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如何去烦恼,得心安》

圣严法师  2010/10/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人长,一天走的路,看的书、写的文章,一天的任何生产都比过去增加很多,不过还是觉得时间不够分配,不够使用。

现代人所用的各式各样工具也都非常便利,速度却快得让人非常紧张,不仅为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也为周遭的环境及相关的人带来困扰。

现代人的空间感与古人也不一样。过去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不容易的事,现代人搭乘飞机,几千里路、几万里路,一下子就到了。虽然个人的伸展空间比过去宽广,生活、生存的范围也比过去大,压迫感却比过去沈重许多。

采菊东篱下却不见南山

过去的人种种田,抬头一望,远山含笑、心旷神怡,故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几朵篱笆边的花、抬头看看南山,非常地悠闲、自在、愉快。现代人即使在家里种满了花,却少了那份对自然的认知,和从自然环境中体验到的自在与乐趣。

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文明的社会,改善了饮食的习惯,也改善了医疗的环境。但是这些科技、医疗设备所带来的便利,真的能让现代人完完全全地感受到幸福吗?

过去的灾害大都是天然的,现在的灾害则有很多是人为的。过去的气温、风和雨,跟人为无关,现在的冷、热,却都跟人为的干扰有很大的关系,象是臭氧层的破坏就是人为的。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宁静感和安全感 越来越少,很容易就觉得烦闷、困扰,随时随地都承受着压力。

现代人终日忙碌、缺乏安全感,原因何在?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警察,没有制度,更不是没有法令,而是失去身心的平衡。我们应该用制度、用科技来帮助我们改善环境,结果却让我们好像骑在老虎背上, 越往前走,危险越多,安全感越少。危险越多,非得冒险不可;安全感越少,非得拚命追求安全不可。越追求安全,安全的程度越低,这不是悲观,是事实。

许多人过得很不快乐、过得茫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烦恼。如何在现代这个社会,让自己心理平衡,减少一些烦恼,生活得轻松自在?首先要‘安心’。

会失去的就安心让它失去

要如何安心?第一、要能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虽是古人说的,如今还是很有用处。事实上,人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因而造成自己的忙碌、紧张,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压迫感。如果我们能够尽自己的力,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能够得多少就得多少。这不是说应该得到的不要,而是不应该得到的,或明明知道目前得不到的,就不要执着一定要拥有;或明明知道非要取这样的态度来生活,就会快乐一点。

知足并不等于放弃生存的权利,也不等于放弃工作的责任,更不等于放弃努力进步的机会,而是顺应自然、适应社会,因应所处的环境,那么,生活大概不会有太多无奈和痛苦。

第二,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有安全感,因为心外没有安全的空间,也没有安全的时间,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保障。譬如要出门时,为了交通安全,买个保险,是安全还是不安全?明明知道不安全,才需要有各种的保险,顾虑一旦遭遇意外,可以得到医疗的补偿;万一不幸死亡,家属也能得到保险金,不至于立即陷入窘境。

安住当下的心

其实,生活要踏实,唯有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居安思危,心中随时预备着,不安全的事会发生是正常的事。当然不发生最好,一旦发生了,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不要指望我们的环境会给我们安全,也不指望他人来保障我们。唯有自我追求内心的平安,比向外追求安全更可靠。若能时刻安住于现在的时间与空间,我们的心就更容易安定踏实。

第三,心中要有所寄托。这个寄托不是金钱、地位、名望等向外追求的东西,而是由自己内心创造出来的,如兴趣或信仰。有兴趣、信仰时,不管任何时候,心比较不会浮动,不会觉得无奈,无助。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例如文学、艺术、运动等,选择自己比较契合的项目来培养。任何一种兴趣都可能被培养起来。兴趣可让自己在无聊的时候、在无助的时候,过得舒适踏实。万一真的一无所有,自己的兴趣还在。

搜集古董、邮票、硬币、银币等,虽也被称为兴趣,但这种兴趣是占有的满足。拥有的时候,觉得快乐;拥有之后,又想要更多。内心贪得无厌,永远无法满足,也不能从中获得安定的喜悦。

奉献也是一种兴趣

兴趣不一定是有形的东西,譬如利用闲暇时间当义工或志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洗洗衣服,打扫厕所、清理环境等。这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奉献自己来寻求内心的满足及充实。像这种助人的兴趣培养起来,对自己的安心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一种寄托是信仰,是思想的,尤其是宗教的信仰。不管信什么宗教都一样,有一个宗教的信仰,是我们最终、最实际的归属。有宗教信仰的人,对死亡、对危险,不会有莫名奇妙的恐惧。譬如信神的人,认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轮到我倒霉时,任凭我如何担心也没有用。如果信佛,则认为这是因果报应,因果没有轮到我,不需要担心,因为根本没有事,如果轮到我,担心也没有用,我又何必担心?对于死亡,信神的人说很好,可回归天国;信佛的人也说很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此,有宗教信仰的人,对于危险、恐惧、不安这种情绪,可以减少很多。在中国人的环境里,因为儒家背景的关系,对于宗教信仰比较淡漠一点。但是,能培养出像孔子那样伟大的思想修养,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关系,他本身就是一个宗教。如果尚未到达那种层次,人还是需要宗教信仰,让我们能够减少一点烦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问: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

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吗

问: 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

被「鬼压身」该怎么办

问: 弟子现在每天都在念佛、诵经,但隔三岔五就会有...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推荐】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问: 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

【推荐】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自杀到底算不算杀生? 答:算。用自己的意志、自...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圣严法师:有钱是福报,无钱是智慧

有位居士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师父,现在我学佛已有两...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济群法师:忏悔是人生的清洗剂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们要念好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

漂泊里有最美的相逢

行走在茫茫的路上,永远都不会知道,未知的前方会有怎...

销售行业不免要打妄语,怎么受五戒

问: 我是销售医疗器械的,利润大,有时不免要打妄语...

唤醒自己的27句人生格言

1、有些事情,可以改变,我们就要尽力把它们往好的方...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

幸福离我们并不远

下班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超市门口,看到一个小男孩正...

念佛消业障出家获新生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

与敌人做朋友

曾看过一则故事,美国的林肯总统在选举前,到参议院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