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大安法师  2020/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要研读?具体一点,好吗?如果要深入经藏,请问哪个版本的大藏经更加精确?三藏十二部,阅读顺序应该怎样确定?

大安法师答:阅读净土宗的书目,还主要是以净土五经一论以及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主。那么五经一论,我们对它的原文要了解,要熟悉。所以你要读诵啊,书写呀,礼拜呀,用这些方式先熟悉。然后对这个五经一论重要的注疏,你得要去研究。

比如《阿弥陀经》有三个注疏,你得要深入: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幽溪大师的《圆中钞》。你把这三个注解搞熟悉了,等于你对《阿弥陀经》有一个比较系统深入的了解。

对《无量寿经》你得要了解,以康僧铠的本子为主,同时对五种原译本也得要熟悉;然后研读一下隋朝慧远大师的《无量寿经义疏》这个本子。对《往生论》你要了解,就得了解一下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观无量寿佛经》,就得要研读一下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那么这些,你得要深入,要熟悉。

那么对祖师的著作,像善导大师、永明延寿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截流大师、省庵大师,尤其是我们第十三代祖师的《印光法师文钞》,这些书籍——祖师的著作,你要反复去读。还有《净土十要》。如果再加上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更扩大一点——《华严疏钞》、《大智度论》,这些大经、大论读一下的话,那么你要去了解这些,都要用十年、八年的时间。所以你现在不要贪得太多。先在净土宗这个范围当中,你不断的——花上十年、八年的时间——来给它融会贯通。然后再了解一下其他宗门、教下——通途的法门。

不要一下子什么都看。什么都看,就像猴子抓苞米一样:很想抓一大堆,可能最后一个都抓不住一样。所以还是:你修净土法门,不仅在行上一门深入,在解上都必须一门深入。否则你首先看到的通途经论太多的话,反而会妨碍对净土法门信愿的确立。

因为它跟通途教理,有不共的地方。你先入之见,就把通途教理的衡量来评价净土法门,常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一定要对净土法门不可思议的这种本质要领,产生深切的信愿之后,确然不拔,不受其他宗派的影响动摇的时候,你才可以看点其他通途法门的经论。

那么《大藏经》:实际上这个时代能够发心阅《大藏经》,也是了不起啦。但不一定人人都要这样去作。如果你修净土法门,你阅读《大藏经》,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想作一个大通家吗?你作个大通家,如果对净土法门没有产生深信切愿,你以通家的身份还是解决不了生死啊!

我们学佛了生脱死,才是我们最迫切的一个目标哇!《大藏经》无非是诠释戒、定、慧。那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具足着戒、定、慧三无漏学,菩萨的六度万行。六字大经王啊!

所以我想:我们不要贪多嚼不烂。但万一你有因缘去读《大藏经》,建议你:蕅益大师作过一个《阅藏知津》,按照蕅益大师阅藏的线索,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可能蕅益大师有两次阅藏的经历,有三次阅律藏的经历,他有一些好的经验让我们避免走些弯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门的教学艺术(图)

如果我们懂得佛门的表法意义,你在寺院里面走一圈,整...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

达真堪布:在顺境当中要注意什么

当我们遇到一些顺境,或者一些世间的利益和福报的时候...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僧伽

圆瑛大师是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领袖,值得我们...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选摘

因为佛法这种东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问: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济群法师答: 关键是你的认...

持名为往生正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愿罪业悉消灭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至诚才能感通啊!如果带着虚...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

害人就是害己

从前有一个愚痴的人,因为他和别人有仇,所以常常要想...

信佛的人是否都比较穷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信基督的好像都比较富,信佛的...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为什么偷盗与赌博会导致来生贫穷的报应

问: 为什么偷盗、赌钱会感到来生贫穷的报应。 答:...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

爱护生命就是爱护我们的心

生活各方面对于我们修行的往生大业,都有着不可思议的...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

多吃红薯有6个好处

甘薯(红薯)的营养价值超乎想象。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