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2012/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戒学实乃学佛之基。佛陀涅槃前就教示佛弟子应“以戒为师”,即因戒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宝藏,令生命得到光辉,庄严,到达真正的安稳处。故经上喻戒如慈母,令不受恶业侵害。如勇将,能降伏烦恼。如守门人,守护功德法财。如器皿,堪受种种功用。如医,治众生病。如命,赖以修行。如王法,为世间善恶之衡准。如王命,能通行自在。如台阶,得入佛法殿堂之富丽与庄严。如大海水,须弥山,最为尊胜。是故佛弟子勿误解戒律为束缚,应珍重于戒。戒因对象不同,分出家戒与在家戒。出家之人受出家戒,旨在出离生死;在家居士因有家室外缘,故受在家戒。在家戒近为人天善道之良途,还为出世无漏之正因,故在家居士须进修戒法。 

在家戒种类有三,在家居士可量心于僧众间求受,次第进学: 

一、五戒:受持五戒得保人身,乃至上升天道。此为最根本戒,是众善根本。 

1 、内容: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2 、受戒时机:皈依后,欲进学戒法时受,可五戒全受,或一戒二戒乃至三成、四戒受。受五戒不必吃素。受已,则至此期生命终了方舍戒。 

二、八关斋戒:此为佛陀慈悲为令在家居士种出离之因,为在家居士所制,一日一夜之出家戒。 

1 、内容: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饮酒、不香花蔓庄严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过午不食)。 

2 、受戒时机:欲学出世清净之生活者可受。受戒一日一夜后即自然舍戒得日日重受。佛弟子可于假日或六斋日受之,多受持一日,即多一分利益。 

三、菩萨戒:种成佛之菩提正因,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精神,行菩萨事之大乘戒。 

1 、内容:在家居士一般受的在家菩萨戒,有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但菩萨戒,重在戒心,总摄一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而不受限于戒条。 

2 、受戒时机:发菩提心,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以六度波罗密济度众生终至成佛者可受。一受菩萨戒,生生世世戒体永在。

众生受戒后,应护持净戒,不可轻言犯戒。若犯戒后,应如法忏悔并不再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沙弥的十戒

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

济群法师《佛陀制戒的原因及意义》

戒律是否过时?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认识戒律的价值?...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出离心是别解脱戒的基础

戒律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在别解脱戒里我们讲...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

腊八节

2012年一月一日,元旦,又是传统的腊八节,佛家的佛成...

莲华的十种比喻

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

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问: 关于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时具足信愿持...

为什么现在众生的怪病越来越多

确实有很多人吃常素是很困难的,他已经吃惯肉,很多人...

出生豪贵,从礼事三宝而来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节录 「人而豪贵、国王、长...

不要当「富裕的穷人」

我们在讲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之时,很多人都会想到看...

须曼那花衣随身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位大富...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

影响健康的六大因素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疾病的起因影响健康的六大因素,第一...

不注重福慧资粮的积集可否往生

问: 有些人也深信切愿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资粮的积...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

灵祐禅师开山记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