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明一法师  2012/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过程中的作用;知道了拜经能实现忏悔、舒展我们的筋骨、帮助克服我们的业障、实现在坐上好好用功的目的。为什么拜经会有这么多的好处呢?这可以从科学和佛教等多方面来解释。

因为从西方心理思想的角度来解释忏悔来说,忏悔可以获得“不压抑”、“坦诚”、“开放”、“告解”、“诉苦”的功用,与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的“告解”具有相近的效果。在西方的耶教体系中,告解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心灵宽慰术”,在没有心理医生之前,它扮演了心灵解心师的功能,一位牧师、一个半透明的窗棂、一个赎恶者,就构成了一个仪式疗法。

丹麦哲学家索仁·科克德(S.Coocord)说过:“完美的爱是为了爱一个人,而使自己快乐。”他问道:“有谁是不能宽恕的?”心理学家发现,那个被普遍不能原谅的往往是自己。

临床的研究实验工作证明,人的心病回复到原点直指“憎恨自己”,觉得做错了一件事,满腹懊恼,又不承认错误的“罪恶感”。实验指出,“死不认错”与 “无法认错”的人,心里最苦,怪不得杀人者会在投案的一瞬间说:“自首真好”。因为投案自首把杀人与偿还建构成一条“抵销作用”。

忏悔的人说出了承认自己的平凡、会犯错的实情,“说出来”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涤心作用”或“涤尘效果”。忏悔正是宽恕,使自己在忏悔之后得到心情的宽解。

忏悔与宽恕的精神,为沮丧、焦虑、疾病等麻烦找到一处心灵出口。忏悔的过程犹如心中有一桶毒药,被一杯一杯地挥发掉一般,转化成心灵的平衡。宽恕可以让人从地狱脱身而出。所以,忏悔是生活中的一剂贴心的心灵处方。拜忏、拜经释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还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心理治疗。

从医药的角度来说,医药很重要一个作用是转变心态。而养病的基本心态就是平静乃至能够以坦然、洒脱的情怀去面对疾病。拜经这一忏悔的方法,正式给予我们身心恢复平静、坦然和洒脱的机会。同时拜经还有让我们的身体得到运动的作用,达到消除体内垃圾的目的,是身心同时得到释放的过程。

佛法中的拜经、拜忏正是佛法修持中的一种,叫做忏悔法门。通过专注地拜佛的适当体力活动,得到心的平定与平稳,就是我们修行中所说的安心作用。而这种安心作用就是通过不断的拜经、拜忏而累积来的,这种平静的心态必然会导致身体的转化,这与科学的忏悔目的是一致的。

从三界的四禅八定来说,当你从欲界的最高定——未到地定,进入色界第一个定——初禅的时候,因为欲望而带来的困惑、烦恼、疾病的等自然消除。专注地拜忏,拜经能够让你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入三摩地,让你入禅。所以,能够给你带来身心愉悦和身体健康是最基本的事情。

所以,认真地拜经、拜忏能够使得我们身体健康,减少一些我们的身体疾病,甚至消除一些我们平时发现不了的身体问题。何况这些运动是在诸佛菩萨的关注下面进行的,必然会有另外一番不同的效果。在我们面临打七等严酷修行方式的时候,拜经这一手段就显的非常突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

常吃松仁玉米能健脑增强记忆力

松仁玉米一直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二者搭配,不仅口味好...

人真的需要动物性蛋白吗

说起蛋白质,第一个在你脑中浮现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

素食火锅的做法

现代人重视养生与健康,一般火锅的高荤高热量,虽然美...

少碰9种对脑部有害的食物

研究证实,脑部退化与饮食有关。食用具有提高体内抗氧...

疗病的五个层次

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吃五谷杂粮维生...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

不作布施、不考虑后世的人非常可怜,要知道,往昔的布...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

曾国藩的交友法则《八交九不交》

八交: 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

虔念观音圣号,化除刀兵厄

印祖当年还请许止净居士,专门编了一本《观世音菩萨本...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父爱与母爱

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他研究这个高空的物体高速穿下...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

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可能我们学哲学,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