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达照法师谈弘法:关注众生,契理契机

2012/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达照法师谈弘法:关注众生,契理契机

谈弘法

关怀民生,“要去观察社会需要什么”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您认为佛教缘何能流传千百年依然香火旺盛呢?

达照法师:佛教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点是佛教本身的理论体系是很完整、完善的,佛法讲的真理,佛教对于宇宙、人生的认识非常彻底,这是根本。第二点就是它对社会众生疾苦的关怀,这是慈悲的心。大乘佛法能够流传,就在于能够观察到社会需要什么。现在的都市寺院也好,山林寺院也好,都要关注社会民生的问题。

灵性文明时代,“将佛教对于心灵的体悟分享给人们”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在构建当今青年人信仰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达照法师:信仰是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的,宗教信仰主要来源于对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不知道,对未来世界的不可把握。佛教对生前死后,对业力感召讲得比较透彻,如果能用现代的语言,用大家都能体会到的语言去说就更容易契入。我们认为世界已经进步了很多个文明的时期,至少现在是第五个文明的时期。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封建文明、工业文明,到现在信息文明,我们依然有很多的烦恼。现在,大家都倾向于认为我们即将步入灵性的文明,就是对心灵的光明、安定、力量和智慧需求特别大,所以心理学非常发达。佛教的核心就是心灵,如果我们把这些心灵的体悟通过年轻人能接受的语言来表达的话,应该对年轻人也是很好的引导。

谈理念

三体合一 ——把实体、虚体、载体结合起来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弘法的道场妙果寺吗?

达照法师:我们现在的妙果寺基本上是以香火为基础的弘法修学的道场,我们提倡的理念是三体合一。第一个是实体,道场的出家人和居士主要以修学为主,每天晚上都要听课;妙果寺作为弘扬永嘉大师禅法的基地,隔一个星期的星期天都会面向大众讲一次课;也有一些义工来帮忙做些事情,比如,在佛菩萨的圣诞日纪念佛菩萨,要放生、吃素、讲经、打坐。这是实体的修学,把实体记录下来就是载体,我们会通过出书、制作光盘和纪录片,把我们修行的活动和举办的音乐会展示给更多的人。但是载体的容量是有限的,把书籍、光盘的内容搬到网络上,这就是虚体,虚拟的网络更广阔。所以要把实体、虚体、载体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定位。

四大志业 ——兼顾禅修、养生、养老、慈教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您对自身未来弘法活动有什么长期的规划吗?

达照法师:我们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开辟了一个新道场——安福寺,大概后年能够落成,这个道场是以四大志业为终身职责。

第一个志业是禅修,禅修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出家人的禅修。出家人的禅修讲究教观并重,不仅要学习禅修,还要通过九年教育学习大乘佛法教理,这是僧团里面的禅修。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大部分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非常大,出现了亚健康,甚至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因此我们举办了一些禅修活动让他们释放压力。我们计划会有一日禅、一宿觉禅修、七日的、半个月的、一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各种各样的禅修供人自己选择。比如说一宿觉禅修,是根据永嘉大师的一宿觉来的,大家星期五到寺院来,星期六住一天,星期天的下午可以回去,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会非常适用。

第二个志业是养生,我们准备在安福寺开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养生中心,中心会有国医馆和国学馆,把国医和国学结合起来。那里的环境非常好,可以让更多亚健康或者精神上有烦恼的人来疗养。

第三个志业是关怀老人,建立怀老中心。一方面是建养老院,关怀出家人的父母,以及年岁比较大的、希望得到帮助的信众,如果我们有能力的话,也计划面向社会,希望在这个老龄化的社会里,帮助更多需要关怀的老人。另外一方面,对于社区、养老院的老人,我们每个月都组织义工给他们整理房间、慰问他们。此外,我们还出版了《超越死亡》等关怀老人的书籍,非常受欢迎。

最后一个志业是慈教,一方面我们会进行一些贫困学生的助学活动和优秀学生的奖学活动;另一方面每年我们都会举行夏令营,引导学生们学习弟子规、传统文化及佛教的一些内容。

谈方式

契理契机,“也可以用动漫、游戏弘法”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做好佛教文化宣传,让那些对佛教不甚了解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能正确地认知佛教?

达照法师:佛讲过,弘法的唯一办法就是契理契机。一方面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要符合佛法的精神,不符合佛法的精神就不是在弘法,这是第一个要把握的。另一方面,弘法不仅要符合佛法的精神,还要符合社会人心的需求。社会大众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年龄段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很多人喜欢动漫,我们就可以通过动漫来弘扬佛法,通过动漫来让人们了解佛教的精神;现在也有人准备开发佛教游戏,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也是不错的;还可以举行佛教音乐会,请会唱歌的出家师父用简单的歌词表达大乘菩萨的慈悲心,这样年轻人、文化人就很喜欢。我们就是要用社会需要、大家向往的方式把佛教的慈悲和智慧传播出去,引导大家明白自己的心,开发他们内在的智慧和慈悲。

附:

达照法师,俗姓林,笔名天台子,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现任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导师、温州佛教永嘉禅学会会长、温州市妙果寺住持、文成县安福寺修建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0年至2001年期间,达照法师先后就读于福州鼓山佛学班、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和北京中国佛学院;1999年获得大圆满无相密乘心中心法灌顶资格;2001年6月在中国佛学院获佛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获得香港观宗寺觉光长老传授天台教观第四十七代法嗣;2009年创立了安福利生功德会,组织开展禅修、养生、慈教、怀老等四大志业。近十多年来,达照法师积极从事于天台、净土、禅宗(尤其是永嘉禅)、密法的修学和弘扬,讲经说法不缀,常应邀赴海内外各大寺院、团体、高校弘法讲座,弘法音像广为传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问: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因为什么而生起? 大...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佛子应继承佛的家业

我们修持善法、积累福德的时候,要靠自己的力量,不能...

烦恼是客人,不留它就走了

《楞严经》里讲:烦恼都是客人,叫客尘烦恼。你喜欢把...

说话不着边际的吹牛者

经云: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

弥陀名号蕴含的功德与庄严

如我们念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实际就是建立一切法,所以...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你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十种魔业

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二、恶心布施...

怎么样做好佛教徒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星云大师《如何善待亲友》

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善待亲友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非...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

高傲的萨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