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你的心,听话吗

2013/03/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你的心,听话吗

所谓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心,你的心,听你的话,然后放到行为上能够应用,这才算是修行。我问你,你的心,听话吗?(有的人笑,有的人思考)。出问题的人,又问:“怎么样才能算是我们的心听话呢?”

“我们让它去作善,它去作善;让它去作恶,它去作恶;让它不动,它原处不动,这才算是听话。我们的心又像主宰,又像小孩,顺从父母的意思做事的小孩,叫做听话的好孩子,如果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也管不了它,这个孩子叫做不听话的孩子。听话的好孩子也好,不听的话坏孩子也好,都是孩子,他们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如果没有家,那就是无家可归之人,谁来作主呢?没有国家,谁来当皇帝呢?因此,我们的心必需要一个家,心的家不在外面,而在内心。如果心里有个家,无论外在发生什么事,都会觉得满足、安定;内在有个家,心就可以休息、放松。

修行这两个字,都是“动词”,就是要付诸实际行动。但是修行这两个字有不同的观点:“修”就是心里的作用于修炼、成熟;“行”是付诸身语的行动。比如说,我们修行爱心,以前我们没有爱心,我们通过学习,学会内心深处发出爱心,然后不断地去修炼与发展,修炼成熟之后,我们的爱心要行动起来,如果你的爱心不行动的话,你的爱是僵滞的爱,不是活泼的爱。心里爱发表出来,身体和语言行动起来,才算是真正修行爱心之人。我们通过行持爱心和爱心的力量,就会牵动整个社会,引起改变,才算是真正有爱的修行人。

只有爱心的发愿是不够的,必需要爱心的行事要展现升起,才能爱心的力量才会显现出来。同一个道理,我们修行任何一方,首先要内心深处发出来,然后不断的修炼与成熟,最后举行起来,应用到生活,或者行动上,才算是个修行之人。

那么,我问你,你的心,听话吗?你能够发出慈悲的爱心吗?为了慈悲的爱能够付出一切的代价吗?因此,心听话或不听话,只有问你自己才能明白的,别人无法断定。我们的心射到外境时,能够放出去;你想收回来,它就回来,一般叫做听话。在佛法里讲的心听话,就是你的心能够安静下来,就是听话;如果你的心不能够安静下来,非常浮躁与烦恼,就是不听话。

心,最了解自己的是它,最不了解自己的也是它;最能把握自己的是它,最不能把握自己的也是它。世界上最可靠、最管用、也是最难做把握自己的是它,如果管好它,一切都好,若是管不好它,一切都不好。修行好坏与它直接的关系。要在管好它,你是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管不好它,你怎么承认自己是修行者,也是空话与废话。

如果你的心不断地向外散,它已经不听你的话了,这样日子久了,它就更不听话,就像一个孩子在外面流浪习惯了,不愿意回家做事,不愿意接受家教。我们要通过学习修炼把心带回家,给它安置地位,让它在家里做事,家里的事情让它作主,他就只有面对现实,无法逃避。

如果自己的心带回家,让它关注一切,从内心发现自己的时候,你已经明白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是谁,你是个真正修行与证悟大道理之人,那时候,你的心里发出智慧和爱心的光明,你的心是光明的心,你无论遇到任何都是透明,明亮,安详,自在的。你活也活明白,死也死明白。你活的时候,心听你的话,你让它做什么都成功而圆满,而且很光荣的。就算你死了,证悟与光明的心也不会死,死亡时也许会失去一切,色身、财物都会消失,但证悟和光明的心会一直陪着你,你死也宁静、安详、自由、轻松。管好自己的心就像每天吃白饭一样,日积月累、积善成德,你死后想投胎也自由,下一世由你自己可以选择的,眼前和内心都是光明的世界。

如果你不修行,没有证悟自心,你就没有光明的心,看待世界都是负面的,总觉得一切的事都冲着你来,连自己都不信任,连看自己也都只看到负面的,战胜不了自己,你的生命就会变成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争。不要说死,活的时候都没有宁静的时候,总是在恐惧、担忧、忧虑、伤痕、痛苦及烦恼之中。管不好自己的心就像每天喝毒药一样,缺点的事连连发生,造恶积业,不要说死来世的选择,今世的生存都没有选择和自由,眼前和心里都是一片黑暗的世界。

我们的生命之中难免有逆缘,消除逆缘最好的方法,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才能我们的心听话,我们才能有自在、快乐、喜乐,才能佛光普照一切,佛光的力量,让我们内心清净,生死都自由自在,这就是修行的作用与功德。你的心,愿意接受这些功德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如何消除对寺院的不敬之心

问: 不敬来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两次去九华山时,...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

何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 礼者、身礼拜。敬者、语意恭敬。诸者、不...

本焕老和尚戒期开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

元音老人:学佛无难,但观自在

(一) 学佛并没有困难,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

原谅别人才能解除内心压抑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

不忘初心,实践佛法

我们赵、钱、孙、李,百家姓,问你,你为什么姓赵?你...

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家

梦想和责任有同一个归宿,就是心灵的安定和快乐,朝着...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通往禅门之路

一天,有一位修行者专程来到山中拜访禅师,请教有关禅...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

大安法师:述而不作话念佛

记者: 我们这些众生是迷惑颠倒、无明障重、有很多的...

精进破懈怠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