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2012/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事,关照僧众的饮食起居,佛称赞其‘营事第一’。

当时,在僧团中有一位福德浅薄的弥多比丘,几乎每次都拿到粗糙的食物,久而久之,便对驼骠比丘产生成见,认为对方是故意分给他不好的东西。后来,弥多比丘公然中伤驼骠比丘,并联合他已出家的姊姊,于比丘尼僧团中诽谤驼骠比丘。驼骠比丘为避免众人因毁谤罗汉而造恶业,只好选择离开,于是显现十八神变,灰身泯智,入火光三昧。

僧团中的比丘们对于驼骠比丘何以被诽谤?何以力大无穷?何以证得阿罗汉果?均感到疑惑且好奇,请示佛陀之后,终于明白。原来迦叶佛住世时,有一位年少比丘,长得眉清目秀,相好端严。一日外出乞食,在城中遇到一名少妇,少妇见其相好庄严,心生贪恋,于是目不转睛地直盯着他瞧。当时的驼骠比丘是一名监督膳食制作的官员,看见这位少妇紧跟着年少比丘,于是不明就里到处传言:‘年少比丘和少妇私通!’因为造作不实的诽谤,以此因缘堕落三恶道中受苦。又因过去在迦叶佛时出家学道,所以今生得证阿罗汉果。在其出家修行的期间,于僧团中料理僧事,某次极力挽救陷于深泥中、驮着米面的驴,以此缘故得力大无穷之果报。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二》

省思:

人一生中的造化,皆与因果业报息息相关。儒家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切众生皆是自作其业,自受其报。如何逢凶化吉、远离灾祸?先须明因识果。凡事从因上努力,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常怀慈悲心、清净心,时时觉察、返照,使自心能清楚作主,以正念面对顺逆境界,不逃避、能承担,才是远离轮回桎梏的正确途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没有私心杂念,不会欺天瞒地,也不...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内心的善恶是苦乐的因

我们都有远离痛苦,追求快乐的本能。肚子饿了,要吃东...

生命中让人触目惊心的偶然

有一个女孩约了朋友一起去郊游,朋友们都在公交车上等...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怎样判断善与恶

问: 怎样判断善与恶? 达真堪布答: 一般大乘和小乘...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

用称赞改善世界

李先生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他对司机说...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

出家人如何面对外在诱惑

问: 现在社会诱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对外在诱惑的?出...

《圆觉经》之迷识四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

药师法门24节气养生方

小寒:补肾御寒核桃仁饼:碎核桃仁50克,面料250克,...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在欲望面前,人的智商会降低

财跟色这两种欲望当中,哪一种欲望最厉害?大家深有体...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