齐的建筑群落,带给你视觉的盛宴。教学区绿树青瓦掩映,优雅恬静;活动区绿草坪与红跑道互衬,开阔灵动;生活区公寓楼与师生餐厅呼应,修竹与鲜花共生!三区分明,层次井然!为学生营造出远离浮躁、静心读书的良好环境。 二、完备的教育设施 目前学校共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19人。实验室为江苏省标准实验室,拥有设备先进的物理实验室4口、化学实验室4口、化学实验室3口、通用技术实验室3口、创新实验室1口、数字化实验室1口、标本室1口,还有配套的仪器室、准备室、药品室等辅助室共8口。配置了音乐专用教室3口、音乐准备室1口、录播室1口、美术专用教室3口、美术准备室2口,地理专用教室1口、历史专用教室1口、历史地理准备室1口、选修科专用教室10多口,其中音乐、美术教室按照省一类标准配备,能满足正常课堂教学、学校艺术特色教学和选修课的教学需要和学生活动需要。设计建设了校园网,多媒体网络设备通过1000兆光纤全部接入Internet,有4口计算机专用教室,配备242台计算机,办公、管理计算机200多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都达到多媒体电化教室的标准,积极支持徐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建设。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1万余册、电子图书11万册(10G)。学校拥有300座、800座多功能报告厅(即将升级为校园数字影院)各一口,有可供六七百人住宿的条件良好的学生公寓,有带照明设备的标准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1片标准的人造草皮足球场、4片篮球场、1片塑胶排球场、1片羽毛球场、1片乒乓球专用场地、18个乒乓球台,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齐全。食堂、卫生室等设备齐全、管理到位,能很好地服务于师生日常工作生活之需。教学楼、学生公寓设施齐全,艺体活动设施完备,正在兴建的5528平方米的艺体教学中心将为艺体教学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三、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校通过亮牌上岗、师德教育、“六看六比”等活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通过教师论坛、“大家讲坛”、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学术共同体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学术品位;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做实“青蓝工程”的传、帮、带工作;加大教师培训投入,迄今已有38名教师出国进修,75名教师接受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定期在“教师书吧”举办青年教师读书沙龙。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团队业已形成:学校有专职教师159人,其中硕士学位19人,研究生在读2人,其余均为本科学历;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82人,中级教师60人,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90%;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特级教师4人,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市优秀专家2人,市青年名师2人,徐州市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15人,65人次在市区级以上评优课获奖。一支敬业爱岗、勤于科研、业务精湛、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已经形成。……全校共80门校本课程,异彩纷呈,近三年来,184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校现有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26个,90%以上的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科研兴校”蔚然成风!2011年,12人次参与市名师讲堂的名师在线活动;由袁剑、李贺、李萨三位老师组成的徐高中代表队,在江苏省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大赛中,勇夺一等奖第一名;张静、王磊老师先后夺得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此外,从2009年起,市教育局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全市教师业务能力考试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2011、2012、2013连续三年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12年4月13日,我校主办的由上海莘格中学、宁波同济中学、新疆奎屯一中、六中组队参加的“四地五校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四、进取的领导班子 优秀的教师队伍,除了得益于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强烈的发展意识,更得益于校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领导班子中4人为省特级教师,理念先进,业务精专,勇于开拓。现任校长兼校党委书记秦晓华,是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教授级高级教师、省语文特级教师,擅管理,重科研,关注教师发展,重视人本管理,全校上下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和谐共建的工作氛围,教育教学成绩屡攀新高。 五、规范的教育管理 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制度建设,实现了学校管理上的“精、细、实”。 “刚柔并济”,就是一手抓规范,一手抓人文。