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摄诸根得离苦

2011/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他:‘比丘!你种下的苦子极为鄙秽。所谓诸根恶漏,有漏汁处,必有蝇集。’比丘一听,明白佛陀已识其心念,于是升起敬畏之心,赶紧匆忙离去。

佛陀回到鹿野园苑后,告诉比丘们今天所遇到的事。此时,一位比丘恭敬合掌请示佛陀:‘世尊,何为种苦子?什么是鄙秽、恶漏?什么又是蝇集?’佛陀开示说:‘心中种种嗔恚嫌害,即为苦因。这些苦就如同种子,种下后将来必会招感种种苦果。再者,放纵自心、贪着五欲,则为卑鄙污秽之行。如果不知改正自心,进而违犯戒律规矩,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即名恶漏。一旦六根长养了这些恶习,没有惭耻之心,不知悔改,恶习就会如汁液招感苍蝇般,招感更多烦恼,此即蝇集。’接着,佛陀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若有不摄诸根者,增长欲爱种苦子,

 作诸鄙秽常流出,亲近欲觉恼害觉。

 若在聚落空闲处,心终无有暂乐时,

 若于己身修正定,修集诸通得三明。

 彼得快乐安隐眠,能灭觉蝇使无余,

 能修得行住健处,履行圣迹到善方。

 得正智迹终不还,入于涅槃寂灭乐。’

比丘们听完佛陀开示,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省思

‘佛者,觉也。’学佛,即是学习佛陀清净的身口意。如能从言行中反观自照,藉由持守戒律,以摄诸根,散乱之心即能消止。如此以善摄恶,广植诸善根,累积善法资粮,终能净心、明心,回复本具的清净心,作生命的真主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无漏】的智慧光明

诸佛菩萨、贤圣僧,皆有无上的大智光明,无漏无尽的智...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恩爱生悲恼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之时,一日,世尊以...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输与赢

左宗棠很喜欢下围棋,而且,还是个中高手,其属僚皆非...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

《净土圣贤录》记载,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区...

忽略做人的教育会带来什么问题

在我们今天所受的教育中,往往把传授知识和技能放在首...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问: 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

弘一大师《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第一章 译名辨异 梵名乞叉底檗沙,...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

真正的庄严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正当大众在聆听佛陀说法...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戒定慧学有门入

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因为修戒可以让我...

阿难尊者示现修行的苦恼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