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是在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的基础上建立而成,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创建于1986年,是由我国第一代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王显明教授创办,是我国第一所以中西医结合为校名的高等学府,也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创办最早的私立医科大学。 2001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纳入国家计划内统招,独立颁发学历文凭,并由单一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扩展为以中西医结合医疗和护理为主要办学特色,集医学、理工、经管、艺术等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综合性民办大学。 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学院取得了快速发展。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669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下设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针推康复学院、中医药学院、理工学院等六个二级学院和技工学校、中专学校、附属医院等,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0000余人,教职工近600名,总资产6亿元,已成为我省办学规模最大的普通民办高校之一。 学校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全国民办高等学校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民办高校”、“中国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全国卫生产业先进单位”、“全国进城务工青年技能培训先进单位”、“全国诚信示范院校”等称号。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有30000多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以其既会中医又会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特有技术优势,服务于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深受当地人民欢迎。
http://www.6789.com.cn - 2015-12-09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
教务处各科室工作职责 教务科 1、新生资格审查,学籍卡、学生证、乘车优惠卡的发放及信息写入。 2、教育部网上学籍信息及毕业信息电子注册。 3、办理本科学生、公派出国(出境)交换生的学籍变动等手续。 4、应届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 5、学生证件、学历学位证书的印制、核发、管理,学生毕业材料的整理、存档。 6、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7、编制学年度校历、拟定校区分布方案。 8、教务系统日常学籍管理及学信网日常维护。 教学管理科 1、全校本、专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 2、各学院教学安排的审核与执行情况的检查。 3、院级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4、教学期中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5、全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6、年度优秀教学奖评选与教学能手竞赛的组织。 7、统计、汇总全校教学工作量,核发工作量酬金。 8、全校公选课的组织与管理。 教学研究科 1、专业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新上专业的申报工作。 2、组织开展专业建设方面的改革与研究工作,组织各级特色专业、卓越计划等立项申报与建设工作。 3、组织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立项申报、检查验收等工作。 4、组织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立项申报、检查验收等工作。 5、组织各级教学成果奖励的申报、评审与奖励工作。 6、组织各级教学名师申报、评选及推荐工作。 7、组织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以及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交流活动。 8、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调研活动,为学校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实践教学科 1、编写制定教育教学实习计划。 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3、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 4、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组织与管理。 5、协助实验室管理处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6、协助招生就业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选课考试中心 1、全校课程的编排及选课。 2、全校教学用房的安排使用。 3、组织安排期末考试以及缓考、重考、免试、重修,试卷收存及归类存档。 4、学生成绩管理及学分计算。 5、统计分析考试成绩并撰写分析报告。 6、学生考籍审核、毕业资格审核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核。 7、第二专业(学位)的组织与管理。 8、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 9、二、四、六级外语考试的组织管理。 10、 综合教务系统维护。 11、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及自主选择专业工作的组织。 教材科 1、全校教材规划的制定及实施。 2、教材建设的立项、申报及评选。 3、教材的选用与征订。 4、教材发放的组织与管理。 5、全校学生教材费的结算。 6、教材库房的管理。 7、休、退学生有关教材手续的办理。 教学督导办公室 1、拟定学校教学督导工作计划。 2、制定教学督导工作规章制度。 3、组织管理校院两级各项教学督导工作。 4、汇总督导反馈信息。 5、专业数据采集。 6、撰写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7、校院领导听课工作的组织实施。 长清校区教学部 1、协助各科室在长清校区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2、处理长清校区本科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 3、负责长清校区教室的临时调整。 4、做好长清校区期末考试的巡视检查工作。 5、各类大学生竞赛的组织实施。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1、负责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规划、统筹与指导。 2、为全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组织开展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技能培训和国际交流,促进教师教学可持续发展。 3、组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4、开展教学支持与咨询服务。 5、负责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处办公室 1、教务处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及处领导交办的工作。 2、校内外联系、接待工作以及对外宣传和文字、信息、报表等工作。 3、文件、机要、报刊、信函的收发、传阅和归档,会议纪要整理和存档。 4、教务处经费预算及收支管理,考勤、值班安排。 5、教务处网站建设和维护。 6、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的管理。 7、教务处公章的管理和使用。 8、教务处各种大型会议的组织和筹办。 9、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
http://www.bkjy.sdnu.edu.cn - 2015-11-01青岛滨海学院
青岛滨海学院[www.qdbhu.edu.cn]始建于1992年,1999年成为山东省首所民办专科院校,2005年升格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设立文理基础学院、大专文科基础学院、大专理科基础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会计学院、教育学部、医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教学单位。学校共开设34个本科专业、35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经、艺、医、教育等学科门类。学校是建国后山东省首所民办高校,秉承“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做事准则、“严、精、实”做事标准、“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育人目标。学校已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学校是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山东省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和全国德育先进典型。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优秀高校、社会评价十佳高校、就业前景十佳高校、企校合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就业示范高校、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学校规划占地1015亩,建筑总面积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亿多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已建图书馆2座,纸质藏书170万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1万GB),阅览室座位5132个,生均阅览座位在山东省高校名列前茅;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2722个;有200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厅1;建有1.4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内设陶瓷馆、中外油画馆、中国字画及根雕馆、科技馆、校史馆、教育史馆、宇宙馆、世界动物标本艺术馆,为青岛市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三星级科普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校内建有四个人工湖,春来垂柳绕湖,夏来荷花满塘,秋来丹桂飘香,冬来冰瀑悬挂。