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行人失毁名声的六种行为

索达吉堪布  2017/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人失毁名声的六种行为

是故怙主龙树尊,于亲友书中宣说:

赌博看会与懈怠,饮酒依止恶劣友,

以及夜间入村落,毁坏名声六种因。

应以此等为范例,断除一切非法事。

众生怙主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宣说了:赌博、看会、懈怠、饮酒、依止恶劣友,以及夜间出入村落,是毁坏名声的六种因。

佛教中第二大怙主龙树尊者,为教诫其挚友乐行国王,在《亲友书》中至诚劝他,平时行为应注意六个方面。

第一是赌博,如打牌下棋搓麻将等,世间人身心无聊,常常借此来消磨时光,本来是富有盛名万贯家产之人,一旦染上赌瘾,终将声名狼藉,倾家荡产。以前一位大资本家的纨绔子弟,乐于赌博。最后连自己的妻子和小妾都输给了别人,之后只好流浪街头。

第二是看会,包括琴棋书画看戏等热闹的地方,古人云 “玩物丧志”,若耽于其乐,君主则顾及不了国政,修行人则心不安稳,随境而转,荒废道业,自心为贪嗔所染,不思修行,故应听受华智仁波切说:“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有智慧的人都会远离这些愦闹处。

第三是懈怠,即是不精进修学善法,对甚深佛法生不起信心,日复一日地拖延,精进于无益琐事,正如《入行论》云:“贪图懒乐味,习卧嗜睡眠,不厌轮回苦,频生强懈怠。”

第四是饮酒,如《宝鬘论》云:“由酒世间讥,误事亦耗财,痴迷行非事,故应常断酒。”饮酒有众多过失,《圣欢喜经》中将其归纳为三十六条,余经有七十二条之说。饮酒为众病之门,致使智慧丧失,能力减弱,舍弃正法而取非法,如疯似癫,啼笑无常成为众人谈笑的话柄。在某地有一营长,经常贪于饮酒,人称“酒疯子”,一次,他喝得醉如烂泥,躺在道边,呕吐狼藉,一群狗跑来吃完呕吐物,舔他的嘴,他也舔狗的舌头迷迷糊糊地说:“哼……这面片真好吃……”后来,因酒醉做了些失职之事只得贬职回乡。

第五是结交恶友,犹如白纱入缁不染自黑,贤良之人若与恶友为群,自然会随之作非法行,增长恶业,失坏一切善法,成为堕入恶趣的基石,故当远离。

第六是夜入村落,遭人讥嫌。佛在世时,因阿罗汉邬陀夷,夜入村落而遭难,故而制戒。如今修行人不能逛夜市、吃夜宵,即使不会有梵行难,也会遭来世人的讥嫌,不应像魑魅鬼一样,应该安住舍内参禅拜佛等。

以上六因是失毁名声的行为,以此为例,智者应举一反三,凡非法事悉应断除,不要以不知或因别人都乐于此而放逸随行。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谁都会对名声有执著,要想有美名,除非己莫为,古人也说:“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若自己某些行为引起他人的嫌疑,将会使名声受到很大损害,而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所以,我等当励力如法行持,断除一切非法,行持一切善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修行要及时

我们众生与佛的一念真心,是无二无别的。为什么佛早已...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推荐】不要倒霉了才来学佛修道

像你们又修道又念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待人处世的「三好四给五和」

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给:给人信心、给...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农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

如何解决烦恼呢

问: 烦恼如何解决? 衍慈法师答: 烦恼的根本是无明...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谐偶者,...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来由

阿那律: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楼駄,...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