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2012/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

“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于“污染的造作”。

“心不动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别心”(离念灵知),“行善而不执著善相”才是“清净的造作”。换句话说,清净的造作超越了善恶的对待。

这个观念也许诸君不易明白,让我举个简单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就是恶业,清水就是善业,莲花不但不染污,也不染清水,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所以,真正的清净超越染净的对待。真正的善也超越善恶的对待,这超越对待的善,我们姑且叫它“清净”。

为什么要超越善恶呢?因为造恶得苦固然不好,造善执著我在行善也有许多烦恼,譬如心中受了“我啦”、“善啦”、“多少功德啦”这些名相的干扰。再者,行善虽然将来有福报,可是当这些福报来的时候,一个人难免被福报“乐”昏了头,以致于物质享受太过分,起了骄傲心,忘记再继续种善因,大吃大喝种其他恶业……,人一种了恶业就会堕落,所以佛家把行善求富贵的人形容为“三世怨”。其意义就是:今生行善求富贵,来生有钱没智慧,有钱没智就会造恶业,所以到了第三生便又穷苦了。这样打转总不是办法吧!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行善而不希望回报,甚至不执著善的名相和“我在行善”。行善不执著我相和善相才有智慧,才有眼光。

总括一句话:心地清净才是最大的福气。行善不执著善相才是绝对的净业,才是超越对待的最大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佛说善恶因果经》简译

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

殃福追人犹影随形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

因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个下雪的晚上。农村有户人家,半夜里有人敲门。主人...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

宣化上人:改恶迁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

善已生令增长,未生令生

【不善已生令断,未生令不生。】 不善就是恶业,我们要...

如何看待「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

社会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常常抱怨说:好人无...

【推荐】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各位营员,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

精进有什么好处呢

癸四、精进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

圣严法师《心自在和身自在》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无力浮起,不妨下沉

前几天看《动物世界》,有这样一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

干涸的心灵需要佛法的滋润

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感受到...

星云大师《丛林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 过去中国大陆的...

中国近代禅宗大德--来果老和尚

来果老和尚,是中国近代禅宗大德,生有异慧,乘愿再来...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