春和景明,迎春、芍药花、杜鹃花、樱花…….姹紫嫣红,校园如画。学校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胶州湾跨海大桥、胶州湾海底隧道环抱左右,地处繁华,交通便利。青岛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蔚蓝海洋,空气清新,被誉为中国最美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岛是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名企云集,人才需求旺盛。学校学科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紧密对接:紧贴青岛发展“现代服务业”定位,设置了外语类、经贸类专业及软件外包方向。针对青岛发展“先进制造业”目标,设置了机电和工程类专业。对接青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设置了材料、信息类专业。紧跟区域国际经济发展,日语、朝鲜语、英语等专业实施“外语+经贸”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专业实施“专业+外语”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了软件外包方向。增设了涉外学前教育和护理学专业等;学校日语、金属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会计电算化、应用韩语等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与软件技术专业被确定为青岛市重点建设专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学校着力构建教师人才高地,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其中正高职称73人、副高职称226人、中级职称440人,有博士学位者53人、硕士学位者610人,硕博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1%,外籍教师17人。根据山东省人社厅通报,2009年以来,学校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分列全省本科高校第四名、第三名、第二名、第三名,2013年跃居全省58所本科高校第一名;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中,滨海学院就有3名学生当选,以后每届评选均榜上有名。在2014年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中,我校2名学生分获总决赛亚军及第7名;参加2014年青岛市大学生创业精英BEST大赛,我校获青岛市在校大学生第一名。始终秉承以德立校、立德树人,学校“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年限,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绩后可提前毕业;建有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工科基础、金属材料、工科训练、经济管理、大众传媒、信息技术、国际语言文化、医学护理、学前教育等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打造了机电工程、土木工程、广电传媒、医学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动漫艺术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计算机操作及打字、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经考核合格方能毕业;学校为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学生校内可直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学校致力建设开放的国际化大学,先后与美、加、俄、德、法、英、葡、秘、澳、日、韩、泰、越、台湾等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12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友好交流合作,与美国圣道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国南锡商学院、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日本札幌大学、韩国国立安东大学等42所国外院校签订了互派教师与留学生协议,为我校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了安全顺畅的绿色通道。学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已达7000万余元,着力激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13年,学校各类奖贷助总额达1981万元,惠及学生5251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9.2%。学校是山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以“创民办清华”为宏伟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以坚实步伐向百年名校迈进。
http://www.qdbhu.edu.cn - 2014-12-24齐鲁师范学院
齐鲁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在章丘美丽的百脉泉畔建有新校区。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48年的山东教育学院,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2010年4月,改建更名为齐鲁师范学院。建校65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之沃土,采撷齐鲁大地之灵秀,秉承“博学明道、崇德象贤”的校训,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在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等荣誉称号,在全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各项评估中,均获得了优秀成绩。 学校现有历下和章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300亩,校舍建筑面积22.1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00万元,各类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270多个,建有多功能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等现代化体育设施;现有馆藏纸质图书93万册,各类电子文献资源36TB,中外文期刊1615种,并建有图书馆局域网,拥有快捷便利的电子检索系统。设有4所附属学校、60多处实习基地。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完备,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坚持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办学主体,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以及业余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并重。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系科建设。目前,学校设有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设置普通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32个,其中普通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 、中小学校长培训办公室、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办公室、教育史志办公室、基础课程研究中心、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教育干部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等均设在我校。全日制在校生1.1万人,业余学历教育及自学考试学员1.3万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注重培养,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25人,专任教师470人,其中教授74人,副教授9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405余人。学校注重“名师工程”建设,有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中青年学术骨干等20余人,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70余人。我国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被聘为学校学术委员会首席顾问;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引进国家“万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省内外高校及科研单位高水平专家15名,为学校领军型人物的培养和高水平团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并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探索普通师范类本科专业“2.5+1.5”人才培养模式和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2+4”本科层次培养模式,与莱芜市建立了教师教育基地共建关系,与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和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举办了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学校1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5个专业分别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个教学单位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经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与曲阜师范大学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立项层次、获奖数量和科研特色建设均有重大突破,形成了在教师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学校管理研究等方面的科研特色,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人口教育研究、功能材料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改制以来,我校实现了国家和教育部科研立项零的突破,相继获得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文化部重点项目1项,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1项,共承担省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118项;出版著作、教材近300部,发表论文1300多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2篇,学术论文被 SCI、EI 索引157篇,1部著作入选国家文库,6部教材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课程资源库。