学校通过教师月考核、班级常规管理量化考核、行政人员考核、教学常规检查、坚持目标管理、实施质量监控等,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老教师座谈会、家长委员会、学生校长助理制等、实现了管理的民主化;通过球类运动协会、摄影协会、舞蹈协会、棋牌协会、健美操协会等十多个协会的常态化活动,使教师们的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同事关系更加和谐、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实现了管理的人性化。 “内外兼修”,就是一手抓请进来,一手抓走出去。以“徐高中大家讲坛”为载体,邀请杨启亮教授、成所长、徐放鸣教授、葛军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彭城名师系列讲座”“彭城名师系列讲座”、“徐高中名师课堂网上直播”、长三角联谊、东西部携手、国内外名校参观学习等活动机制为载体,加强交流,在更高的平台上共同推进有效的教育实践研究,反思教学行为。 六、科学的办学思想 学校追求教育的公平,力求做到有教无类,给学生以起点的公平;因材施教,给学生以过程的公平;人尽其材,给学生以结果的公平。 新生入校第一课――为期十天的军训活动,烈日酷暑中的挥汗如雨,让学生们懂得:坚强,该这样萌生! 每周一早晨,注目冉冉升起的国旗下,沐浴在激越、庄严的国歌里,让学生们懂得什么是精神的升华,什么是灵魂的洗礼! 每天例行的晨会、夕会,每周必开的班会,让学生们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懂得了规范的重要,明白了诚实、守纪的可贵! 运动赛场上生龙活虎的竞争,“星级班级”评比中镏铢必较的认真,让学生们懂得了集体荣誉重于千钧! 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中的感动,让学生们懂得了:人生该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高一、高二学生为高三学子寄赠励志语的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他的期许! “导师制”、“成长伙伴制”的施行,让学生们看到:成长的路途中,无论狂风里,还是暴雨中,都有师长、同学伴我同行! 校史馆,展示百年办学的辉煌,告诉学生前人创业的艰难;汉画像石人文教育馆,彰显楚汉文化的厚重,给予学生艺术的熏陶;中华文明馆,昭示中华文明的悠远,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三馆各辉,激发的是莘莘学子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心理氧吧”,丰富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文学社、街舞社、合唱团等十多个高水平学生社团的成立,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北京残疾人“心灵之声”艺术团进校演出,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而且带来了生命的震撼;爱心一日捐、读书节、校园十佳歌手(乐手)评选、红色经典诗歌朗诵会、首届校长助理竞选、毕业班文艺汇演及绘画展、“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徐州市文明礼仪大赛、高三远足拉练、文化墙制作等系列教育活动,如百花齐放,在菁菁校园竞艳争妍。 “四个一”的要求,即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门校本课程,每个月必须阅读一部名著,必须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必须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赋予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更为充实的内容, 要求虽是刚性,但刚性中尽显责任与柔情; 内容似乎繁复,但繁复里平添生命的厚重! 七、鲜明的办学特色 我校是“徐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艺术和体育教育特色,底蕴深厚,历史悠远,先后走出了著名运动员王珩璋、刘洪儒、张磊、郑红卫、鲍晓燕等;著名的书画艺术家翁剑青、马奉信;表演艺术家洪学敏、韩月乔、王馥荔、李彧、吴惠麒等;历年的高考中,艺体本科录取人数均在百人以上;一大批学生被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美院等名校录取。校篮球队先后获江苏省第十六届中学生篮球比赛冠军、全国重点学校篮球比赛第一名、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第四名等。校足球队,五次获江苏省 “省长杯”中学生足球赛冠军。校田径队2010年获徐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第三名、2012年获徐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徐高中艺体特色教育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先进的育人理念,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成熟的系统训练,这些已成为我校深入发展艺体特色的重要财富。 八、骄人的办学业绩 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全国群体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徐州市模范学校”、“徐州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被吸收为“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会员学校”,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高考升学率逐年攀升,学科竞赛频频获奖,社会声誉好评如潮。 九、美好的学校未来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秦晓华同志说:徐州高级中学,将以“诚信、担当”为核心精神;以“唤醒向学之心,点燃向善之志,追寻向美之径,求真、尚善、臻美”为核心价值;以“赓续优良传统,强化校本管理”为核心竞争力;以“项目建设――学科建设――文化建设”为核心策略;秉承“诚”的校训,恪守“严谨、互动、敬业、爱生”的教风,引领“善学、多思、笃行、创新”的学风,风雨兼程,踏实前行。 回首往昔,岁月峥嵘,展望未来,再绘美景!新的起点,新的使命,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在社会各届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徐高中教育一定会有别样的精彩!
