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圣严法师  2016/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借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

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可近可远,长的以无量数的阿僧祗劫计算,过去阿僧祗劫、现在阿僧祗劫、未来阿僧祗劫。

比如说:众生发心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其次以大劫计算,例如说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再次以生命的生死计算,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最少以秒乃至于比瞬间还要短的刹那计算,前刹那、现刹那、未来刹那。

一切众生,如果不出生死,就在无穷的三世之中,无尽的时间里边,一直循环延续下去。如果仅仅把前生、现生、未来生看成三世因果,那是看得太狭隘了。

人既知有现生之中的三世因果,必能推想到有无尽的三世因果;不过问题在于今生的三世因果,是凭记忆力──所谓经验而能相信、接受的,对于隔生或生前与死后的因果关系及事实,因为已出乎用脑细胞记忆的范围,所以难以接受和相信。

因此要求诉于鬼神和神通的帮助,等到亲见了过去和未来的生命现象,才能真正地笃信不疑。

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是有的,但极其有限;纵然能够使人知道过去世或未来世,也是极其短近的时间范围,不可能使人知道无穷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既然如此,那依旧不能使你相信最初是什么?最后是什么?是有?还是没有?怀疑三世因果的问号依然存在。

佛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用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来告诉你过去和未来,而是要你知道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现在的今生,就是未来的过去;现在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现在;现在的过去,就是过去的现在。

因此,只要你清楚地了解、掌握现在这一刻,那就已经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现象。否则追求、追问、探知过去和未来,除了增加现在的困扰和浪费现在的时间之外,别无益处,既对于现在无补,对未来也无益。

现在有好运,一定在过去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一定是由于过去所造成的恶业;未来的好运,一定是从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一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在的懈怠和造恶。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基于个人现在的善恶与勤惰,恶运可以改变,好运也会消失。

有些人因为不能见到过去和未来,所以不能相信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其实,如果没有见到的就不能相信或不能接受的话,那即使在现生之中,也有许多不能相信和不能接受的事了。

例如:民族的历史、宗族的族谱、家族的家谱,所记载先民和祖先的事迹,有谁亲眼见到的?曾经见过曾祖父或高曾祖父的人就很少了,但总不能因此否定祖先的存在吧?

所以肉体生命的遗传是来自列祖、列宗,亦能传之于子孙万代,这就是肉体的三世因果。

而今生之前必然有无始的源头和未来的去向,物质的肉体之外必有灵魂、精神或佛教所说的神识的迁流。然而,以唯物论的立场,人死如灯灭,除物质外没有精神;这样的论调对于人类而言,容易养成不须为自身行为负责任的态度,甚至演变成残杀、斗争,为达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去牺牲他人的利益,或牺牲其他集团以及其他族类的生命和财产。

所以,为了对于个人的未来有所寄托,并指出方向和努力的前程,相信有神识的三世因果是最安全的。而全体人类若都能接受神识的三世因果,便可完成互敬、互助、互谅、彼此共存共荣而不相互伤害的生存环境。

否则的话,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善恶不分,利害互见,便会造成将来世界的动乱与不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万事皆有因

从前,徽州有个商人叫程伯鳞,他居住在扬州,非常信神...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

宣化上人:吃饭前三念五观

出家人用饭前有三念,首先用调羹吃三口汤,每一口作一...

先把自己内心污垢净除

有位A女士,多年来不断抱怨住在隔壁的B女士很懒惰。她...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恩威并施

我们当父母的人要恩威并施,恩是爱护孩子,要经营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