我校教师先后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 “泰山文艺奖”、“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厅局级以上奖励80项。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高度关注学生成长成才,齐抓共管,多措并举,人才培养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学生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学生资助力度逐年加大,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捷报频传。我校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生物专业技能比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普通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0%,其中我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86%,正式就业率达到了91.66%,较上一年同期提高了13.09%。我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四年程。我校广大毕业生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建功立业,为教育事业、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有20多人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百优辅导员”、“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1个班级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 学校立足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把握教师教育发展规律,把学校未来发展定位在面向全省基础教育、重点面向义务教育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上,教师教育由职后培训扩展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教师教育师资优势、课程资源优势、网络技术优势等日益突出,培养、培训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即先后培养了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和学历提高教育本、专科学员18万余人;培训本省中小学教师180多万人次;培训本省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干部2万多人次。同时,还承担了援疆、援藏和支援四川北川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为我省及其他省市区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由我校承担的全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全员网络研修培训,创造了我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开放对话式”远程培训规模最大、参与程度最高的成功记录,在山东教育史乃至国家教育史具有重大突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学校具有国家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和接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先后聘请了180多位外籍教师任教,并接收了多个国家留学生来我校学习汉语和专业课。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目前,学校与澳大利亚南岸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组织多名学生赴台湾玄奘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研修。与韩国平泽大学在艺术生培养、多形式合作办学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 “德润人心,文化天下”。学校重视构建和弘扬先进的校园文化,注重优化校园环境,设计打造了以“文脉湖”、“文翰广场”、 “齐鲁文化长廊”等突显齐鲁文化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使其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成为影响师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的重要外部力量,学校被授予“花园式单位”。注重文化育人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文明校园”主题活动等,传承齐鲁文化,逐步凝练形成了以“博学明道、崇德象贤”校训为核心,以独具特色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节、文脉讲堂学术讲座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齐鲁文化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 当前,齐鲁师院全体师生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落实全国、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昂扬的姿态,励精图治,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再上新的台阶,为山东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http://www.qlnu.edu.cn - 2014-12-02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校,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定为全国供销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单位;201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优越的地理环境:学院位于世界风筝都潍坊市区,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绿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是省级“花园式单位”。一路之隔,就是风景优美的鸢都湖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浪绿洲湿地公园,毗邻火车站、汽车站,交通便利。 先进的办学思想:学院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积极实施“内引外联,虚实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做一体、真事真做、真岗真干”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双证书”制度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财经商贸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良好的办学条件:学院设施完善,教学、实训、生活设施齐全,可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7个教学机构拥有独立教学区,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另有校内模拟实训室 72个,校外实训基地 148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潍坊丰华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经贸学院店已成为潍坊市社区样板店。学院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塑胶田径场、人工草皮足球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及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瑜伽、形体、舞蹈等室内训练场馆,功能齐全的文体活动场馆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学院建有大型超市、洗浴中心,拥有银行自动柜员机,高标准建设数字化千兆校园网,学生公寓内安装自动淋浴系统、自动售货机和直饮水设备,新建学生宿舍楼两栋,方便的生活设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保障。 一流的师资队伍:学院教师队伍学历、职称、能力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409人,其中省级教学团队2个,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07人;“双师型”教师253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98人;拥有稳固的外籍教师聘用渠道,常年聘请来自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0多名。近年来,学院教师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研成果奖16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13件;承担国家星火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18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50余篇;编著教材120余部。 鲜明的专业特色:学院立足区域,服务行业,结合财经商贸类专业特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按照导向性、前瞻性、效益性的原则,着力打造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和较高社会声誉的特色专业,示范带动其它专业协调发展。学院已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3个;拥有会计电算化、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金融管理与实务、物流管理6个省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等9个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省级专业教学团队2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35门。 