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真正的大孝报恩

证严法师  2013/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正的大孝报恩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父母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付给自己的子女也认为是应该的;可是稍微回报父母一点点,就觉得已经付出太多了,甚至还计较兄弟姊妹应该分担一些,这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一次我到医院去,病房中有一位老太太坐在椅子上,把头趴在椅背上,我拍拍她的肩膀问她说:「阿婆,你怎么了?」她说:「我很难过。」隔床正好也住了一位老太太,她的媳妇坐在她身旁正在替她擦脸,婆媳之间就像母女那么亲密。隔床的媳妇向我说:「那位阿婆好可怜,医师说她没什么病,可是她却从白天哼到半夜,又从夜晚哼到天亮。」

我回头问这位老太太说:「你怎么了?儿子媳妇呢?」她说:「儿子在上班,媳妇也没来看我。」我说:「现在都是小家庭,媳妇也有她的事要忙,所以无法来看你。」她听了,脸上充满恨意的回答:「她孩子请人带,哪有什么好忙的!」

婆媳之间有这分代沟存在实在令人慨叹,做媳妇的没想到今天能够请人带孩子,日子过得这么好,是因为先生的庇荫啊!而能有这么好的先生,则是婆婆生养给她的啊!如今老人家病了,她认为把她送进医院,就算尽了子媳的责任,可见子媳对父母公婆的这分情感实在太淡薄了。既然孝思情感这么淡薄,当然就没有亲恩好谈的了。

佛陀视众生如己子

佛陀视所有众生如罗睺罗──罗睺罗是佛陀的独子,他也被佛陀从皇宫度化出家。佛认为人在社会人群中,不断地造业:人与人之间斗争不息,国与国之间也不断地在战争,而一个国家为了成就一个国王,不知要损伤多少人命。

佛陀当初会出家,也是看透了社会众生的弱肉强食。所以他放弃了权力、地位以及荣华富贵而出家修行了。他透彻了人性的真理,再来度化他的父亲、儿子、太太、姨母,让他们脱离世俗的贪欲烦恼,他希望大家都能抱持「普天之下众生都如同自己孩子、亲人」的这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胸。

在世俗中,人们永远无法割断私我的感情,即使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很好的父亲,他们还是私情不断──心心念念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些都是有色彩、有污染的爱,人一旦有这分无明、有彩的爱,又怎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呢?佛陀就是希望他的儿子罗睺罗能够去爱普天下的众生,而不是只把他的爱局限于一个国家中,所以度子出家了,这就是最深刻的大爱。

一般做父母的爱子女只是这一生一世,但佛陀却是爱天下的众生于累生累世……,这种爱是大爱,这种情是长情。

无染的爱才是透澈大爱

我们都是佛教徒,也是佛的弟子,我们既然要学佛,就必须抱持「父母心」来关爱普天下的众生。普天下的老者都是我们累生累世的父母──像佛陀看到了一堆白骨,就很恭敬地跪拜,他明白开示:这些白骨是他生生世世父母的骨骸。

佛陀以无数生无数世的慧命,不断地来回到六道中,而要在娑婆世界中倒驾慈航,就必须托父母所生之身才能来人间。所以佛陀不只感恩过去生的父母,也感恩未来世的父母。

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因为生了福子,而生在忉利天,佛将入灭时,思母恩未报,因此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讲《地藏经》,使她能闻法得度。而佛的父亲也因听闻佛陀的说法而得初果,这就是以父母生他的生命来回馈长养父母的慧命。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应该以智慧来启发父母的慧命,更应该视一切众生如己子,时时抱着为人父母的心怀去看待众生,和为人子女的孝思去礼敬众生,这才是真正的以大孝回报父母恩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当代大学生如何与父母交流

问: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想请教一个关于当代大学...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树与小男孩

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位小男孩...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

【推荐】这样的妈妈能富三代

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

做到这十条才有顶撞妈妈的权利

做妈妈的总是唠叨,有一次,已经高中的儿子不耐烦的顶撞...

弃儿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

觉悟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

印光大师的受戒师父印海律师

光绪八年(1882)农历十月,陕西兴安府(今安康市)双...

婆罗门妇害母遭自灭

昔日,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妻子姿容美艳,但是妇德不佳...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爱是一种心境

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弟弟叫哈洛...

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如果上点岁数,在农村生活过...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问: 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

「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

不要为了小事而破坏虔诚的心境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的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

饮酒之过患

世尊曾经亲口说过:十分酷爱饮酒者,于自与他皆无利,...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是什么因缘触动了十法界的门

我们时刻的检查自己的内心的相貌,从而反省自己的心态...

济群法师:如何才能使身体健康

问: 我身体不好,很担心哪天就会死,怎样修行才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