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净界法师  2014/03/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领导一个兵强马壮的国家,在印度的十六小国当中它是非常强大的国家,所以很多小国要巴结它了。

那么隔壁的小国家就送了波斯匿王五百只白鹤,这个波斯匿王很欢喜,就把这五百只白鹤安住在舍卫国祇桓精舍隔壁的山林里面。波斯匿王度假的时候就到这个森林里面去欣赏这五百只白鹤的飞翔。

那么这五百只白鹤平时在空中飞翔,但是当佛陀在精舍说法的时候,这五百只白鹤就停下来,在树上聆听佛陀的开示。时间久了以后,诶,这个一入耳根永为道种,佛法的文字相,每一个文字相都带着佛法的道理在里面,文以载道,所以经过这个白鹤的思惟消化以后,它把文字的道理转成它内心的道理,转成心中的观照。

后来有一天这五百只白鹤在空中飞翔的时候,遇到了猎人用网子全部把它网住,就全部被杀死。杀死以后,波斯匿王很伤心啊,就问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鹤往生到哪里去了?

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鹤因为听法的关系而心开意解,往生到忉利天去了。

当天晚上,因为天人他是有神通的,他一到天上以后第一件事情,他会知道他为什么会往生到天上,他会知道,因为佛陀的教化。所以他以感恩心,晚上的时候来到精舍跟佛陀顶礼。佛陀为说四谛法门,讲到无常无我的道理,这五百只白鹤转成的天人当下证得初果,向佛陀顶礼以后又飞到天上去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堕入到畜生道是很难跳脱出来的,尤其是这种钝根的人。

我们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你那个明了的心会变成钝性,菩萨有一种钝根菩萨(跟利根菩萨),就是他没感觉,你跟他讲什么道理,他没感觉。他看到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也没感觉。那我们听经的人他的心有一种明了性,他是一种利根菩萨,他能够借事显理,他从事相的变化马上觉悟到道理而产生生命的调伏跟改变。如果我们今天没有听经的人,你一旦堕入到畜生道你就很难出来了。

你堕入到逆境当中,不要说畜生道,就算你在人间你遇到一个恶因缘,你没有智慧的人你也很难跳脱出来。你不能在生命当中产生扭转的力量,也就是说,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他生命是永远被动的,他必须在好的环境他才可以修学,他必须在一个好的环境他才可以增上。

一个利根菩萨,不管外境是好的是坏的,对他来说顺逆皆方便,因为他有一个敏锐的智慧来突破障碍。你看比方说五百只白鹤,它虽然有业障,但这些白鹤善根强,他能够从白鹤的身很快地转成天上的果报,从天上的果报很快地转成初果。

有些人生命的改变是很快的,你看他学佛没几年,他进步很快。有些人学佛了三十年,你看他这样子,还是这副德性,这个问题跟你的智慧有关系,因为你没有真正觉悟嘛,你还是活在信仰当中,你还是用信仰的心来学佛,那你进步就很慢啊。

我要提醒大家,不是说你先学佛你就先成佛,先走的人不一定先到家,这跟你这个乘有关系,三乘,成佛之道,这个法门,你的思考模式、你的智能就是车乘,你看你去OFFICE(办公室),你骑脚踏车可不可以到OFFICE?当然可以啊!你坐汽车也可以到OFFICE,哪一个快?当然汽车快。你培养一个好的思考模式,你在突破障碍的时候,在整个修学当中你就会进步快,因为你坐了一个快速的车乘。

我们绝对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钝根的菩萨,那就很糟糕了,你永远活在生命的等流性,你昨天是怎么样,你今天还怎么样,明天还怎么样。

从佛教的因缘观察,你宁可烦恼重、善根强,你宁可这样子,因为你烦恼重,你善根强,你还是可以突破。也不要说烦恼淡薄、善根钝,不要这样,这个不好。

所以说,你的生命的改变是来自于你真实的觉悟、真实的智慧,你才可以产生一个强大的改变,而这个智慧怎么来的?是听闻佛法来的,没有其它的方法。因为在我们的生命经验当中,很难得到这样的智慧,一定要佛陀的出世说法,一定要历代祖师把佛陀说的法加以整理,然后代代相传,这个忏公师父常说,佛祖一脉相承的佛法,它是有传承的。

所以说这个就是我们要研究教理的目的,就是从这个地方得到宝贵的生命的智慧,知道什么因缘是堕落的因缘,什么因缘是解脱的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阿难的总持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二龟听法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们又挪步到这块...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

听经就会打瞌睡,是业障重吗

问: 有时一听经就会打瞌睡,是消业障吗?还是业障重...

听闻佛法最重要是改变观念

没有听经闻法,不懂分别善恶,不知取舍对错,不能自我...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

达真堪布:边做事情边听经与静静读经有区别吗

问: 平时静下来专心致志学佛的时间比较少,如果我想...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

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

一个人能否随时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重要的是看这个人...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

占便宜的人,实际是消耗了自己的福报

福报的获得,根本因是布施,要在根本上努力。 布施有...

小沙弥发愿建道场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本份事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

素食,就是不做饿死他人的帮凶

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

梁文道:什么都关了,你就在天堂

在谈到为什么皈依佛教时,梁文道说: 这两年觉得很不对...

答非所问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

让理想成为现实

问: 事无不可对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