深入的境外合作: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具有接受外国学生(留学生)的资格。目前,学院已与马来西亚梳邦再也英迪学院、巴基斯坦信德大学、韩国关东大学、韩国大田保健大学、日本FLA学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等8所院校缔结境外友好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双方交流不断深入,向台湾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选派研习生工作已实现制度化、经常化。 完善的资助体系:学院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贷款、学院优秀贫困生奖励、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入学、企业助学、爱心超市等资助形式,全方位关注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学生,确保学生安心学习。近年来,学院每年拿出70余万元资助奖励家境困难的优秀学生,2014年出资100万元继续资助奖励家境困难的优秀考生。 优质的学生就业: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就业。学院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员关注学生就业;组织开展全程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引领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加强与校企合作单位的联系, 举办大中小型人才招聘会、就业报告会,及时提供就业信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确保就业经费投入,对贫困生实行就业补助;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广泛征求意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素质。根据就业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左右。毕业生月收入增长较快,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的相关度较高,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较大,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家长、企业、学生三满意。 高度的社会认可:30多年来,学院共向社会输送了各类专业人才8万多人,在省内外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党政、实业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先后荣获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普通高校校园文明建设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教育总评榜最具就业推动力高职院校和最具公信力奖、山东省最受企业欢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综合实力前十强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
http://www.sdecu.com - 2014-12-02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山东财政支持的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创建于1993年,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校园占地1480亩,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学校设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部(思政部)等10个二级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17个,高等教育自考本科专业16个,普通专科专业39个,形成了工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一、地理环境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资源 山东,古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是我国的经济文化大省。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国民生产总值(GDP)达4.54万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省份前三位。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孔孟之邦、礼仪之乡。 济南是山东省会、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工业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4600余年的建城史,有“天下泉城”、“世界泉水之都”美誉,有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是象征中华文明起源的龙山文化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济南地处南北东西交通枢纽,登泰山、上京津、游青岛、访孔府,皆可实现1-3小时之内抵达。 省会济南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所在地,蕴含丰厚的办学优质资源。便于学校利用这一优势,获得信息咨询、开拓交流渠道、争取上级支持,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济南拥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知名高校,便于学校利用这一地缘优势,聘请从知名高校退休的专家教授学者来校工作,引进和聘用知名高校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习吸收知名高校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济南是全省新文化传播的首选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汇融合的广阔平台,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便于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实践育人,使学生在文化环境中受到感染熏陶,提高全面素质。山东协和学院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实现了内涵建设的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清晰,形成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做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服务,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确立“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开放办学”的办学宗旨,实施“质量立校、专家治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凝练“明道致远,德和崇文”的校训,“诚信、奉献、求真、务实”的校风,“勤学、善思、笃行、创新”的学风,形成“和合”向上的校园文化。 办学定位: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以技能型高职教育为辅,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学为主体,以医学为特色,工、医、管、文、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济南,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服务基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办学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民办高校发展规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质量为关键,以就业为目的,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着力点,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投入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条件完善,教学改革领先,教学质量高,学科专业优势突出,以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居于全省民办高校领先地位,跨入全国民办高校先进行列,在省内有较高声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民办大学。 办学优势与特色:坚持诚信办学,开展社会服务,树立良好社会信誉;坚持开放办学,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坚持质量立校,遵循“两个规律”,取得丰硕教学成果;坚持专家治校,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构筑“宝塔型”体;坚持人才强校,建设“三支队伍”,凝聚高素质人才;坚持特色兴校,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学科专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素质教育,推行“和合”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三、办学条件完善,具备本科教育现代化基础设施 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校舍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66个,教学用计算机3623台;图书馆纸质图书155万余册,电子图书26TB,各类期刊3519种,有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系统和功能齐全的电子阅览室,是“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字书馆示范单位”。实验室、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齐全。 学校建有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实验中心、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医护实验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和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等8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258个实验室。