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2015/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要遵纪守法,要讲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众、危害社会。

凡经商都是为了谋生和赢利,没有赢利不会经商。但佛教徒在赢利方面要把握一个道义上法律上允许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则就会变成恶业,招来恶报。

给孤独长者是佛陀非常忠实的弟子,对教法的弘扬也是不遗余力的在宣传。

他曾就如何可以使自己和他人的事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如何能够享受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以及如何的节省与消费等问题请教过佛陀。佛陀告诉他:“我有四种方法可以帮助您获得财富和享受快乐:

第一、是去享受自己以公正而赚来的充分财富。

第二、是以宽容的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和眷属,去做有价值的活动消费自己的财富。

第三、是不要借债。

第四、是不犯身、口、意三业之罪业,而过那种清净无瑕的生活。”

有时候,佛陀为使大家更加易于明白,就进一步详细的阐述消费和节约的观念。他说:“人应该花费四分之一的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四分之一或一半去投资他的生意,四分之一用于应急之需,四分之一用于功德的布施。”他还进一步说:“应该有一技之长、正当的收入、合理的支出、好的朋友等。”

这些教导今天读起来,还是觉得那么亲切而温馨,您总会感觉到他就像是一个老父亲,在谆谆教导自己顽劣的孩子,不管是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深怕有一点没有说到的地方。

大家必须注意到,佛陀在上面所提的都是关于经济和物质的事情,只有一条是关于精神修养的。从这些事实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佛陀并不反对世间的财富,而且还可以了解到,佛陀是主张经济的福祉在人类社会中是占有必要位置的。

但是,如果人们只知道追求物质的享受,而缺乏了心灵和道德的基础,他是不会真正了解生活的意趣。

佛教在鼓励物质财富发展的同时,也教导人们要为了人类社会的幸福和安宁,不断地把精神升华和道德的开展放在人生追求的第一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

人际关系的图解

...

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就得到真实了

我们若学菩萨,想离苦得乐,在你供养三宝的时候,下施...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

得不到应有的职称,要如何化解消沉意志

问: 我有一位朋友,人品和能力都非常不错,只是由于...

星云大师《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人在世间生活,少不了衣食住行等资生物用,此中没有一...

职场中难免伴随着心酸和泪水

阿兰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大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设计...

蔡礼旭老师:孩子撒谎怎么办

撒谎的日子不好过 我之前带了一班,其中有个孩子他的...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

海涛法师《八关斋戒之开导讲解》

凡是众生都有感情,从有感情开始,必得要享受变化,有...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

这是晚年最要紧之所在

【原文】 无常迅速,虽老少无别。然年少人犹处未定之天...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一个人为什么不成功?不是没有梦想,而是缺乏贵人相助...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