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如瑞法师  2015/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师那儿一讲,完了以后,我肯定是举手来提问的。我记得那会问了好多问题。

老师回答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先背吧,背会了以后,多读多念,慢慢就懂了。那时候不明白老师的意思。现在我觉得这句话也没有错了。实际好多的东西,可能在当下学的时候都不懂,但通过慢慢地、久久地学习,就懂了。也发现以前看过或背过的东西,有时候一遇境,它自己就跑出来了。有天走到长廊前面,看到空中一朵一朵的白云,一下想起来小时候有幅图画,画的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羊群,乍看很难分别。并且马上联想起来上学时学过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词句来。

我才知道,我们为什么天天要学习佛法。因为通过不断的熏习,到时候就能用上,同时也是在训练我们这颗心。像我们念《净行品》,为什么让你见到什么都要念“当愿众生,当愿众生……”“若见花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我们凡夫的习气,首先一看到花:“唉呀,真漂亮,我爱这一朵,我爱那一朵……”但是如果你背会这首偈子,你首先就想到,我要用这首偈子的。

那天我给居士们说:你们上升楼阁的时候,如果是电梯,你只要一进电梯,就要念“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的。如果要爬楼梯,首先念这首偈,然后一步一步,随着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在有些老人家为了锻炼身体,故意不坐电梯。没学佛法之前,只是想我每天上下楼梯,就把身体锻炼好了,但心里不得自在。现在学佛了,把这首偈子一念,接着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觉得不仅身舒服,心也非常的舒服。

所以修行用心特别重要。我们为什么是凡夫呢?凡夫的修行,需要后念对治前念的,前念起贪嗔痴的心,但是后念马上就要用佛法来对治它。如果你天天去背那些偈子啊,经文啊,会觉得不方便,所以我们就用一句阿弥陀佛来训练、来对治这颗心。

生活当中,处处有佛法。但是一开始必须去用心。当你还和生活安不上的时候,就要有意地去给它安上。当起烦恼的时候,就要用所学的法来对治。

我以前给大家说过,我每天晚上都要忏悔的:今天所做的一切恶,有知无知,有意无意,自己忏悔,代一切众生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觉得还不过瘾,接着念“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我相信佛的话,“一念速疾皆消灭。”就这一念当中,可以让自己成佛,也可以让自己堕落。就想着每天依靠这种的力量,来不断地更新,完成自我的修行。

其实说到修行,我是最不修行的。和大家比起来,我真的很惭愧,也发自内心的谦下,发自内心感恩大家。所以从我的内心里,真的不忍心伤害每一个众生,尽管现在还做得不好,但是一旦批评了人以后,内心里都会惭愧半天,觉得很懊恼。所以那天我给自己说:你后悔是不可以的,为什么?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最主要以后要记住,不可以随便地去骂人的。

所以修行在于改变自己。拜佛念经,是改变自己的一种方便。我觉得也是一种享受。如果你真正能够用上心,实在也是一些大德说的:“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享受,而是高级的享受。”

人家说世间的书,开卷有益。佛法的书,更是不可说了。你去读每一句话,都能从里面出生无量的意。所以这个时候才能体会到《普贤行愿品》里说的:“尔时普贤菩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你看十方三世这么多的佛,多长多长时间都没办法把佛的功德说尽,佛实在太伟大了!伟大这个字眼,还不能来形容佛陀的,佛的功德,更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的。

这么好的佛法,我们为什么还要闹烦恼呢!所以,生烦恼者,自缚自害。在修行当中,不管你会不会修行,你每天先生上一个欢喜心:我好乐佛法,哎呀,佛法实在太好了!我保证你就因为这个欢喜心,绝对不会堕落。你要是每天:哎呀,愁死我了!哎呀,看到这个也不顺眼,又让我做这个了……什么事情都和你是排斥的,心里头,和一切都是作对的。尽管你把门关住,读经拜佛,也很难超生。所以临命终的那一念,实在需要我们平常来锻炼。

一定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我就一个人去修去吧!”实在需要在大众当中互相碰撞,互相磨练。所以有些同学问我:“师父,怎么看见你总是高高兴兴的?”我是高高兴兴的,我没有发现我什么高兴不高兴。但是我有种特性,我不怕困难,而且我要是没有违缘,就很害怕的。为什么?害怕自己生出来骄恣的心。所以我觉得,种种的不如意,都是警觉自己的:你还很差,福报不够,业障深重……

希望大家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多受点打击,打击受够了,就会想到“知苦思断集,慕灭来修道”的。大家能体会就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

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最适合我

虽然同样是学佛,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宗派,...

怎样修六波罗蜜

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说不如行

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

为何要用别人的福报优点,来虐待自己

我们为什么会不肯随喜功德呢?最主要就是心里有嫉妒的...

如何善巧对待他人过失

什么叫不观过 网友:是只看对方优点忽略缺点还是把对方...

从六度看人生

佛法的修学不是孤立的,俗话说佛法不离世间法,这也充...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

怎样化解亲情之间的矛盾

1、问:法师,长辈做错了事,怎么和他们讲道理又不至...

用本来无一物来对治烦恼

禅宗一个很关键的传承,是五祖传到六祖,因为禅宗之前...

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否也算修行呢

网友:师父,如果一直观过,没法融入团队,而且很多东...

生命只是一团泥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目录 : 序言 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第二难,富贵学道难...

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

问: 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