医护实验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山东省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也是校级重点建设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为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有单件价值10万以上仪器设备173台(件),其中,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激光切割机等每台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拥有价值110余万元的千吨级电液伺服压剪试验机。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建有高仿真的会计、旅游、物流等实验实训室。 四、师资力量雄厚,聚集大批教学科研管理专家学者 学校坚持以师资队伍为发展关键、管理队伍为发展基础,走人才强校之路,实施名师化、双师化、硕士化“三化”人才工程。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学和管理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386人,其中专任教师81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86人,占37.2%;博士、硕士391人,占45.0%。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3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5人,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3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 学校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均是山东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知名专家,其中6人曾担任知名高校的校级领导。院长盛振文教授是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五、学科设置合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工学等主体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医学等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扶持建成时间较短、基础较弱的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植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争取创建新兴学科专业。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考核评估制度,适时增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科新专业,调整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以医学为特色,工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体系和资源配置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格局。 目前,学校拥有17个本科专业、16个高等教育自考本科专业,39个专科(高职)专业。有省级特色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8个。根据就业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我校专业均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绝大多数专业就业率达到93%以上,有些专业甚至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 六、坚持质量立校,取得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高等专科教育评估,成为山东省第一所通过两部委评估的高职院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顺利通过了全国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考察,实现了由专科向本科院校的历史性跨越。 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特色专业4个,校级精品课程34门;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主持承担省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10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主持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109项,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52项,其中一等奖4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荣获中国解剖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在行业、企业的参与支持下,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从调研结果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构建注重理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先后与海信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中国重汽集团、青岛澳柯玛、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104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直通车”。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学金4117人;涌现省市级优秀学生(学生干部)97人,先进班集体11个,优秀毕业生728人。学生在国家级技能或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省级技能或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1项。 七、真诚服务学生,努力培植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了涵盖就业研究、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创业培训、跟踪服务等“五大模块”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实施了具有协和特色的“1-6-1”就业工程。 前面的“1”是指实施就业第一责任人制度。院长为学校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抓,负总责;二级学院院长为本学院就业第一责任人,亲自跑、靠上抓;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考核二级学院的重要指标之一。 “6”是指“六个结合”。 一是工学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抓好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积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坚持开放式办学,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保证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二是双证结合。指学生毕业时既要拿到毕业证书,又要拿到至少1个职业资格证书。我校是山东省职业技能人才鉴定基地、OSTA考试中心、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指定助学单位、中国人文医师协会山东省授权考试站,目前开设56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对鉴定合格的学生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结合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是学用结合。第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使学生的所学专业与就业行业高度吻合;第二,不断根据岗位需求和行业标准调整教学内容;第三,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活动的实施;第四,实现课堂环境与企业、行业环境的一致。 四是“推”“请”结合。即把学生推向社会就业舞台,把用人单位请进学校。学校通过人才交流大会、网上招聘、毕业生双选会等方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邀请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贤纳才,为毕业生就业铺设绿色通道。 五是校院结合。指学校与医院结合,主要针对医护类专业学生。学校与医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请医院专家来校参与教学,组织学校教师到医院实践锻炼,学校与医院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医院为学生提供临床见习实习场所和就业机会。 六是校企结合。指学校与企业结合,主要针对非医护类学生。每个二级学院、每个专业都有相对稳定的合作企业或行业,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学校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确定和教学活动,学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就业机会。 后面的“1”是指学校形成1套完整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包括有稳定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制度、规范的就业推荐体系、科学的就业跟踪服务机制。 最后的“1”,指学校对学生就业服务一辈子。一次就不了业,学校再推荐;二次就不了业,学校继续推荐;三次就不了业,学校负责毕业生免费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再掌握一门技能,拓展再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做到,只要进了协和学院,就能保证能找到工作,实现就业。 近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8%以上。到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大医院和海信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中国重汽集团、青岛澳柯玛、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实习的学生,实习结束即被这些单位录用。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就拿到月工资1600多元,有的刚参加工作,月工资即达到4600多元。许多学生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八、文化氛围浓厚,造就以文化人的优良环境 学校重视文化育人,以培育高素质优秀人才为目的,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建设并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协和校园文化。