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蕅益大师  2017/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原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哉!

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煅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疾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业因,方如莲出淤泥,超登不退。

倘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须于此十大碍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唯增念佛心,明苦空观,不尤不怨,庶莲萼日滋,称三昧宝王矣。

译文:

十方诸佛、诸宗祖师以及古圣先贤,没有不以逆境作为锻炼的洪炉的。佛所宣说的四圣谛,苦谛放在首位;又称八苦为八师。修行人如果稍存喜好顺境、厌恶逆境之情,其结局终将与夏天的野草一同腐烂而已,如何能像松柏那样亭亭傲立于风霜冰雪之间呢!

美玉不经雕琢不能成器,顽金不经锻冶不能达到精纯。钟不击就不会鸣响,刀不磨就不会锋利。岂有天生的弥勒、自然成佛的释迦?

如果志愿成就圣贤佛祖的德业,必须遭受恶毒谩骂如饮甘露,遭遇横暴困厄如获至宝,这才能称之为身处患难而即于患难中修行,这样才能在此娑婆秽土种植往生西方的正因,方可如莲华出于淤泥,超登净土,入不退转位。

倘若在平日无事时就高谈阔论念佛求生净土,一遇到不如意事,当即就后悔、恼怒、怨恨,我恐怕其人念佛三昧不能成就,往生西方也没有保证。

净业行人应当对此十大碍行一一加以验证,果然在病患时、厄难时,乃至遭受贬抑冤屈时,唯增上念佛求生净土的道心,生起诸法苦、空的慧观,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净土莲蕊日见滋荣,可称深得宝王念佛三昧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一句名号成佛有余,何况世间的福德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由弥陀悲智愿心称性缘起,乃法...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

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为什么十方世界难与极乐世界相媲美

问: 为什么说十方世界的庄严都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庄严...

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网友:法师,我很缺乏自信,如何才能提高呢? 学诚法师...

日落西山忆故乡,急需检点办资粮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一、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

致命的误会

有一个男人总是猜疑身边的亲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自作自受是最公平的因果

这个阿赖耶识,就像我们刚才挂在脖子上的硬盘一样,人...

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

喝酒的过患

在座的出家人和居士,饮酒的人恐怕不一定有,因为我们...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

生死无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来电话,我听她的声音有些异样,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