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慈舟法师  2013/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心,而心即佛故。然心又有何功德呢?心有觉悟之功德,我辈众生心迷,故无功德。然众生本有功德与诸佛之功德不差毫厘。佛之功德也是由众生发菩提心而成就的。不说在家居士未专学佛法,就是专学佛法的出家人,还有领会不过这意思来的。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应常作如是观,否则难觉悟。

释迦佛令我等众生念阿弥陀佛,究竟阿弥陀佛是何处来的呢?可以说是我们心中所化的,释迦佛化的。约化身说,才有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释迦佛,阿弥陀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佛互为主伴,提起一佛为主,余佛皆伴。主为能化,伴为所化,佛佛道同。又阿弥陀佛及释迦佛,皆毗卢遮那佛所化。毗卢遮那佛即性,报佛即相。法报不分,故起化用,可化现一切诸佛。以上所讲皆是有根据的。常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还同魔说。”

华严经云:“一华藏世界海即一佛之报土,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为一世界种,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为一华藏世界。”乃毗卢遮那佛之报土,此去西方十万亿佛土,较十不可说刹尘数,不过一篑土微尘而已。故古人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普通人只知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为富贵之极。然佛是富有华藏世界,贵为九界独尊。一华藏世界中,东方有无数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皆为一毗卢遮那佛之报土。故一华藏世界,即有一毗卢遮那佛,其中无穷世界皆有此身,然此无穷世界皆一佛所化,故无二体。如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者。”毗卢遮那佛即众生法身。而毗卢遮那佛是已成之佛,在众生心中现;众生是未成之佛,在佛心中现。虽说诸佛乃众生心中所现,而众生不知,因众生无始劫来在迷故。

凡圣无别法,唯一心之迷悟耳!法身是心体,报身是心相,化身是心用。心迷,故体相用皆迷。若一念念佛,可一念悟;念念念佛,念念悟。口虽如此说,心中众生之执著放不下,总觉得佛是我念之佛,为我见所缚;又有你我男女之相,是为人见所缚、众生见及寿者见种种缚著。若能将佛念成自心,则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四相皆空。念佛时如此想,则知万法唯心,但切不可妄自承当,须切实用功。一念念佛一念现,念念念佛念念现。法身报身化身,皆一体一心故。非回光返照念佛不可。念佛报身显自心佛宝,念佛法身显自心法宝,念佛化身显自心僧宝。法宝即法身,佛宝即报身,僧宝即化身故,不要当面错过。

念至无能念所念,亦无身心世界,念即无念。杂念一起,即成障碍。此岂早上念几句,晚上念几句,所能念得成的吗?那怕念上千句万句,念不归一,只能种些许善根而已。此念佛之念应如铁帚一样,扫去一切杂念,虽一时扫不尽,也须减少。约位说,须经十信三贤,你我连十信位都够不上,所以要着力的扫,务必扫清方见太平。

何谓杂念呢?杂念虽多,不出念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等。华严经十地品云:“从初地乃至十地,尚须念念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况凡夫乎?先以铁帚扫粗念,后扫细念。你我要自己检察明白,念佛能不能扫去自己的恩爱牵缠。若扫不了,须生大惭愧,所谓信要真信,愿要切愿,行要实行。若信不真,愿不切,一生到老也不得真实的受用。

念佛的好处,十方诸佛异口同音,尽未来际说,都说不完。故要常靠佛法僧,即念念皈依不舍。你我口中都会说是三宝的弟子,那里肯真实依靠哟!所以总被境转,就是活佛也莫奈我等何。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字字皆给众生下的阿伽陀药,令众生自转自悟。佛与众生只在一迷一悟耳,迷如隔万重山。

孟子曾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推人之所以异于佛也亦几希,岂非只在一迷一悟之间而已。因要转迷还悟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中随依一宝亦足以转烦恼心成清净心,久久自有功效。俗语:“杵头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如有相之法转之,实难转此无相心法,说易即易如反掌,说难亦难如登天。

昔庞居士说:“难哪难,十担油麻树上弹。”庞婆婆说:“易呀易,百草头上西来意。”灵照姑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饥来无念自然吃饭,困来无念自然眠。有念即众生,无念即佛。因有念不了故,念无念之佛以治之。你看倒底是易是难。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如此著力,怎样都是隔靴搔痒。释迦非是生来的释迦,弥勒亦非自然的弥勒,彼即丈夫,我亦尔。说的不相干,父子上山还是各自努力的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菩提心是吸铁石

我们不伤害众生,自己就不容易被众生伤害。你不想受苦...

宣化上人:边修功德边造业

各位想一想,佛在往昔修无量无边的功德,才能成佛。我...

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

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

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

扫地的功德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

求生净土者,亦需发菩提心

佛教中常说的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

文殊菩萨八字最胜威德心咒

文殊八字最胜威德心陀罗尼: 唵 阿尾啰吽 佉左洛 一、...

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缘而发出来的

问: 师父,我想请问一下,我们经常说要发菩提心,那...

一切诸相都从心所造,都是虚幻的

「一念」之道,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心生种种法生,心...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最后的遗言: 我现在要讲的话很重要,妳要记...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一休晒经

一休禅师在比叡山乡下时,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谦卑的力量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没有时间修行,都是借口和谎言

只要用心安排,时间总是会有的,完全看自己是否真的愿...

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

法界最可靠的保险

我曾把在香港办理的缴费11年的保险退了,为的是得到四...

不要用修行来伤你的心

第一点,修行不应该有时间性。 不要把它当工作,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