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自己所跟的师父是邪见之师该怎么处理

了幻法师  2012/09/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问师父,我之前跟一位法师学法,后来发现这位法师所说的内容,有违佛菩萨及祖师的教法,我想离开他,这样可以吗?

了幻法师答:当然可以!学佛之人当要择明师学法。《沙弥律仪要略增注》中言:“旧曰弟子,学在师后名弟,解从师生名子。若师道眼通明,则尽寿事之。倘或不明,宜别参知识。”故知学佛,当要从明师。切不可从邪师学法,倘从邪师学法,欲了生死,难之难矣!因从邪师学法,难免生大邪见。倘生邪见,必致诽谤正法。而诽谤正法,果报决在三途。

诚如荆溪大师于《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中言:“大品信谤品云,毁般若者,即是毁訾三世诸佛,无量亿劫堕于地狱,从于一狱堕于一狱,遍至十方大地狱中。或得人身,而复生盲,或复生于旃陀罗家,除粪担死人家,若无一目,无舌、无耳、无手,或畜生中受多种苦。身子问,是人以五逆罪相似耶。佛言,过五逆罪。若听其言,信其语,亦受是苦。”故知学佛之人,倘亲近魔邪之人,听邪师之言,并相信邪师所说之话,则亦当下无间地狱,此正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也!而今之世,乃是法末之时。所谓法弱魔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故居士等,于参访之时,定要小心谨慎,仔细分别,切不可妄信某些邪师之言,当要依法不依人。

莲池大师于《竹窗随笔》中言:“为僧于正法之世,惟恐其分别人。为僧于末法之世,惟恐其不分别人也。何也?末世浇漓,薰莸杂处。苟藻鉴不审,决择失真,以是为非,认邪作正,宜亲而反疏之,宜远而反近之。陶染匪人,久而与之俱化。劫劫生生,常为魔侣。参方可弗具眼乎哉!”

正因如此,故智者大师言:“知见心造罪,此过深重。大论云,诸佛说空义,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我今由见,而起大罪。此间劫尽,他方狱生,此间劫成,还来此处,如是展转,无量无边。若说果报,所受之身,当吐热血死。故知见罪大重。既非无漏,不出生死。烦恼润业,堕落何疑。一命不追,永无出日。”正因如此,学佛之人,定不可从邪师学法,倘见解一错,生大邪见,欲了生死,当在驴年!故善知识实为学佛之入道因缘,此于《摩诃止观》中亦有言教,《摩诃止观》言:“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阿难说,知识得道,半因缘。佛言,不应尔,具足全因缘。”此于《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亦言:“增一云,莫与恶知识、与愚共从事,当与善知识、智者而交通。若人本无恶,亲近于恶人,后必成恶人,恶名遍天下。善知识反此,是故应亲近。大论有二因缘得无上道,一者内自思惟,二者得善知识。大经十八,阇王来至佛所。佛告大众,菩提近因莫过善友,阇王不遇耆婆当堕阿鼻。”由此亦知,学佛之人,倘近善知识。于善知识处,必当生大恭敬,切不可不知奉事师长之道。倘于师长,全然不加奉事,即是最极无耻,畜生无异!

是故,学人倘近邪师,当速速离开,切不可因个人感情,而先入为主,不愿舍离。倘不知好歹,他日必下无间地狱,累劫难出。又倘昔日曾生邪魔之见,当向佛菩萨及具眼善知识处,至诚忏悔,切不可覆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了幻法师文章列表

达真堪布:不发菩提心能受菩萨戒吗

受菩萨戒必须要有菩提心的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受菩...

在家和出家有何区别

问: 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区别? 达真堪布答: 在...

病重时信佛,病好了又不信,该怎么办

问: 弟子的父亲得了癌症,医院已经判了死刑,弟子就...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落实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达真堪布:佛法的基础、核心、结果是什么

问: 佛法的基础、佛法的核心、佛法的结果是什么? 达...

菩萨十八重戒之毁灭正法

《集颂》: 毁谤、背舍、灭正法,声闻、缘觉、菩萨乘...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

聊天谈八卦是造口业吗

问: 请问上班如果和同事们聊天谈八卦,说人家闲话、...

消灾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藏...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

人生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学佛要精进,而精进需要忍辱与耐力;其实做什么事都一...

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问: 我学佛不久,今年29岁,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

陈履安的学佛心路历程

师父要我向大家讲几句话,我首先要向诸位同学报告,自...

对净土法门要具足这十种信心

《莫道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九,修持...

修行人失毁名声的六种行为

是故怙主龙树尊,于亲友书中宣说: 赌博看会与懈怠,饮...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法身当中的摄受愿力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十方诸佛的清净法身是平等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