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莲池大师  2019/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醭①。龙天推出,方乃为人。故辞法席②者,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予出家时,笃奉此语,佩之胸襟。后以病入山,久久不觉渐成丛林③。

然至今不敢目所居为方丈④,不敢开大口妄论宗乘⑤,盖与众同修,非领众行道也,忝一日之长,互相激劝而已。诸仁者以友道待我而责善焉,幸甚!《竹窗随笔

【注释】

①醭: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

②法席:法师说法坐的位子。也称法座。

③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昔时印度多于都城郊外选择幽静之林地,营建精舍。故僧众止住之处,即以兰若、丛林等语称之。

④方丈:寺庙的住持和尚。相传维摩居士所住的石室,长宽只有一丈,方丈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⑤宗乘:各宗所弘扬的宗义和教典。

【译文】

古人大彻大悟后,参学事毕,便隐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出霉来。直至机缘成熟,龙天推出,才出来弘法度生。因而有人辞去法席,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我出家以来,一直笃诚地遵行此语,时时铭记于心。后来因病入山,久而久之,于不知不觉中渐成丛林。

然而至今不敢称所居的住处为方丈,不敢口出狂言妄论宗乘,只是与众同修,并非领众行道,忝为一日之长,与众互相激劝罢了。希望诸位仁者能以友道待我并以善法相劝勉,那我就感激不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常说爱语摄众生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

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

我国著论弘化第一人牟融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

以自己的痛苦来帮助别人的痛苦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

佛说决定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独精舍,与大...

菩萨能开娱乐场吗?如何认识他是菩萨

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种方法,叫四摄法。 四摄呢,同事...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救护众生之道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佛教主张积极超越自我

( 导语: 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直...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生活的环境 中国人说怎样做事会顺利,一命、二运、三风...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

【推荐】你有没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以前常听到老师讲要放下,我并没有真正地领悟个中意义...

主宰我们自己的心

佛陀开示的全部重点就是要让我们主宰自己的心。如果我...

生命中让人触目惊心的偶然

有一个女孩约了朋友一起去郊游,朋友们都在公交车上等...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圣严法师《你会吃饭吗》

吃饭要如何吃出健康?吃出味道?这要由我们吃饭的心态...

「勤劳」出穷人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很多人整个的行为变...

莲华的十种比喻

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

寺院屋檐下为什么要挂铃铛

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

沙弥罗经

昔有小儿,名曰沙弥罗,年始七岁,意好道德,随一沙门...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