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走出情痴

2013/1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走出情痴

活在世间,情对于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真挚的亲情、友情及爱情确实可以成为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是值得世人珍惜的。然而,情对于人来讲又是一柄两刃剑,俗话说:“自古多情空余恨”,其实大多数世人也明白剑可伤人情也能伤人的道理。只是人活在世间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束缚,再加上要经受生活中的许多苦难,如果不在感情中麻醉一下自己,人生中就再也难以找到任何生活的乐趣。因此,即使在感情上受过许多挫折的人,也仍然无法走出情痴。对于不修炼的人来讲,活着的意义就是执著的追求物资利益并且泡在情中享受各种酸甜苦辣的的感觉。

人的情可以分为许多种:对父母子女的关爱称为亲情;夫妻及情人之间的爱慕称为爱情;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照称为友情;对故乡的留恋可以称为乡情等等。然而,不管是哪一种情,都可以称其为私情。因为重情的人比较容易丧失理智,他(她)是不可能做到大公无私的。法院中的法官人情太重就不可能公正的判案;有权势的官员如果人情太重就会以权谋私。

人在所谓的现实生活中看不透情的本质,在感情上得到了就高兴,得不到就难受,失去了就非常痛苦,许多人一生为情所累所困,在情的是是非非中纠缠不清,痴情者甚至殉情自杀。但是,很少有人认真的考虑过情的本质是什么,因此造成许多人在感情方面拿不起来也放不下。

世人都非常重情,但是情又是最不可靠的东西。世人看不透也不想看透情的本质,山盟海誓的最终结果是劳燕分飞,痴心热恋的最后结局是被无情的抛弃。

我曾见过一个遭遇了交通事故的男子,受伤后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妻子没有嫌弃他并且悉心的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当时他感激的痛哭流涕,发誓将来作牛作马也要报答妻子的恩情。然而也就是这个男子,伤好之后仅仅过了一年而已,因为移情别恋马上强逼他的糟糠之妻与他离婚了。当然人世间也有许多痴情相守、相爱一生的美好的结局,只是在生死富贵等严峻的考验面前,人的感情往往是很脆弱的。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返本归真。人如果不修炼就被情所迷,永远也不可能摆脱情的困扰。走出情痴的唯一途径就是修行,修去人情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觉者的慈悲。慈悲的内涵就是善待天下所有的众生(包括自己的亲人),而不仅仅是善待与自己有情的人。慈悲的具体表现则是以德报怨而不以恶制恶,以善心感化世人而不计较世人干过的错事和坏事。

因此,与世人的情相比,慈悲是公正无私的,它是远远超越各种情感之上的更高尚的思想状态,只有走出情痴的觉者才具有慈悲心。例如,释迦牟尼佛与耶稣下世度人,他们公正的善待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不仅救度了自己在世间的亲人,也救度了许多做过大坏事而有心悔过的人及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慈悲就是博爱,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与付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

如何让陷在爱情里面的儿子学佛

问: 如果想让儿子学佛,他却陷在爱情里面,怎么办?...

不要逃避压力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

达照法师:改变命运的力量

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三种力量是最强大的。 第一种...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世间的四种布施与供佛无异

出自《佛说处处经》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

去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饮食防癌的三大原则

癌字中有三个口,可见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有多密切。世界...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自在随缘安住于任何境界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

黄念祖:在家与出家

教中说,在末法时期,在家人比出家人容易成就。当前正...

最轻松的方式还是诚实

鲁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处旁有个著名的仁和酒店,店...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

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

济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

在座下时,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

不计较与肯吃亏

受人羞辱、亲人离世、三餐不济,因而烦恼,这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