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智谕法师  2013/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阿弥陀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蒙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就知道,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非常地重要。如果念到一心不乱,可以说得到念佛三昧。

蕅益大师作弥陀要解,弥陀要解上说,上根人一天可以得一心不乱。钝根人七天可以得一心不乱;上根人能保持七天一心不乱,钝根人也可以保持一天一心不乱。大家打佛七,念到这个程度,就算你有成就了。

其实,一心不乱的涵义,很深很细。一心想念阿弥陀佛,愿见阿弥陀佛,自然欣往西方;不被六尘缘影所乱,自然就是厌离娑婆。凡夫修一心不乱,就要从“欣往西方、厌离娑婆”着手。欣往西方,合乎于道灭二谛,厌离娑婆就合乎于苦集二谛。所以求一心不乱,叫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大家不要认为这个样子是着相。欣往西方,厌离娑婆,实在就是行依小学的作为。

根据佛所说的经,一心不乱有很多层次,弥陀要解仅仅根据阿弥陀经七天念佛而说。别的经又说十念往生、三念往生、一念往生。往生自然须要一心不乱,十念、三念、一念一心不乱,它约临命终时最后一念而说。临命终时最后十念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如果不能十念,临命终时,最后三念一心不乱,也得往生;必要的时候,一念也得往生。我们就知道,如果不得一心不乱,不能往生。不得一心,不往生,不欣往西方;被六尘缘影所乱,不能厌离娑婆。

大家不要认为一心不乱特别难,当然是,要时间久了,一生一心不乱,那很难。说起来,众生皆有一心不乱,不过在众生的时候,一心不乱非常羸劣。在众生位上,一心不乱就是率尔心,这个时候,没有寻求、没有决定、没有染净。短暂时间可以的,如果时间长久,一定有寻求、决定、染净。

一心欣往西方,就是往生的心切;不被六尘缘影所乱,就是死离娑婆的心切。所以念佛人要“生死心切”。生心切,就是往生的心切;死心切,就是厌离娑婆的心切。所以大家不要对娑婆生贪恋心,也不要执着理而误事。认为:“生死心切,好像是着相。佛说无生,我们为什么说生的心切呢?佛说无灭,我们为什么说死的心切呢?”不生不灭那是约真谛说,真谛随缘就是俗谛,俗谛就有生有灭。从俗谛会到真谛,叫生而无生、灭而无灭;从真谛会到俗谛,无生而生、无灭而灭。大家千万不可执理废事,高深的理论,你可以不懂,念佛的时候,生死心切,你应该知道。

小乘固然说四谛──苦集灭道,苦集灭道虽然是小乘修,我们行依小学。小乘和大乘没有分别的。四谛法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六度。怎么知道呢?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实相法,声闻乘把它听成苦集灭道,缘觉乘把它听成十二因缘,大乘人把它解为六度。唯有佛知道,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是真谛;实相无不相,就不妨碍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

今天佛七第七天,大家打完佛七就要回家了。要想修一心不乱的办法,就要长久念佛,多念佛。尽此一报身,求生极乐国。长时间念佛是按无量寿经所说,一念三念十念七天念佛是其它的经所说。不管它一念、三念、十念、一天、七天、一生,只要一心不乱就是一样。可是要知道,一念、三念、十念一心不乱,是从长久念佛来的。如果长时间念佛,慢慢地一定可以得到一心不乱。要得一心不乱,必须欣往西方厌离娑婆。所以大家回家以后要长时念佛,这就是修习念佛三昧。

大家千万不可贪恋娑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当你念久了,散乱心自然就没有了

如何净心寡欲?多念圣号。刚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

念佛人的气质

念佛人从容、镇静、神定气闲、随缘度日,远离颠倒梦想...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

生活中的最佳食物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你的饮食习惯,天平的...

上香拜佛皆是道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要给大家讲一下拜佛这个事儿。之...

佛说吃肉的果报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第八》: 大慧。菩萨摩诃萨。...

六根与六尘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

精神的追求,将让你变成一个贵族

人的幸福感完全来源于心灵的充实,也就是说外在物质的...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问: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净界法师答: 一个加...

证严法师:福报的来源

有钱时不必得意,没钱时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财至,福...

熏习的好处,我是自己证明的

《大乘起信论》讲熏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

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追求的太多

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拥有得太少,总是感觉自己压抑、失...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