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2018/07/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台山上去游玩,偶然间发现到神述灵异的事迹,就因为这样,就发心出家了。

出家之后读‘大集经’,但感经中词义太过于深奥,担心大家没办法了解,就开始著手写注解,在写到一半时,患上了气喘病,便到处求医治病。气喘病是很难医好的疾病,因此他感叹说:‘人的一生实在无常,生命是那样的危弱,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会死亡,过去常听人说神仙长命的方法,不如先求成仙长生,再习佛法不迟!’

于是,他到了江南陶隐居术士的住所,恳求传授成仙的方法。陶隐居术士将仙经十卷传授给他。他很高兴获得了这十卷仙术的经卷走上了归途。

到洛阳下游的地方,遇到菩提留支三藏法师。于是他问说:

‘佛法中有没有比这仙经更加殊胜的长生不死之法呢?’

菩提留支法师回答说:‘你所修练的仙术,虽然可使你多活若干年,不过以后命终时毕竟要堕入生死轮回业海中受无尽苦恼,这有什么可贵呢?’

接著留支法师传授‘十六观经’的妙义,使昙鸾明白往生西方净土的殊胜法缘,并且对他说:

‘凡通达此一法门的人,一定能了脱生死轮回苦报,而得寿命无量。这乃是佛家所传长生不死之法。比什么都管用!’

昙鸾大喜过望。立刻把仙经烧掉,就此专心修净土法门。启发了自性智慧光明,更将自己所领悟到的真理也教别人,使许多人广为修持净土法门。

这之后他又特地选了‘净土偈十二首’及龙树菩萨所说偈语,还有‘安乐集’两卷流传世间。魏朝的国王很重视,就赐封‘神鸾’的别号,并颁令居住并州大寺,晚年移居于汾洲空中寺内。

兴和四年的一天晚上,昙鸾在房间里依稀见到一位梵僧对他说:‘我就是龙树,住在西方净土很久了,因为你修学净土的心志和我相同,所以特地和你相见!’

昙鸾心中明白:大概自己归西的因缘已经成熟了,就召集徒众来至跟前,对他们说:‘人的一生劳劳碌碌,没有休止的时日;他日地狱各种痛苦业报,我人心中不可不存恐惧心,九品净土的道业更不可不赶快修持啊!’

接著命徒众们高声唱念‘阿弥陀佛’圣号。自己又向西方虔诚顶礼安然示寂。

那时,寺中的人看到许多莲花、幡旗、幢伞、宝盖等奇妙景象从西方冉冉而来,天空里传来很微妙的天乐声,很久很久才消失。

这奇异的事迹传到朝廷,皇帝并颂圣旨将大师葬在汾西文谷的地方,而且建立碑作为永恒的纪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中阴身阶段会更容易往生吗

问: 现在往往是事先没有准备,发现亡者断气之后才开...

弘一大师的惜福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

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

一个念佛行人,信愿持名,要以求往生作为目的,不能以...

病、死现前时,有何五欲可贪

前段时间,学习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感触颇深。蕅祖云:...

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净土

因其实惭惧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恶业,已经造了,临命终...

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原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

印光大师答缘净居士问

问: 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

一生行善,果然善有善报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萧名蔼堂。他为了生活所困,不...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

被草所缚的比丘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龟裂的泥土路愈来愈炙热,比丘们一...

死神不足信,寿暂不可恃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 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 ...

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我来乐生院,与诸位说法,真可说感想万端。诸位的病苦...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

刘德华:皈依多年,学会放下

刘德华是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天王,但是天王也有自己平...

卧时即有,坐时即无

问: 有和尚问石霜庆诸禅师:听说佛性像虚空,这对不...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前面是讲人,这里讲...

睡眠者,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生命意义在于尽本分,发挥良能

人人都要感恩,珍惜时间与空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还...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