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开展“育人工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设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合理规划校园整体布局,启动“学院人文景观建设工程”,在校园布置名人雕像、艺术雕塑、格言警句,搞好道路文化、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的设计,培植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搞好校园绿化建设,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大力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建设了学工在线、灯塔——大学生思政教育网、乡村医生培训网等特色鲜明的主题网站,充分发挥舆论阵地作用。落实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安全责任制。学校被济南市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建设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精心组织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定期举办系列学术论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晚会、运动会、篮球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全省和全国性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成立了文学社、艺术团、英语俱乐部、摄影协会等72个学生社团组织,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占80%以上。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制定山东协和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考核办法》《学生文明公约》《礼仪规范》,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九、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经常举办学术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全国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有铨教授,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崇杰教授,山东政法学院院长、法学专家李玉福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高英茂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济南大学魏琴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山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体勤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先后到学校讲学,提升了学校的学术水平。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姊妹院校关系,开展了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合作科研以及资料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与教育交流,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局面。 十、恪守诚信办学,赢得广泛社会声誉 学校把诚信办学当作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强校之魂,真诚服务师生、真诚服务社会,坚持诚信招生,不作虚假宣传、不作虚假承诺,保持民办教育的良好声誉。2007年,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学校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唯一代表作“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经验交流。 学校真诚为学生排忧解难。建立健全了“优、贷、奖、助、补”以及社会资助并举的资助体系,设立了“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可以先注册报到,再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自由申请;设有贫困学生资助基金,先后为9000多名贫困生减免了学费;学校从开始举办至今,坚持为学生免费提供开水和洗澡,目前,该项每年投入300多万元;学校领导与特困生结对子,定向给予补助。 学校坚持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成为全国首家开展“万名乡村医生免费培训计划”的高校,自2005年开始连续9年举办100期,为全省免费培训乡村医生20000余人。这一惠民善举,得到国家卫生部和山东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学校与齐鲁晚报连续7年联合举办“助考生一‘笔’之力”大型公益活动,为全省高考学子免费提供放心文具240万套。 学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被中华职业教育社授予“黄炎培优秀学校奖”、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5A”级学校,还先后荣获“全国诚信建设先进院校”“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称号。被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教育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连续6年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优秀民办非企业单位”。被中国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 被中国国际教育家协会评为“最具影响力中国10佳职业院校”,被山东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山东省民办教育30佳品牌单位”。被高层科研机构评为全国民办高校2010年度综合实力前10强第4名、专科层次第1名。学校党建工作经验在全国第18、21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介绍,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在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校进入全国同类院校百强中的前10强;在中国医科类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居全国同类院校第1名。
http://www.sdxiehe.edu.cn - 2014-12-02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位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占地500余亩(规划占地1000亩),净资产额4.17亿元,校园环境幽雅,风格独特,功能设施完备。学院于2002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2005年6月国家教育部重新确认为独立学院。2005年8月与聊城教育学院、聊城师范学校三校合一,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化了资源配置。 学院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现招生范围覆盖全国24个省、自治区。招生计划为国家统招计划。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并考试合格,颁发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授予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学士学位,国家承认学历,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可当年报考硕士研究生。 学院依托聊城大学综合实力办学,现有教职工348人,其中专职教师198人,兼职教师4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78人。目前设有中文、经法、外语、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子、机电、音乐、美术等12个系(部), 28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近7000人。聊城大学负责学院的教学和管理。管理干部、任课教师由聊城大学选派,任课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占80%,确保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学生可以共享聊城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等。根据教学需要,学院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42个。 学院独立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高速宽带校园网、多媒体教室、高级视听语音室、各类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会计实训室、大规模琴房、画室以及田径场、球类场馆、图书馆、招待所、会议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严格教学管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聊大名师为主,同时聘请社会政要及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案例教学,以典型案例为引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http://www.lcudc.cn - 2014-09-30潍坊教育学院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由原潍坊教育学院改建而成的国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起源于1881年展位图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培真书院,至今已有130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学院几经变迁,于1978年改建为潍坊教育学院,开始举办高等专科教育。1998年,成为山东省政府批准举办高职教育的全省首批试点院校。2010年3月,山东省政府批准改建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成为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目前,学院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80万册,电子图书34万册,中外文现期期刊1000多种;创办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有13个教学院系,开设30多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1000余人。 