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宏海法师  2019/03/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现在这个时代在佛经里边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有一个典型的状况,也就是说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佛法。甚至很多时候,也在到庙里边去拜佛上香,也在甚至家里边请的供了佛堂,很虔诚地祷告。

乃至说已经皈依了三宝,拜了师父,成了所谓的佛弟子了,但是他还不知道什么是佛法。这是我们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特别是佛也曾经说过,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多如牛毛。那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就是说,既然有缘接触到佛教,走近了佛法,就一定要知道什么是佛法?释迦牟尼佛是何人?成佛是怎么回事儿?什么叫做了生脱死?这才是佛法的正道。

今天的这个故事就说起了有一次佛在禅坐中,他就用天耳听到了他的弟子们在议论,说当时印度,本来外道很兴盛,就是各种各样的学说,修道者的这种宗教体验,特别多。那么释迦牟尼佛没有出世的时候,那些外道也很流行也很吃香,甚至有很多的信徒去供养他们。但是自从佛出世以后,很多人就转来皈依佛,来学修佛法求得真正的真理了。这个他们很赞叹,就说觉得释迦牟尼佛出世以来,就跟太阳出来一样,没有太阳月亮的时候,小小的萤火虫它也会发光,但是太阳月亮一出来呢,它们的光就完全看不到了。那佛陀见到这样的情形就给他们讲了一个,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说在很早以前的一世中,有一个国度叫做大幻国,大幻国有一个人就带了三只乌鸦,到另外的一个波遮梨国度去。波遮梨国人从来没有见过乌鸦,他就看到这只乌鸦就是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它长的样子,它发出的叫声,甚至很多人来给它喂食,乃至把它作为这样的一个祭拜,图腾,供养起来了,每天供养不断。

大家都来围着它来一睹究竟,说有一种乌鸦这样的鸟要去看一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成千上万的乌鸦知道这个消息后,全部涌向了这个波遮梨城,就把这个波遮梨城给遮得一片乌黑。越来越多,但是大家还依然觉得说应该供养乌鸦。

直到有一天,这个国度里面又来了三只孔雀,那大家知道,孔雀的身姿非常的优美,羽毛特别的靓丽,乌鸦一跟孔雀一比就完全不能看。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又全部把目光投向了孔雀,说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最美丽的鸟。那么那些成千上万的乌鸦由于失去了供养就四处散掉了,这个波遮梨国才真正拥有了曾经的宁静。

这个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故事就是教导我们啊,大家要学修佛法,一定要有正知正见。你比如说皈依三宝,什么是佛?何为正法?应该如何随僧学修?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外面绕的比较多。当然佛教的载体呀,文化呀,这个各种各样的艺术领域的呈现呀,那是面面俱到的。

那么我们的关注点往往是越在这个外围的花边,就很可能越走不进真正佛法的核心地带。我们常讲到的正法久住的正,就是指的真正的佛法。所以借今天的这个因缘,也祝愿大家,都能够走入这个八证道,生起正见,有正确的思维,跟佛法中道来正确地来相应。这样的话就如同城里边的人一样,不被乌鸦遮住了目光,真正见到孔雀的漂亮。

好,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儿童该怎么学佛

问: 十岁左右的儿童念诵什么经咒比较对机?弟子希望孩...

张智霖:经营「张智霖」这个肉身

张智霖一直给人好好先生的感觉,甚少发现他被触碰神经...

学佛应有的态度与认识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

我这么幸福为什么还要学佛

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工作这些方面的太多太多的担忧,...

信佛与学佛的差别

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更进一步而...

学佛从受戒开始,要勇争上游

慈舟老法师说,学佛从受戒开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作为佛子,你真的是在学佛吗

1.热衷于跑道场:有的佛子,对跑道场很感兴趣,乐此不...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姻缘

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姑娘,起码到了生死相许的份上了,...

四法供养为最上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

还有明天

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

佛法贵精不贵多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

圣严法师:把自我的立场放下

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

报答父母恩

各位善知识:《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

结合科学以阐明佛理

忆于注经之初,曾拟广引最新科学成就,以为譬喻,或作...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

【推荐】死物上作活计

龙舒居士谈到当时有位长老,叫了明长老。他在为大众作...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