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信佛的人是否都比较穷

嘎玛仁波切  2016/03/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信佛的人是否都比较穷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信基督的好像都比较富,信佛的好像都比较穷。当然不是这样了,从古至今,很多高僧大德都是皇族权贵出身。伟大的释迦摩尼佛出家前是悉达多王子,把戒律传到西藏的静命大师是王子,莲花生大师是王子,阿底峡尊者是王子,大乘佛教的鼻祖龙树大师和寂天大师,两位都是出身婆罗门,婆罗门在当时被认为是比皇族更高贵的种姓。他们都体悟到:世间的财富、名利,无法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唯有佛法,才是对治身心和轮回之苦的妙药。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盛行时期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是最上层的皇帝权贵去信佛、学佛,然后带动百姓信佛。只不过,皇帝权贵那时有机会听闻高僧大德讲经说法,并进行实修,而广大的黎民百姓则以效仿和追随为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因为并不能究竟地闻思修佛法,而诞生沿袭了不少民间信仰的形式与方式。

人们普遍发现,佛教盛行时代基本都是太平时代,印度最强盛的时期,孔雀王朝初期就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区域。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全民信佛,最鼎盛时,除了印度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帝国版图。那时印度的版图,是现在的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一直到伊朗边上的广大地区。阿育王还派人到达中国,中国现在很多地方都有阿育王塔,甚至像印度尼西亚这些地方,现在都有阿育王塔,他们派出众多僧人去往世界各地传播佛教,传播太平,传播和平的思想。

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高知识、高学历、高能力的人信仰佛教,并追随具德上师系统地闻思修佛法,以前佛教给人的印象都是老年人学佛居多,天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徒因为崇尚节俭,乐善好施,知足常乐,不浪费自己的福报,反对奢侈浪费,多在以身作则传播简朴之风,而这并不代表他们会“穷”。事实上,佛教徒不仅不穷,内心尤其富贵,通过学佛可以让我们变成身心安乐的真正富豪,不仅是世俗人所认定的“富”,还要从内心升华成 “贵”。因不断节约福报、累积福报而“富”,因无私奉献、大慈大悲而“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失去了捞钱的机会,这些人真有智慧吗

问: 在这个没有钱万万不能的商品社会,一个人如果有...

时时刻刻多用心

「用心」对修行者而言是多么重要啊!「用心」虽然只是...

扫地的功德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推荐】两个人生气时,心的距离是很远的

有一天一个有智慧的老师问他的学生:为什么人生气时说...

唤醒沉睡的心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阵儿...

海涛法师《心灵的网站》

曾经有外道问佛说什么法?佛以「我说缘起」,「我论因...

心理衰老的十大表现

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

当知杀生须还命债

平时人死了埋在坟墓里,吃荤的人把大鱼大肉吃到肚子里...

说一句「我错了」

「我错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人...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 言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

学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现在有人以时尚佛教作为噱头吸引眼球。其实,佛教的时...

慧律法师《熏染佛心》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

净慧法师寄语2012

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

真正的自由-圣严法师与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的对话

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点:法鼓山台北安和...

弘一大师与太虚大师的法缘

弘一早年是才子,中年是艺术家、教师,晚年是一代高僧...

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师应邀讲戒律,他讲得标题是...

济群法师《正信与迷信》

引言: 新年伊始,名为西园茶事的一间茶室,在苏州西...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佛说须赖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

如何让财布施也具足六度

六度中的每一度又具足六度,并以法布施为例作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