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为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士曹群、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庄洪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等为特聘教授。目前学院主要承担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展位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长培训、成人专科学历教育等教育教学任务。学院以良好的办学品位和办学声誉,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全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科教兴潍先进单位”、“潍坊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是总参部和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十四所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之一,是全省实行单独招生政策的高职院校。2013年,学院获批全省第二批技能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进入了山东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队。 ◇ 办学理念先进,引领教学创新 学院秉承“做精做实,创业创造”的校训精神,坚持“先于企业、高于企业、严于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提高办学水平“一条主线”,积极探索创新“SQC”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一项专长(S)、两种素质(Q)、三种能力(C)的一体化培养模式),以“为了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为办学业宗旨,以培养“专长突出,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国际化、集团化、特色化”的办学方向,坚持教学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 保证了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 师资力量雄厚,师资结构合理 学院有一支由两院院士引领的优秀教学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为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士曹群、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庄洪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等为特聘教授。学院现有教职工546人,高级职称教师151人,博士7人,硕士16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达90%。拥有“卡特彼勒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团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聘请276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选派教师到英国华威学院交流学习,拓展了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另外,学院聘请了知名高校、科研以及企业的100余名知名学者和技术骨干为学院兼职教授。学院广泛开展院、系两级教研、科研活动,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研教改和科研促教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组织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建立了与企事业联系制度,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 “三化”办学,共赢发展 国际化办学: 学院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展位图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尤其是,与英国华威学院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双方签订协议共建“中英国家技能学院”,已在学分互认、中英课程对接、教师出国进修、学生出国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集团化办学: 一是校政企共建,产学研结合。由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卡特彼勒投资2200万元,在校园内建成5000平方米的“山工SEM培训中心”,这是卡特彼勒在亚太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培训中心;由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校内建设15000平方米的融生产、科技研发、实训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食品研究所和生产性食品实训车间,《山楂干红酒酿造技术的优化研究与产品开发》科研项目被鉴定为国内领先,经转让后投入生产。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同时,与青州市人民政府共建花卉学院,商品花卉专业已于2012年招生;与潍坊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建学前教育实训中心。 二是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融通,内外互通”的中高职一体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完善的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我院为主体,潍坊科技工程学校、青州花卉学院、青州复读高中、潍坊高新区学前教育实训中心五个学校、潍坊市食品职业教 育集团、潍坊市工程机械职业教育集团和潍坊培真教育集团三个教育集团以及山东潍工大投资有限公司、青州潍工大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工大机电有限公司、潍坊培真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外派劳务培训中心五家公司参与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特色化办学: 目前,学院拥8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10个市级品牌特色及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学院“山楂深加工技术(学科)重点实验室”是潍坊市5个重点实验室之一。有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9项。有45门省级精品课程或特色课程,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建有全省建筑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由钢琴教学实训室、电钢琴实训室、舞蹈教学实训室、教学法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儿童保健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组成,有钢琴200架、数码钢琴150架、手风琴60架。中心全天候开放,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时间。 “山工SEM培训中心”,是卡特彼勒在亚太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培训中心,通过SWE、焊接、装配、数控机械加工、机械维修、质量和创造力七大培训模块,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提供全真实训。数控实训中心拥有高精密度的五轴加工中心,培养高于一般企业需求的数控技能人才。 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68项。 ◇ 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科学研究成效显著 我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以科研高地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团队为支撑,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加大管理与经费投入力度,成立学院学术委员会,加强和规范学术活动的管理,推动产学研工作的发展,提高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全院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目前我院有三项科研成果(山楂干红酒酿造技术、一生一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卡特彼勒公司共育高技能人才的研究)经专家鉴定,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我院承担的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楂干红酒酿造技术的优化研究与产品开发》横向科研课题结硕果,与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定《山楂干红生产技术转让协议》,经济效益可观。 ◇ 就业特色鲜明,创建省级品牌 学院始终把学生的成才、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将毕业生作为学院努力打造的终极品牌。展位图 先后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和就业基地工程,用就业引领各项工作,积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层次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一次签约率一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总体就业率97%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层次、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打造出了省级品牌。先后与深圳、上海、广州、青岛、烟台等大中城市建立稳固的就业联系,开辟了深圳教育集团等40多个大型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每年举办多场不同规模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积极探索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途径;开辟国外就业渠道(6名学生国外就业)等。