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惟觉法师  2017/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引人迁善远罪,迈向光明;

恶习,令人沉迷不觉,堕入暗冥。

一念回光,弃恶秉善,扭转人生,操之在己!

人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每个人都想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裕、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但追求物质的过程当中,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追求的方向错误了,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富贵、幸福、快乐。世间的富贵,就好像花开花谢一样,都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我们就必须在无常当中,找到最安定、最幸福、最快乐、最真实的富贵。

善自调身心 具诸功德力

佛法对富贵的看法,可以用汽车来比喻,我们的身体就像车身,福德就像燃料,当下这念心就好像电源。车子要跑得快、载得多,车身就必须完整,底盘、钣金、引擎……都不能生锈、老旧、故障。此外,车子必须要有燃料,否则,即使是新车,没有燃料也没办法发动。有了燃料,还必须电路完整,必须要把这些部分保养好,才是一部完整的车子。所以,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希望达到成功,乃至于登峰造极,就要注意四件事情:一、要有健康的身体;二、去除坏习惯;三、广修善法;四、修习禅定。

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的健康状况,其实是由于过去造的因所呈现的果报。一般人只知道要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而不知道还有业力。假使前世造了恶业,身体就会不健康,容易愚痴;假使过去造了善业,六根就会健全,乃至头脑聪明。了解因果的道理,今生就要从因地上努力,时时刻刻检讨反省自己当下这念心是否清净?心清净了,身体就会安定。

第二,要去除坏习惯。抽烟、喝酒、打牌,乃至嫖、赌等不良嗜好,就等于是慢性自杀,是缺乏智慧的行为,但是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好,却无法戒除这些坏习惯,如果真正了解这些不良习惯对身体的影响,自然而然就能做得到。以喝酒为例,一般人都知道酒喝多了就会生病、会酒精中毒,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信心。

儒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身体,是过去修来的福报,这一生要懂得运用这个身体,努力种善因,积功累德,才不辜负此生得到人身。假使了解这些道理,就不会再继续让坏习惯损伤自己的身体。

福德与禅定 菩萨共修学

第三,要广修善法。凡事离不开因果,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要在我们平时做人做事、起心动念处下手,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时时刻刻检讨反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这一生的福德就会增长。如此果上生因、因上生果,始终都是良性的循环。相反地,假使不知道修正自己的行为,放纵自己的贪瞋痴,就会形成恶性的循环。

诗云:“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唐朝王勃很有才气,为“唐初四杰”之一。王勃的父亲在交趾当县令,当时王勃正好来到南昌,遇到都督阎伯屿在重修的滕王阁上宴请天下名士文生,并邀集大家撰写序文。这时,王勃毛遂自荐,很快就把序文写好,得到主人的赏识,后来成为一篇流传千古的佳文。

王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节因缘赶到呢?王勃想去交趾探望父亲,但当时他所坐的船是歇在马当,马当到江西南昌起码还有七百多里的水路。他把船歇在马当过夜,晚上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把帆船的绳子吹断了,这艘船就像离弦之箭,一个晚上就到了江西南昌。一般人认为这是奇遇,但在佛经里面来看,王勃的福德因缘成熟了,所以一切都很顺利。

相反地,假使未曾种过善因,没有福报,即使有好的因缘,还是无法成就,这就是“运去雷轰荐福碑”。宋朝宰相范仲淹经常私底下做善事。有一次,他的朋友告诉他:“现今有一位穷秀才,学问非常好,但三餐不继,你是个仁心菩萨,就帮助他吧!”范仲淹就把这位穷秀才找来,一谈之下,果然很有才能,只是时运不济。

当时有一座荐福寺,曾请欧阳询写了一个碑。范仲淹想把这个碑文拓印下来,交给这位穷秀才去经营、发行。突然一个晚上,刮风、下雨、打雷,雷一劈,就把这座石碑打得粉碎了。由此可知,福德因缘具足是很重要的。福德从哪里来?就是要在因地上勤修善法。

第四,要修习禅定。平时要多打坐,薰习禅定。得到禅定,心中清净、平静,没有妄想,对人生自然能够看得非常透彻,也才能消业、转业,佛法云:“三昧加持力,定业也可转。”这念心不起心、不动念,万年一念、一念万年,就是无上的功德、福报。

儒家强调修心养性,以佛法来说,就是要明心见性。只要从以上四个方向来努力,身体和心灵就能得到最好的保养,就好像一部车子不但没有损坏,而且燃料、电源充足,这部车就是一部如意车。有了这部如意车,在世间上做任何事业,都能称心如意,从黑暗到达光明;修行有了这部如意车,就能到达菩提涅槃、到达净土彼岸,得到真正的富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拓开心量 包容别人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心外焚香求福了不可得

在达摩祖师《观心论》这部书里面(这个论,相传是达摩...

证严法师:心中那朵清净的莲花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今晚佛学讲座的讲题叫做转凡心修...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

心律法师:禅茶与养生

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

佛陀的27种利生事业

如《现观庄严论》所说,佛陀以种种幻化身应世,并以二...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

真正的大孝报恩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

百千万劫难遭遇——佛法难闻

各位有缘,今天是我们这个这次福慧慈缘一直举办的这个...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推荐】修行就从生活中开始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很...

佛顶尊胜佛母心咒

心咒咒轮 佛顶尊胜佛母心咒: 嗡ong 普pu 隆long 娑s...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

布施的原则和功德

《毗耶娑经》特别提出讨论了布施的原则和功德,也就是...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

用功的入门方法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

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响

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从洗衣做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