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不要特意控制或安住念头

达真堪布  2012/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都说要修禅,然后去克服心,控制心,在这样的状态下,不会有真正的禅。真正的禅,是心不改造,自然安住,自然定下来。不要去控制念头,这样容易发疯。念头起来的时候,只是看着它,因为它也是无自性的,也是不生不灭的,不要特意控制或安住。你不去改造,不去特意安住的时候,它自然就安住了。就像风一停,沙自然就会落到地面上一样。

很多人都怕生起念头。其实心和心念就像大海与波浪,大海生起波浪是很正常的,有大海就有波浪,有波浪就有大海。大海离不开波浪,波浪也离不开大海,实际上波浪和大海都是一体的。有心就肯定有心念,但是没有事,它是很自然的,不去改造就行了。其实这种自自然然的状态,就是当下,就是本来面貌。这样自然安住,是最最殊胜的禅。所以讲:“禅定中,心不改造为最殊胜。”

我们现在观想也是。很多人都说:“观不出来啊,什么时候才能观出来啊?”这样特别执着,特意去观,也许观不出来,保持自然的状态才能观出来,所以心态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我们今天要观想金刚萨埵,心态要不紧不松,保持自然的状态,保持适度,这个很重要。

佛在世时,有一个弟子跟阿难学禅,但始终没有学成。有一天他向佛陀请教,佛一观就知道了,原来他没有保持适度,有时候太紧了,有时候太松了。于是就问他是不是会弹琴?他说自己出家前是弹琴的。佛又问他,弹琴时的妙音是琴弦特别紧的时候发出来的,还是特别松的时候出来的?他说都不是,是在不紧不松的时候发出来的。所以佛告诉他,修禅也是一样,在不紧不松的情况下才会进入状态。

我们观修也是一样,无论是观金刚萨埵,观莲花生大士,观阿弥陀佛,还是观观音菩萨,要保持一种不紧不松的心态,才能观出来,才能进入状态,心态很重要。我们现在观修,有时候太松了,心就散乱了,东想西想,东跑西颠。身在修法的行列中,但心不在;身在大殿里,但是心不在,跑回家去了,看亲戚去了,看朋友去了。有时候内收,太较劲了,一个个想:头放在哪里,手放在哪里,腿放在那里……你是不是在塑佛像啊?这样特别执着地观想,很难观出来。内收有好几种,刚才是太执着了,太较劲了。还有一种是睡着了,这也是内收。这都是没有保持好状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佛时一直想着其他事情,这个该怎么办

问: 师父,平时念佛的时候,我是上班回来,晚上坐下来...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

心不随境转,即得大自在

一切显现就是因缘和合。有因缘就能见到诸物,无因缘就...

该如何面对和消除人生中的种种苦难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怀胎,...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石上的善念与水上的恶念

生起嗔恨或烦恼的时候,人的心态大概有三种:第一种如...

在境界面前安稳自在

在修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对照自己,然后去改变自己...

达真堪布:发心到位就特别灵

家家都有老鼠,都有蟑螂。都特别恨这些蟑螂,一见到心...

达真堪布:把家人当成佛

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没有正确的知见,总是处理不好跟家里...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净土

母亲俗名李香云,法名胜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农历九月初...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圣严法师《化危机为转机》

法鼓山所推动的心五四运动,是展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重...

诸葛亮给子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推荐】你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个世间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

为什么倒霉事总找上我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

惟贤长老《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