多年来,我院专升本录取率、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学生由于综合能力强、岗位适应快、职业素质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 ◇ 打造办学品牌,加强内涵建设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我院设置考点。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经山东省劳动厅与社会保障局、潍坊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批准,在我院挂牌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高职毕业生双证毕业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学院出台了《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及各教学系(院)的对内、对外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分工和职责。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上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中央、省、市级媒体多次对学院的办学特色给予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先后对学院省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市级重点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进行了全面解读;《中国教育报道》栏目,也多次对学院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专题报道。大众日报——《千帆竟发东风劲 百舸争流勇争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发展纪实》为题对我院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报道与阐释;中国教育报分别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开学先上感恩课》、《教学做三结合育优秀教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渐成特色》、《潍坊工程职院志愿者敬老助残成传统》等为题刊载了关于我院高职教学改革的经验文章。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潍坊工程职院敦聘中科院院士闻邦椿为名誉院长》、潍坊日报——《闻邦椿院士来潍做学术报告》对我院敦聘闻邦椿院士进行了报道。潍坊日报、潍坊晚报、山东教育新闻、潍坊电视台同时对鞠萍等一行来我院参加十八大大学生艺术节进行了报道;山东教育新闻、齐鲁晚报、潍坊晚报同时对我院中英国家技能学院的落成仪式进行了报道;齐鲁晚报、潍坊晚报对我院捐赠贵州省织金县50台电脑进行了报道;山东教育新闻、潍坊日报对我院SQC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报道、还有山楂干红技术的报道,等等。 2013年7月,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山东构建职教新体系,带动人才队伍转型》展位图为专题将我院专长教育、绝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典型经验予以报道。有关绝活教育的报道还有:潍坊晚报《“绝活”教育引领青蓝辈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特色“内涵式”发展纪实》;大众日报《没有专长的学生不能毕业——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特色“内涵式”发展纪实》;大众日报《“绝活”教育,让学生成就梦想——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绝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教育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没有专长的学生不能毕业——百年老校“一生一专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潍坊日报《“绝活”教育:让毕业生赢在起跑线上——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绝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潍坊晚报《没有专长的学生不能毕业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创建纪实》。“一生一专长、绝活教育、没有专长的学生不能毕业”,这些口号的提出,是对职业教育的负责。 一系列报道同时也将我院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精神进行了进一步阐释,鲜明的办学特色助推学院走向了全国的脚步。 ◇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于2011年创建为省级文明单位。几年来,学院创新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京剧院专场演出、喜迎十八大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等,吸引着一颗颗青春萌动的心。 学院深入开展了以“我光荣,我是一名劳动者”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鼓励更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创造财富;开展了以“回首那份爱”为主题的新生感知父母恩教育活动,将感恩父母作为新生入学思想教育第一课。该活动先后荣获教育部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http://www.wfec.cn - 2014-09-12齐鲁理工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原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具有国家统招普通本科、专科等办学层次。 齐鲁理工学院设有济南、曲阜两个校区。济南校区位于济南东部大学城,曲阜校区位于孔子故里曲阜市。校园占地1200余亩,校舍建筑风格独特,学习环境优雅,具有浓厚的学术和科技文化氛围。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占在校生总数98%。学院下设9院2部,即: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护理学院、计算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基础部和思政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 学院全面履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精心凝炼学科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体现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学院毕业生考研率在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考研率保持在24%以上。其中进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学生比例均在35%以上。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一项;“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山东省一等奖一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一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第十五届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三等奖一项。 先进的教学设施 良好的育人条件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内建有10个工程训练中心及实验教学中心,即:机电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训练中心、电气信息工程训练中心、化工与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中心、艺术设计训练中心、语言训练中心。拥有品牌计算机3600余台。 学院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有快捷方便的校园网,实现了借阅图书、上机、就餐、购物等日常学习生活的“一卡通”服务。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92.2万册,电子图书60万册,报纸期刊1200余种,同时拥有一批外文原版图书。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院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了完整有序的学生自治体系,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为主要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下设17个部委、72个社团。各部门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紧紧围绕思想建设、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五大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的学生活动。 畅通的就业渠道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与跟踪服务保障体系,为每个学生建有《职业生涯规划书》,积极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与国内外5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外建有182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山东、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及沿海发达省份。 学院大力实施“订单教育”,形成了学生就业稳定性好、就业适应好、就业归宿感好、就业竞争力强、就业待遇好的“订单教育”特色,设有“华为班”、“阿里巴巴班”、“海信班”、“上汽实业班”、“万科班”、“国华班”、“舜和班”、“军护班”等特色订单班,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充分就业,形成了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获益的可喜局面。 完善的资助体系 学院构筑了完善的困难学生救助体系。设有齐鲁理工学院学生奖学金和贫困生助学金等多项奖、助学金,另外还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生)、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国家助学金(3000元\\生)。在校内设立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积极参加助管、环卫、家教等勤工助学活动,对贫困生进行全方位服务。具体奖助学金内容可参见由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http://www.qlit.edu.cn - 201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