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学着体恤与包容

学诚法师  2013/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着体恤与包容

一直以来,人们都希望得到认可: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哪怕再叛逆,在内心深处都是渴望着的;学生在学校,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员工在单位,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可。这些认可,安慰了一颗颗漂泊的心。但反过来,孩子不容易认可父母的做法,觉得生硬、过时,不适合自己;学生不容易体谅老师背后的深意;员工不会、也不喜欢去认可老板的做法。人的心理很奇怪,一方面如此希望被认可,另一方面对于那个他希望认可自己的人,又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照自己的理想来成长,但孩子不喜欢,他们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成长,可通常人的想法都不是很固定的。我们的很多理想,可能都是虚幻的,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想。人心如瀑流,那激起的浪花,转瞬间落没了,这一刻已不是上一刻的样子,你要寻到一个固定的理想、永不迁移的兴趣吗?它永远在奔流、奔流……

一个孩子常常习惯于认为,只要自己有问题、有困难,老师和家长都能帮他解决。反过来,一旦他出现问题,就会归因于环境,归因于父母没有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归因于没有遇到一个好老师。这种想法无疑是错误的。老师和父母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办到呢?解决问题的第一个因素,还是在自己。

一个人非常容易去否定、排斥生命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我们最容易伤害自己的父母、老师和亲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慈悲心不够,我们内在的动力不够。我们一直在索取,在依赖,然后苛责。我们不觉得父母、老师的关爱是非常宝贵的,不容易认识到一些美德的重要,比如知恩图报,比如对长辈的尊重,比如坚韧与耐心。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逐步改变,从能够体谅别人到代人着想,再到助人为乐。如果听不懂别人的心声,那么帮助别人时,就会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人,让别人反弹回来。这样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心受了伤,结了厚厚的疤,会变得抑郁沉闷。会越来越怀疑,自己为别人付出那么多、牺牲那么多,到底值不值得?这些所作所为到底有没有价值?自己又能换来什么呢?慢慢地就越来越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的善良与美好。

只有带着一种包容与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才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更多积极、正面的东西,自己才能更快乐。如果时时刻刻想让别人欣赏自己,那就会活得很累、很失落。最好先自问一下:我身上是不是有那么多闪光点?世间总有怀才不遇的人,我是好心,也做得对,但不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如果老以自己的优点去衡量所有人的缺点,那肯定会在心灵间留下巨大的鸿沟。欣赏别人的优点,乃至于对别人的缺点也能包容、体恤,这样我们才能够自在,能够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

星云大师:修身与人际关系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才能...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慈悲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能相互沟通?实际每件事情的发...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用称赞改善世界

李先生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他对司机说...

星云大师:从感情的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

「心中没有是非」不等于是非不分

很多时候,我们在争论是非的时候,其实已经远离了事情...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真正的友谊是...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肉类的真实气味

在集贸市场,蚊蝇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还是肉类售卖区。因...

忍气吞声但感觉心中难平,该如何调整

网友:法师好,弟子去年接触佛法以来感觉良好,直到昨...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

过多的财富反而会带来痛苦

对缺衣少食之人来说,有了必需的财富,确实可以带来一...

说闲话的害处

佛陀在信众集会听经闻法的场合要阿难把糕饼分送给在场...

做儿女的应该及时报恩行孝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一切无疑最先...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第一,人身难得,要求究竟的解脱。...

如何避免有钱就变坏

现在有种说法:人一有钱就变坏。有不少人会问我:如何...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理想的美容方法

禅与美容,人们大都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说起...

念佛法门修学次第

我们大多数修念佛法门修行的多,为什么呢?易行,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