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如何面对疾病

2012/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法是积极入世的,对于痛苦的态度是“速当远离”。

当年佛陀出家就是有感于人生老病死的痛苦,为寻求一种离苦解脱之道,主动放弃了奢华的家庭生活,苦行六年,最终发现奢华的放纵与自虐式的苦行,并不能达到离苦的目的,而清净的禅定智慧才是快乐的根本。于是尽其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一直都在传授“什么是苦,如何离苦;什么是快乐,如何达到清净之快乐”的道理。

积极脱离痛苦,追求清净之乐,是佛陀立教的用心,是我们佛教徒信仰的总旨。

疾病,这是人世间最为显著的痛苦,当然更是速当远离的主要目标之一。

了解因果,我们知道疾病的生成有一定的原因。但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各种疾病的来龙去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即使有相应的知识,也不可能使自己时刻处于理智与冷静之中来预先防范。有句老话叫“医不自医”,说的是即使是最了不起的医生,也有医不了的病,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生病。中国古代的名医,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也兔不了病死,就是这样的例子。

了解因果,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与精神,不可能永远调适得很好,我们的身体总会有冷热酸疼的感觉,我们的精神也受喜怒哀乐等情绪所左右。由各种不适的情况,疾病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自己没有相应的能力来避免和解决病痛,现在的医学也没能发展到治愈不治之症的地步。

如是真实地了解我们的处境,我们就会以一种坦然的勇敢和正确的态度来面对那些无常而至的疾病。

看了许多佛传故事,我们知道世尊释迦牟尼佛本人在世的时候,也常有当时著名的医师蓍婆为他作治疗和常规护理。

佛陀也常说“八福田中,看病第一”。这是说不仅自己有病要看医生,他人生病也要积极看护,帮助求愈。探病看护最好的例子就是佛陀与阿难尊者,他们经过一处僧舍,见到一位老病比丘无人护理。佛陀吩咐阿难取水,亲自为老比丘擦洗身体,打扫房间,捧汤喂食,看护养病。

再就其他佛国世界而言,东方的琉璃光如来,号称药师;西方的阿弥陀如来,尊为无上医王。虽然,这些如来的尊号含有一种比喻意味,但其中“有病求医”的道理是显露无遗的。

不怕得病,这是一种坦然与勇敢;有病求医,就是离苦的积极行为。

“坦然面对,积极离苦”是我们佛教徒对待疾病这一人世间共同难题的积极态度;不以南辕北辙的愚昧来徒增自己的痛苦;不给世人以“迷信”、“消极”之口实;也不会给那些外道邪徒借以作蛊惑害人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

实际修行过程中间要防止四种病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

医生能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

病重时信佛,病好了又不信,该怎么办

问: 弟子的父亲得了癌症,医院已经判了死刑,弟子就...

富贵人多病的原因

原文: 富贵人多病,一则一事不肯操作,血脉便不周流。...

学会转念,平复疫情中躁动的心态

好,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因缘...

免受外力夺走精气、被外力所害,要用这个方法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

如何快速彻底治愈抑郁症

问: 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彻底治愈抑郁症? 达真堪布答:...

如何走出情痴

活在世间,情对于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真挚的...

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萨像,该怎么处理

问: 阿弥陀佛,师父您好,我们买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萨...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佛教里的10种善恶因果

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 恶业有十种。 杀生、偷盗...

大安法师:念佛不求往生与五逆十恶者相同

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

观念改变,痛苦就能转身

有一位资深的师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有一天...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补相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

妙莲老和尚《出世间名利》

我们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当然要!不过世俗人是求世间...

东林佛号的唱念方法

各位莲友,东林佛号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二十年的...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

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样活出精彩

人生有生老病死,气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来比喻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