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大安法师  2013/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行人来说,却是法身慧命诞生的辉煌时刻,庆快生平,何戚之有?

现代医学基于对死亡不可避免与人性的关爱,已经发展出一特殊部门——临终关怀(Hospice安宁照顾、善终服务)。临终关怀需要众多的医疗设备及其它硬件设施,但其精髓却在对临终者灵性的关怀和照顾,俾令临终病人获得死亡高品质,即尊严死与安详死,让临终者在精神上、心理上无牵挂、无恐惧、无忧虑。在现今所有临终关怀中,净宗念佛法门应属最殊胜的。信愿持名能令病患带着美好的微笑离开人世,安乐地告别此业报身,获得净土莲华化生的金刚法性身,文成印坏,妙德难思。

吾人了知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就应当直面死亡。今生幸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脱免生死轮回之剧苦,获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勉病患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其助念。其助念方法,依印祖开示,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想。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念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往生西方之份。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若病患尚未到命终断气时,当分班念。每班限定几人。一班出声念,一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如是循环,终而复始。若病人将断气,宜两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至八小时。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其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彼生悲戚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捏之痛,痛则生瞋心,多堕毒类。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又不可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以免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

助念亦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助念者必须认真负责,切不可敷衍了事。到病人家中去助念,应召集家属说明临终助念的重要性,要他们服从助念者的指导。

第二,助念者对病人态度要诚恳,说话平和,使病人生欢喜心。为此,首先要赞美病人平日的善行;其次,用各种善巧方便,使病人心生安乐,生起求生西方的正信。助念者要把病人当作亲人,效果更好。

第三,助念者除对病人讲开示外,其余一切话都不准谈,更不许一切人在病房中聊天,以免病人分心,忘失正念。如家属能助念最好,不然应离开病房,以免病人发生情念,妨碍正念。

第四,念佛时,可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也可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念的音调高低、快慢,应先征求病人的意见。如果病人不会讲话,念就不能太紧,也不可太慢,而要句句分明,字字清晰。

第五,当病人出现“回光返照”时,仍应继续助念,以免前功尽弃。如病人刚断气或已断气一些时候,助念者才到,这时助念者应先向病人高声说:“某某某,你过去所有的善情恶事统统不要去回忆想念,家中子孙、财产统统应放下,要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帮助你念佛,你要专心听。”重复两遍。开示过后,随即助念。开示法语,总以病人全身心皈投阿弥陀佛为主,盛赞佛的慈悲愿力,劝勉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寿未尽,即会速好;若世寿已尽,即往生西方。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愈,若寿尽,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寿未尽,则速得痊愈。若起别的念头,当自责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种念头,坏我大事?如是心行,自可速得往生之大利。

莲友如法助念,必能助成临终者往生净土。帮助一人往生净土,便等于成就一众生成佛,何庆如之?愿诸仁者各自勉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每天念佛,往生迷糊怎么办

问: 我每天都在念佛,但是往生的时候迷糊了怎么办?...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往生的筹码

在一刹那当中,如果你能想到阿弥陀佛,想到极乐世界,...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一得往生,烦恼恶业就彻底消灭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

海涛法师:智慧箴言

1.爱因斯坦说:「爱是比责任感更好的老师。」 2.德雷...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

三季人的故事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推荐】一位煤老板的因果报应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

一个家族的兴败就看这三个地方

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

杀食动物是补身的妙药?

1997年,我去桂林观光,看了秀丽的漓江山水。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