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夜间经过坟墓如何克服恐怖心里

如本法师  2012/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我常夜间外出,甚至经过坟墓之处,心常惊怖不安,念佛意义何在?有效果吗?

如本法师答:人人都有他自己某方面心地恐惧不安的时候,如何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自在优闲,不惊不怖呢?释迦牟尼佛很慈悲的告诉我们在恐怖惊慌的时候,不论在山林旷野坟墓处,夜间走路,孤独之际,心怕鬼魔普现种种现象时,是有法门可奉行受持,免受惊怖不安之危,那就是八念法。念者,即是内心之存忆。

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云: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心存此八念,则恐怖即除。

一、念佛,在心里称念法身佛,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称念之名号,皆称为念佛。如果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二、念法,法力广大,通达无碍,能灭烦恼,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三、念僧,僧是佛之出家弟子,能修正道,能证圣果,为世间福田,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四、念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能遮诸恶,得安隐处,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五、念舍,舍有二种:施舍,能生功德。舍烦恼,以此得大智慧。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六、念天,四天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等,果报清净,利安一切,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七、念出入息,息即鼻中出入之气,为治散乱之良药,入禅定之捷径,如是念念不已,则心不驰散,怖障即除。

八、念死,死有二种:自他,即报尽而死。他缘死,即遇恶缘而死。此二种死,从生以来,常与身俱,无可避处,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即除。

大圣佛陀这些法语,无非欲令佛弟子一心奉持,即可消除惊怖不安之心。夜间没事最好也不要独自一人外出徘徊,免得多添麻烦上身,坟墓之地属阴地,人死所葬之地,的确让人夜过七分恐惧,尤其农历初一、二的日子,无月无星光,夜间实在太阴暗,最好约伴同行,免得把自己吓死,不死也得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无事闲著,自言自语。

夜间走路,或经过坟墓,学佛者的心态应禀持著慈悲心走路,不要东张西望,胡思乱想,免得看到风吹草动,当做鬼影飘动,听到虫鸣蟋蟀声,当作鬼在讲话哭泣声。行人以慈悲心看待一切有情(幽冥界众生),口称佛号,则一路平安,抵达目的地;该来的总是会来,避不开、闪不掉的 。

因果就是很公平的,不会错乱,迟早会受报,既已找上门来,谁人也不可豁免!不该来的,业障没有现前,纵然夜路跑遍天下,也都安然无恙,相安无事,台湾宝岛十六县市乡镇所有的坟墓,你日夜抓狂奔驰,坟冢被你踩平了,想要遇到鬼碰到魔都得来不易。无缘或无冤债,纵然与鬼魅相逢互撞如同无事一般;若有恶缘冤债的话,你想避闪也由不得你,冤亲债主虎视眈眈,不分日夜,不分陆海空之处都一一找机会登门拜访,该夺即夺,该整即整,该死活不了,该惊怖你安心不能,该难过你快乐不得,一切皆由业力(自作自受)使然,非你所能作主当家。学佛者以这种心情与态度来走夜路,经坟冢,心地当下坦荡荡,心安理得,一切由业力现与不现来决定,心有何不安!此时顿然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自在解脱,一路平安,法法皆如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本法师文章列表

濮存昕: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

大安法师:家人反对学佛怎么办

问: 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大安法...

闻到烟味会对自己的修行不利吗

问: 在一本书中看到:修行人不仅不能抽烟,即使闻到...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问: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古德多有言及。西方极乐世...

婚葬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该怎么办

问: 按照农村习俗,婚葬要置办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

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

问: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是应该什么都...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

六度的感应

感应的理论处处皆有,同样地,感应的事迹也到处都是,...

我们为了亲人造作的恶业太多了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

【推荐】所有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痛苦和幸福的产生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与我们自己的观...

让心灵富裕起来

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

找寻人生的究竟意义

这个社会充斥着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因确立了...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

高僧得观音菩萨劝导,精勤修行净土法门

慧日法师,俗姓辛,东莱人(今山东掖县)。唐中宗时(...

运用佛法来布施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

人生,该怎么诠释

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们总说生...

五僧缘影:达照法师的出家因缘

五僧缘影之信仰的传承 爱因斯坦说时空是我们的错觉,我...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两种:一种是福德,它可以产生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