http://www.jsxzgjzx.com - 2015-02-09江苏省常熟中学
江苏省常熟中学的前身是1938年创办于重庆合川的国立第二中学。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移址常熟,更名为江苏省立常熟中学。1953年定名为江苏省常熟中学。1990年通过省教委验收,确认为首批合格重点高中。1998年,学校搬迁至现址。2000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设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0人。现有专任教师21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超90%,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各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等市级以上骨干超60%。校园占地面积250亩,校舍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装备先进。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科竞赛成绩喜人,素质教育成效显著。自苏州市设立“李政道奖学金”以来,共有19名学生获苏州市“李政道奖学金”。蔡学飞、杨清嘉分获高考2001年省理科、2008年省文科第一名;钱尧、季心宇、熊家颐、金滢分获高考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苏州市文科或理科第一名。在第4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龚宗平夺得金牌第一名;在全国高中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周易获第25届化学金牌,殷裔安获第27届数学金牌,钱天一获第27届化学银牌,金滢获第29届数学银牌。 学校打造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两大特色,省级课程基地——“虞山文化课程基地”的建立,以课程丰富内涵,以基地拓展课堂,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潜能,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辩论队、晴川文学社、合唱团、各类运动队在各级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学校设立国际教育部,开设全球认可的GAC国际大学预科课程,三届毕业生全部被海外知名大学录取,其中30%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50位的一流大学录取。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自2012年以来,先后组织学生赴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美国等国修学旅行。2013年,学校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北墨布中学缔结友好学校,为两校学生搭建一个相互了解,共同提高的平台。 76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优良的教育传统。已经毕业的近5万名学生许多已成为各界才俊,17位院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江苏省常熟中学正面向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辟通往教育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BRIEF INTRODUCTION TO JIANGSU PROVINCECHANGSHUHIGH SCHOOL The original name ofJiangsuProvinceChangshuHigh Schoolwas National No.2 Middle School founded in Hechuan,Chongqingin 1938. With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chieved, the School was moved to Changshu in 1946 and afterwards was renamedJiangsuProvincialChangshuMiddle School. The present name was denominated in 1953. In 1990, Jiangsu Provincial Education Commission confirmed it to be one of the first qualified key senior high schools. In 1998, the School was relocated to its present site. In 2000, the School was nominated the state-level demonstr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by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In 2004, the School was nominated the four-star senior high school inJiangsuProvince. There are 48 teaching classes and nearly 2,000 students in the school. 90% of the 210 full-time teachers are intermediate and senior title holders and over 60% are special-grade teachers inJiangsuProvince, famous teachers inSuzhouCity, pace-setter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f various subjects and teaching experts. The campus covers an area of 250 mu with the building area of 60,000 square meters. The school is equipped with advanced facilities and the layout is reasonable. The School adheres to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being geared to the needs of all the student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as been improving steadily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subject contests. The effect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obvious. Since the “Li Zhengdao Scholarship” was set up inSuzhouCity, our 19 students have won such awards. Cai Xuefei and Yang Qingjia got the first place respectively for the science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01 and for the arts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08 inJiangsuProvince. Qian Yao, Ji Xinyu, Xiong Jiayi and Jin Ying got the first place respectively for the arts students or science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10, 2011, 2013 and 2014 inSuzhouCity. Gong Zongping won the gold medal in the 43rd 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c Contest. Zhou Yi won the gold medal in the 25th 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c Contes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Yin Yi’an won the gold medal in the 27th 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c Contes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Qian Tianyi won the silver medal in the 27th National Chemistry Olypic Contes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Jin Ying won the silver medal in the 29th 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c Contes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Yushan Culture Curriculum Base”, a provincial-level curriculum base,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enrich curriculum connotation and expand the classroom, which will further stimulate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culture grade of the School. A variety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beautiful scenes in the campus. The school debate team, the Qinchuan literature club, the chorus and the sports teams have got excellent results in different kinds of competitions.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set up in the school and the GAC foundation program is offered. All the graduates for the three years have been admitted to famous universities abroad, 30% of whom are in the top 50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 theUnited States. To broaden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the School has successively organized students toAustralia,Britain,SingaporeandAmericafor study tour since 2012. In 2013, our school and Mirboo North Secondary College of Victoria, Australia became friendly schools so as to build a platform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ment for the students of both schools. In the past 76 years, solid foundations of humanities have been laid and fine tradition of education formed in the School. The number of its graduates amounts to more than 50,000, many of whom have become tal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17 academicians of theChineseAcademyof Sciences and theChineseAcademyof Engineering are their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The School is geared to the needs of the future and is carrying out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open up a successful way to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http://www.jsscszx.com - 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