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大愿心》

圣严法师  2010/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愿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标以及矢志实现这些目标的精神。佛法是一条自我转化的道路,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不会有方向感。即使对修行深具信心,而且愿意克尽全力修行,但没有正确的目标,就有可能只是在转圈圈,甚至向后退。这也是必须发大愿的的第一个重要理由:清楚认定想寻求的是什么,并把目光紧紧钉在它上面。发大愿的第二个理由是帮助自己克服自私。这有益于克服对小我的执著,因为这种执著,会让我们无法产生任何正面的转化。长远来说,我们发大愿也不是为了自己而发,而是为了众生的福祉而发,为了让世界 越来越圆满而发。

释迦牟尼会成为佛,是因为他看见所有生命都为生、老、病、死之苦所困,也看到在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现象。他体认到,所有生死的特征都是「苦」。在他看来,如何帮助其它生命从“苦”中解脱,是绝对关键的问题。正是这个信念让他最终成为佛的。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太子的身分,把生命奉献于寻找解决这个普遍问题的答案。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发愿离开家人,过出家人的生活。经过多年修行后,他终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果释迦牟尼修道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话,那他在得解脱以后,就不会再费事去弘法了。但他却继续留在世间,把“道”传播给其它人,而他的教诲一直流传到今天。

从表层来看,追求开悟似乎是自我中心的:「我想要开悟;我想要解脱。」然而正确的理解是,开悟和解脱都无涉这个狭隘而自私的「我」。 即使是「大我」,也是以利他主义和关怀世界福祉为特征的。 这样开悟的境界才能更进一步,因为只有在完全放下自我,体认到「无我」、「无心」的真理时,一个人才有可能达到开悟。如果我们不愿意抛弃小我,开悟乃是不可得的。大愿可以把一个人从小我带到大我,再带到无我的门外。正因为如此,所有发心求证佛果的菩萨,都会在一开始就发下大愿。这种发大愿的行为,被称为「发菩提心」。「菩提」指的是无上正等正觉,而「发菩提心」指的就是发心体证无上正等正觉。

菩萨所发的大愿,一般被归纳为佛门中人每天所持诵的「四弘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第一个愿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心只想着要帮助别人,你自己的烦恼自然会减少;如果一心只想要造福他人,自然会努力去学习可以造福他人的所有法门;而如果坚持利益众生,直到自我的烦恼除尽为止,众生也将随著一起消失不见。之后,就一定会达到佛果,因为此时再也没有烦恼与自我,也没有需要你去救渡的众生。所有的佛与菩萨,以及任何誓愿要行大乘道路的人,每天都会发此四大弘愿。当然,这些目标都不是能快速达成的,但我们却可以透过发下这些愿,让自己获得大力量,愿的力量可以引领我们向前,因为它们总是在我们前面的。

除了四弘誓愿以外,发一些「别愿」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人们不愿发愿,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到。当然,一个人是不应该轻易发愿的,不过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到而完全不发愿,也是错误的态度。正因为我们的软弱和容易跌倒,所以更应该常常发愿。透过发愿,可以唤起对抗软弱的力量,继续前进;没有愿的话,哪里都去不了。

我常常劝学生,走向打坐的蒲团时,应该发愿克尽所能将打坐做到最好。当打坐的情况很好时,你没有必要拿出这个愿来提醒自己,但如果精力消退、情绪波动或身体出现疼痛时,誓愿将是集中心念的有效工具。很多人发愿:愿在铃声响起前一动也不动;有一些人更是发愿:要连续打坐两或三节的时间,绝不动也不站起来,但随著脚开始酸麻胀痛,心念就无法专注,最后只好放弃。这是否表示从此在打坐前都不该发愿了呢?不对,一个人应该告诉自己:「这一次我失败了,但下一次还会再发同一个愿,并表现得更好。」如果每次打坐都发这样的愿,那每打坐一次,疼痛的情况就会改善一点,信心与力量将会有所增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怎样的佛号才能产生往生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学菩萨精神,走菩萨路

既然要学菩萨精神,走菩萨的道路,就必须时时立下善的...

愿不切,行不深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

舍利弗尊者得聪明利智的因缘

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尽烦恼,证得阿...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圣严法师《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

新春祈福要念哪些经咒才好

一、新春祈福:佛号咒语 1、十法界万咒之王:南无阿弥...

星云大师《佛学的组织法》

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 壹 前言 释尊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世...

佛学常见辞汇(二画)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

【推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问: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大安法师答: 你这...

妙祥法师:看破病苦好修道

人这一生不可能没有病,作为谁来讲都有病苦。我们从出...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

夏天吃黄瓜的13个理由

夏季,在时蔬里,西红柿和黄瓜开始以鲜称霸,很多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