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法贵精不贵多

蕅益大师  2020/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法贵精不贵多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挈领之道。不可不急讲也。纲领者。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属过现未来。不可以色声香味触法求。不可以有无双亦双非取。

心性既尔。一切法性亦如是。故曰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中者性体。空者性量。假者性具也。迷此性量。名见思惑。迷此性具。名尘沙惑。迷此性体。名无明惑。三惑皆迷中翳妄。非有实体。故三观起。

三惑随消。由吾人迷有厚薄。致如来教有顿渐。是知顿渐诸教。皆为了悟心性而设。

《灵峰宗论》示闵大飞

【白话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可以贯穿多,而多不能专精。所以提纲挈领的道理,不可不首先讲清楚。什么是纲领呢?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属于过去现在未来,不可以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求得,不可以在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中取得。

心性既然这样,一切法性也这样。所以说,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中是性体,空是性量,假是性具。迷了性量,叫见思惑。迷此性具,叫尘沙惑。迷此性体,叫无明惑。三惑都是迷中的幻妄,没有实体。

所以三观一起,三惑随即消失。由于我们人的迷惑有厚有薄,所以如来的教法有顿有渐。要明白顿渐各种教法,都是为了悟心性而设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以...

宣化上人:佛教徒的本份

我们不幸生在末法时代,去佛已远,虽然做了佛弟子,也...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漫谈社会上误解佛教的人们

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

神通

讲到神通。大家就会联想到飞天钻地、七十二变的孙悟空...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

年轻是培养福报的好时?光

每次共修,看到大悲殿的观音菩萨,庄严面相,两耳垂肩...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

圣严法师:消融自我

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持之以恒方可登峰造极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一个人成功与否,关...

药师佛十二大愿变相图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被称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

是谁出卖你的秘密

最近,有一位多年的好友向我抱怨:她把一个隐私秘密告...

结婚喜宴勿杀生

世间愚痴的人们往往把喜宴变成杀场。藏地人每逢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