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父母恩 你报了吗

2012/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大师,您何必费力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下去,今天不死,明天还得去了结的。”僧人捻须笑道:“是的,我确实制止不了你寻死的决心,可是,我想问你一句,你的恩都报了吗?”

轻生者一脸诧异地说:“我没欠人家的恩情,也不曾施恩于他人,还报什么恩呢?”大师沉吟片刻说道:“你的生命来自父母,就得报父母之恩;你的衣食住行取自于天地,就得报天地之恩;你的知识和智慧得之于老师,就得报老师之恩;你的生活得力于亲友,就得报亲友之恩……这些恩,你一辈子都报不完,怎能说无恩可报呢?”那人忽然醒悟过来,连声对僧人道谢后,便独自下山而去。

正如那位僧人所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报之不尽的恩,在佛教里,更是将报恩看成参究修行的基本准则,并提出“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之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报恩品》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这就要求一切众生,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得“报四重恩”。

报父母恩。“生我者父母”、“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没有父母的恩情,哪里会有我们的降生呢?佛陀出生后,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后来被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成人。佛陀的母亲并没有把他养大,但对他有生育之恩。佛陀为报答母亲的生育之恩,曾经专门现神通,升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说了三个月的法,然后乘着宝阶从天宫上下降到人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以后,他亲自为他的父亲抬金棺(棺木)。佛陀可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佛祖啊,他为何要这样做呢?尽管他是人天的师表,是七众弟子崇敬的对象,但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他表现出来的仍然和普通人并有两样。

想想现在的一些人,动辄与父母争执,不听父母的劝诫,甚至恶语相向,打骂父母,这真让人悲痛、心寒。去年我的奶奶去世时,在做法事的时候,父亲抱着她的遗像,一直在她的棺木旁跪着,足足有三四个小时。父亲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而且身体又不好,关节炎非常厉害,却依然在那里坚持着。为什么?是因为做儿女的孝心,是因为报父母恩的诚心。

报众生恩。对这一“恩”,多数人不能理解,都在想:我即是众生,众生不过凡人,为什么要报“众生恩”呢?而且,世人常将“众生”分为三类:亲人(包括沾亲带故的人)、仇人和非亲非故的人。亲人的恩自然要报,那“仇人”和“非亲非故的人”的恩还得报吗?佛陀在经典里告诫我们:“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所有的人,就像对待我们的父母一样,同样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报恩的心。

“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按照佛教因果轮回的理论来讲,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历经六道轮回,在多生多劫里互为父母。正因为我们互为父母,所以我们不能去伤害、去诋毁过去的父母。即使我们不相信“因缘果报”之说,如果能做到敬重每一个人,关爱每一个人,不管是我们的亲人、仇人,还是和我们非亲非故的人,我们也必将得到善果,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对头”,如果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他,把他看成我们报恩的对象,时间一久,肯定会消融彼此的间隙,获得珍贵的友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

海涛法师《孝顺经典选辑》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

为何知道却难做到

网友:法师!很多道理都懂,但为什么在实践时总是做不...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

好机会在哪里呢

某国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为国王所喜,乙大臣却...

蚊子咬就心烦,大痛时还怎么念佛呢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

快乐的妙方,不外凡事心甘情愿

人生如何快乐?快乐的妙方,不外凡事心甘情愿。 读书、...

毒草之譬喻

过去一个国家,有树木参天的大丛林,住了一位特别的树...

打坐不是参禅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

请温柔地对你的家人讲话

一个女同事讲话极温柔,我们也因为她的温柔性格受益不...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