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2015/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布施。比如从事慈善事业,担任社会义工,利用一点时间去照顾孤苦伶仃的人,如贫穷的孤儿、老人等等。类似这些社会服务,都是累积资粮的方式。这种布施是多多益善的。

在藏区,有些人没什么钱财很贫穷,可是他们会用自己的劳力来累积资粮。我们可以看到,在马路上很多人拿着扫把,沿路将一条条道路扫得干干净净。虽然没人安排他们去做这些事情,也没有人会付薪资给他们。可是他们认为能给大众一条干干净净,没有障碍的道路,是对社会大众的一种布施。

还有,当地方上盖庙时,很多人会义务帮忙不求回馈。不管一个月二个月或两三年,甚至有人一辈子都这样发心做下去。我以前有个大伯,他的手工艺非常好, 擅长木雕和切割石头。当川藏嘉绒地区盖寺庙时,他总自愿参与建庙的工程,他认为这是上供诸佛菩萨最好的方式。有时候地方上有人要盖房子需要木工,没人给他任何报酬他也会去帮忙,一直都非常热心,大家乐意称他为“菩萨”。

他除了很勤于奉献之外,其它时间就是持六字大明咒,平时默默做事很少讲话。他谦虚到连寺庙给他的一杯水都拒绝接受。他说:“家里有茶叶,我要喝茶的话,回家可以喝。这是大众供养寺庙用的,我不喝。”后来噶陀寺要盖庙,他又从嘉绒去到噶陀盖庙。他一生付出很多的心力和体力,只要能供僧众闻思修的事他都积极去做,并始终觉得很快乐很满足。有些有钱人虽然有财富,却不能为大众做什么事。他虽然没有钱财,却可以无怨无悔地付出这么多。

除了为社会大众服务之外,我们好好照顾自己家里年迈的父母,也算是一种布施。父母养育我们从婴儿一直到成人,即使我们老了,在父母眼中也永远是小孩。每个老人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社会和儿女付出,当他们失去工作能力的时候,很多做儿女的竟会开始嫌弃他们。觉得他们啰里啰唆爱管闲事,老是障碍自己的理想和前途,这是不孝的。

西藏人有一句警语说,小狗小猫和小孩是人人欢喜的来源,老狗老猫与老人是令人讨厌的来源。这是一般人最会犯的毛病。但是如果你是修行人,要将这句话修正过来,虽然小狗小猫与小孩讨人欢喜,但是对老狗老猫与老人更要去喜欢要去照顾。人们往往都忽略自己有一天也会生病也会老去,到时候也可能没人喜欢理睬我们。所以现在要好好对待病人或老人,常去照顾他们,多讲一些好话给他们听,要把他们当成令人喜欢的小朋友看待。这些都是不需要太多的金钱和能力,就可以做到的事啊!

有一次我们到新加坡,去看当地佛教社团兴建的两处老人院。一处有七百多人,另一处是二百多人,很多老人几乎面临快要临终的状况。当我们一进门,大家看到我们好高兴,叽叽喳喳开心地说着话。他们大多数彼此语言不通,有的讲闽南语,有的讲广东话,有的讲马来语,讲着不同的语言。虽然老人院是佛教徒兴办的,里面却住着不同的信徒。当时,有的人念阿弥陀佛,有的用基督教的方式,有的用伊斯兰教的方式来欢迎我们。他们心中的欢喜没有办法形容,全都流露在脸上。这种付出时间和能力的慈善行为,是大家都有能力做到的,不一定要施舍钱财,这也属于财布施的一种。

布施不只是捐赠钱财去盖寺庙、医院和学校,或是用金钱去救济穷人。只要有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不管我们用什么方式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心力,这就是布施了。如果我们常常无所求地为人付出,那么,以后当我们有困难时,也会得到别人的援助。

你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事情。你有能力的话,像古时候印度的富商一样,可以养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人都没关系。如果没有大能力,至少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将正确的发心用到布施上。譬如,在吃饭的时候,想想身体里有数不清的微生物和我们一起生活,把它们当作布施的对象也一样可以作布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傻人」为什么有福

你听说过复制快乐吗?你知道如何播种快乐吗?你知道傻...

他用一根稻草换到了一个庄园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

学会做别人的贵人

真的修行人,是很积极,他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如果我...

生活是了缘了债,工作是奉献付出

无义琐事耗时日: 心善,一切才会善;心广大,一切才会...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

捐献血小板的德超法师:有什么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

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从2009年7月起,他在广州、佛山、...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

解脱者的风骨

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

如何看待好恶美丑的分别

网友:如何看待好恶美丑的分别? 学诚法师:世间法教人...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吗

问: 一位师兄看到《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若诸人天诵持...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

一辈子急急忙忙苦追什么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

佛教的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

把欲望变成我的奴隶

凡是人都有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

星云大师《为好战好斗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因为您宣导慈悲和平的法音,所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