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2011/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哪四种呢?

一者,为胜他故,读诵经典。

二者,为利养故,受持禁戒。

三者,为他属故,而行布施。

四者,为于非想非非想处故,系念思惟。

是四善事,得恶果报。”

第一种,为了胜过别人而读诵经典。

人家一天念佛一万,我偏偏比他多个三五千,所以可以在道场吹嘘:“我啊!一天念佛二万声!”以前初学佛时接触某位善知识,听他常说“我阅藏三遍!”还特别加重语气“三遍哦!”以前不懂佛法,还为他生起敬仰之心,这个不仅是“胜他”而且带有第二种的“为利养故”的气味。

如果“读诵经典、受持禁戒”是为了突显我相的独特性,招感名闻利养,“名闻”是近益,“利养”是远利。

现代社会龙蛇混杂,很多的出家人、在家人、半僧半俗、非僧非道的“大师大德”,听说这位大德功夫深呐、有神通呐、持戒精严呐、不倒单呐,“名闻”就传开了,几百万几千万的“利养”就进来了,接着盖起富丽堂皇的道场,圈地自成一派来了!

第三种,是“为他属故,而行布施”,

就是拿属于别人的东西来布施,这是属于偷盗的行为。佛经上讲布施,有“为他属故而行布施”,这一种是心术不正的布施,所谓慷他人之慨;另一种是“属他故而行布施”,把自己的财物、王位乃至头目脑髓,都布施给众生,这叫做“属他”,无我我所,是真正的布施。

第四种讲修禅定,修定的动机想要生到无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最有名的就是郁头蓝弗仙人修非想非非想处定,生到无色界天,八万大劫寿命享尽之后,因为自己咒愿的关系,投生成为飞狐与水獭。

“若人修习如是四事,是名没已还出,出已还没。何故名没?乐三有故。何故名出?以见明故。明者即是闻戒、施、定。何故还没?增长邪见,生憍慢故。”这四种善事,通指六度法门,四种善事,修的就是智慧、持戒、布施、禅定。这四种行门,在六度里属于方法,忍辱与精进属于态度,因地不正来修行六度,得到的是不善的果报。

修习四种善事的人,内心状态也就是善导大师一直劝谕我们的“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杂毒之行,不名真实业也!”果报如何?没已还出,出已还没!

我们常说的载浮载沉,为什么能浮出头?听闻六度法门之善业力。可是听闻佛法,他是用来增长自己的邪见,憍慢心,所以又沉沦下去,头出头没,永无出离之缘,这也是凡夫修诸行功德潜在的毛病所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一个行为就能获得如此大的功德

修安忍的功德无量无边,大乘经典中有诸多解释,在此归...

宣化上人:今生富贵是何因

修地藏法门,第二十四种利益是:宿福受生。你前生有善...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

【推荐】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

夫子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见到一个人的优点,就肯定他...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

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

从佛法的角度,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的,最后...

大般涅槃经: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

问: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我觉得人生百味,无须...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

七种蔬菜美白有奇效

豌豆 多吃豌豆可以祛斑驻颜,《本草纲目》称豌豆具有...

佛经原文查不到的就能予以否定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

净土法门,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

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普被...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

圣严法师《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

四条佛家妙语,每人受用终生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

文殊菩萨十大愿

一、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江邦济的往生故事

江邦济。字道卿,号晴舟,安徽婺源江湾人,是江易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