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

2012/04/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个人能否随时保持一个淡定的心态,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智慧。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心理活动虽然千差万别复杂多变,但有一点是大致相同基本不变的,那就是人要在心理上最大程度地追求平衡。心理是否平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平衡了,心情才会舒畅愉快,幸福感和满意度才会提高,生活上才有奔头,工作上才有劲头。总而言之吧,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好,世界上的一切就都会变得美好。

然而,一个人要保持好的心态并不容易。只要是世界不毁灭,人就不会消亡。人与人,人自身的种种比较和高低好坏的心态就永远存在。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贫。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很容易就去盲目攀比,比地位高低,比财富多少,比权力大小……如果在这样的攀比中去追求心理平衡,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人一旦目标迷失了,理想变质了。他们不和普通群众比,不和一般干部比,更不和下岗职工比,却偏偏要和那些大款富翁比,羡慕那种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可当他们找回了“心理平衡”之日,也就是身败名裂之时。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心理上的平衡,这是人之常情,是没有办法的,这就要求社会要有一个最起码的公平,要满足人们生活上的最起码的需求,要满足人们心理上的最起码的要求。但作为个体来说,心理平衡的核心是: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有些人为什么地位高了,权力大了,反而感到心理不平衡?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蜕变;是因为他们攀比的对象错了。人在世上不可能不与别人比较。把别人作为自己比较的参照物,用别人的思想、言行来修正自己,也是很正常的事,关键是参照物的正确选择。

看起来,心理平衡确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它是需要理性的。在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环境中,要想保持心理平衡,必须正确地把握自己,对待好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此,我们才能活在自我的境界中,过着自在的人生,享受着快乐的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

圣严法师《何谓解脱》

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

你福报大,智慧不大,有什么用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

任凭风浪骤起,闲看花开花落

世事繁杂,良莠不齐,许多事情惹人不得清净。或许生气...

圣严法师《内在的自心世界》

世界又可分为几层次:个人世界,众生世界,佛世界。个...

心净一切才净

我们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这颗心,因为心是根本。把根本...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

应以什么心态供养佛菩萨

问: 应该以什么心态供养佛菩萨? 达真堪布答: 给佛...

把迷梦叫醒,向自心中唤

有两句俗话:什么人说什么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晚...

做一名优秀的女佛教徒

我们学佛后的女人,应该如何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

善因为何会引发恶果

问: 很多慈悲的人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不知佛学...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

我们做好老去的准备了吗

六道(也叫六趣、六凡)里面,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其...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问: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答: 现在...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

宣化上人:玉女是这样的

天神献玉女於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

临终助念要避免「瞎张罗」

临终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办,要按印祖撰述的《临终...

星云大师:增加营养

身体不好,要增加营养;体力不足,要增加营养。总之,...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敦煌歌辞)

鸡鸣丑。鸡鸣丑。曙色才能分户牖。富者高眠醉梦中,贫...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