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做一名优秀的女佛教徒

2011/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学佛后的女人,应该如何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做一个合格的居士。

常听人说女人是五漏之身,因为女人自身所具的劣根性,故常被人轻贱,乃至自轻自贱。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细想不是没有其道理,看看女人自身的诸多弱点就不难得知——自私、虚荣、轻信他人、传播是非、易受人蛊惑……,不是说男人就不具备这些人性的弱点,只是在女人身上似乎体现得更为普遍和突出。

那么我们学佛后该如何克服自身的这诸多劣势,而转变为优势呢?让我们来读一读《印光法师文钞》或许能找到答案。

佛陀在世时教导弟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点在《文钞》中被反复强调。

在《复焦易堂居士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今之讲男女平权者,多皆不知女人之权大于男人多难称喻,世道之乱,亦由女权不振所致,世道欲治,当令女人无负天职,各各恪守其权,光尝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在家操得大半,以其克尽妇道,相夫教子,于国于家,利在不知不觉中”。

在《复叶玉甫居士书》中这样说道:“又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熏陶性情者,母边最多,是以女人以相夫教子为天职,使无贤女,何有贤妻、贤母哉。由是言之,善教儿女,令知三世因果,实为平治天下、正本清源之道……”

句句良言,历人耳根,涤人浊思,做好一个母亲是何等的不易。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小思影和陈果如果不是出于对母亲的信任或顺从,也不会体无完肤,乃至丢掉性命。生命是宝贵的,佛教教我们慈悲为怀,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自杀的方式又怎能追求到所谓的“圆满”呢?母亲是个多么伟大的称呼,我们能无愧于这个称号吗?我们教给了孩子什么?我们是合格的母亲吗?每一个女人都应该扪心自问。两个花季少女的不幸遭遇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母爱是纯洁无私的,要让这种爱升华到帮孩子完成人格的塑造,还需我们不断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为他们提供正知正见,正确引导他们,以防悲剧重演。所以做个母亲不容易,做个好母亲就更难了,细细想来,怎不叫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中国出过许多伟大的母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一个母亲的教育方式对一个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俗话说:家有贤妻夫祸少。每一个人在太阳底下都有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位置是紧要的。有事业基础和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业,如果需要专做主妇,那就做个高高兴兴的主妇,用你的智慧打理好全家的生活。无论做什么都是在修六波罗蜜,转变观念不做怨妇很关键。

袁了凡先生的太太不识字,却帮丈夫行愿常做善事,每天做了多少善事就用鹅毛笔在日历上画圈记录,这是何等的贤!

岳飞夫人李氏谨遵夫训,成全了岳飞的忠义,柴娘娘识大体、明事理,照顾岳家老小,这是何等的重情重义!

人们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反过来令人担忧的事也屡屡发生,腐败官员行贿受贿,多是妻子吹了耳边风,贪慕钱财、不捞白不捞的心理在作怪,或是第三者为始作佣者,之所以会这样皆由不常这样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是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复邓伯诚居士书》中印光法师语)

印光法师在《一函遍复》中讲:“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为佛教敦本之法。”

古有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十一岁救父的缇索,今有许许多多敬父母、爱公婆的好媳妇,为我们做出了为孝的典范。

在圆明讲堂,常看到面带菜色的老阿婆颤巍巍地把一点点积攒起来的钱或衣服捐给慈济,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每天到讲堂清理卫生间的75岁的老居士要步行一个小时回家,为的是省下一元钱车钱用来捐助慈善事业。有位拄着拐杖的老居士注意到卫生间的水箱三分钟冲一次很浪费,就劝告大家节约用水……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油然而生一股敬意,让我们体会到他们把佛陀的教化融进了现实生活中,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利乐有情,在平凡和平实中展示着做人的道理。

还有很多的义工妈妈,在默默地做着为人服务的善事,讲堂电脑间的吴居士、王居士、林居士……生病了还坚持去校对经书,礼拜天也不休息,置一天不得在电脑前呆一小时的忠告于不顾,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从网站了解到佛法。

综上可见,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与做一个合格的居士是相通的。作为女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做一名优秀的女佛教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家人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在家居士应怎样修行?必须注意什么?家人反对应...

为什么说佛教徒是快乐者

《联合早报》03年转载了路透社的消息说,佛教徒脑部扫...

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现在这个时代在佛经里边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有一...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证严法师:学佛要体会佛心

大地众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们听听大地之音...

何谓学佛

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

智者的十大追求

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

人生的目标该如何设定

设定目标当中有二个内容:第一个是自利的功德,第二个...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难改变它

《楞严经》就是从今开始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你来...

大安法师:念佛时怕冤亲债主接近怎么办

问: 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

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

念佛把恶业的种子给它激活了

当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我们念这句名号,会感觉到忏悔...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付出善举就是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 进城后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

道证法师:动物的坟墓鬼屋

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

白岩松采访证严法师

帮别人也是帮自己 白岩松:今天也分享了很多故事,很...

心里有正念,就能够抵御外境的诱惑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

爱是一种支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逃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