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印光大师  2010/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 (复汪雨木居士书)

心中信根愿根不具,不能往生。不是身体有不具者,不能往生也。汝看我文钞,何以不知此义。 (复宗灵法师书)

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为助念,便成破坏正念。勿道无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坏,亦不能往生。 (复吕智明居士书)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 (复倪慧表居士书)

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 (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净土法门,注重在信愿。有不知者,或求人天福报,或求来生为僧,宏扬佛法,度脱众生。此种心念,要丢得干干净净,若有一丝毫,便不能往生矣。 (复吴慧诒罗慧澍居士书)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复朱德大居士书)

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 (复慧空大师书)

汝母六十多,宜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有求人天福报之心。有一念求人天福报之心,便不能往生西方。 (复刘惠民居士书五)

以其既有五逆之极重罪,又加以邪见深重,诽谤正法,谓佛所说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及念佛往生之法,皆是诓骗愚夫愚妇奉彼教之根据,实无其事。由有此极大罪障,纵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无极惭愧极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也。 (复善觉大师书)

又切不可未死以前,及才断气,就揩身换衣哭泣。此等行为,皆是拉他下海。世间人以此为孝,其破坏正念,不能往生,反令堕落,罪同杀亲,要紧之极。 (复开生宁生昆季书一)

问: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于心无正见。无正见,故无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亦可往生。无真信切愿,纵能一心,亦难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 (答俞大锡居士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 请教法师,《了凡四训》消业障,福报现前,做得...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

善用各种方便让父母发愿往生

很多人为了报答父母,拼命地赚钱,希望父母晚年过得好...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遍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

九华山大兴和尚往生记

大兴和尚,字了维,俗名朱毛和,又名朱万全。 1894年,...

艰难的回归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

参梦老和尚为朝五台山的弟子开示

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有?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没有? 那我们朝...

布施蚊子

站在窗口,望着往来的人流,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不禁...

财富的来路不如法,就会自食其果

如果财富的来路不如法,就会自食其果。每年有一些权威...

放生与救济贫苦患难者哪个重要

原文: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心无分别时,敬僧功德就圆满了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这会儿呢,从山下爬到佛顶山...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

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师应邀讲戒律,他讲得标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