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如孝法师  2017/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觉得是从娘胎里来的。实际上,我们首先是和世界相应才能来。世界有什么问题,我们生来就会知道,所以我们会哭、会笑。世间有痛苦,痛苦来源于哪里?痛苦不是哪一个人造成的,痛苦是心造成的,所以心很复杂。

心有记录的功能,它把很多事情都记录下来了,为什么要记录?它要选择——它要选它喜欢的东西,所以对不喜欢的东西就排斥。但是在排斥的同时也就产生了记忆,对于不好的、不喜欢的,就会哭;对于好的,就不断地要。它也不明白到底何为好,何为不好,给它十套房子也觉得不够住,人会在这种情绪当中失控,这是心的过患,心不可一世。

正是因为心有这种不确定性,所以它有两个方向:一个叫做出世的心,一个叫做入世的心。这个世界不圆满,我们把入世的心叫做污染的心,出世的心就是清净的心,这是心的一体两面。

既然知道世间不圆满,如果有能力出世间的时候,你一定是不愿待在这里的,这就是出世的决心。我们前两年谈论2012 世界末日的话题,那些富人能够花钱买到离开地球的船票,而菩萨他能够制造远离地球的船。这个船属于他,但是他不想独自离开,他希望最好所有人都跟着他走,这就是菩萨的境界。那些富人也很有菩提心,走的时候把宠物带着。这就是心,有出世的缘分,但还是世间的心,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

我们的心有了贪嗔痴,就永远和这里相应,没有办法自动地离开这个世界,你必须要借助宇宙飞船。虽然有业力,但是业力当中也有办法。从根本上来讲,你其实逃脱不了,就算你乘着宇宙飞船出去了,但是早晚会有死亡来临。在死亡的直觉当中,你还是会去寻找喜欢的东西,下意识地又回到了这个世界。就算造无量的宇宙飞船都不够用,你有多大的福报,不足以解决生命智慧层面的问题,它们不是一回事。智慧的重要就体现在这里,这也说明了出世的清净心非常具有价值。只要有出世的决心,或者正在培养这种清净心,你在世间也能够随时随地轻松地生活。

世间好不好,都是人的感受。观察到感受是虚妄的时候,能够如如不动,在此世间就不会有大的起伏,同时你也可以利益别人,这样就过得很有意义。虽然是世间相,但可不是世间的事。所以在现实的人生当中,我们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清净心或者污染的心随时随地都在起作用,不论在哪里或不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有的人花钱去美国,觉得美国好,在他的概念当中,觉得我们这边具足了世间一切最污秽的东西,结果到了美国又发现不对。这种挑挑拣拣,本身就是无明,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叫我执,只要有执着好坏的心,就永远没有办法知道何为出世或者入世。存在我执,出世、入世就会分辨不清楚。但是真正拥有了智慧,就不用去分辨什么是出世和入世,时时刻刻都能在大清净、大光明当中,如此一来,极乐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的纠缠是烦恼的主要来源。尤...

智谕法师:开智慧

清净心是智慧种,一般人误会,认为多读诵可以生智慧,...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

欲望永无止境没完没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乐的同时,又会为了不能每一件事...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

把执着的笼子拆掉

我们现在为什么整天在烦恼痛苦,活得这么累,总是解脱...

可以烧纸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吗

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

【推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

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星云大师《新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一年容易又春风, 新的一年终于又降...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

悭与舍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

在家学佛男众女众的模范人物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佛眼看爱情

爱的分类 爱有几种,在一切有部的经典中,爱分为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