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行之人要远离凡愚友伴

索达吉堪布  2013/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之人要远离凡愚友伴

想修静虑的人,还要远离凡愚友伴,也就是一味追求今生利益的人。这种人只顾今生,不顾来世,追寻真理的人和他接触以后,就会毁坏道心。如《经律异相》云:“宁入投炭炉,从山投幽谷,生犯七步蛇,不与愚从事。”修行人宁可将自己投入火炉,从悬崖跳下,被七步蛇咬死,也不可与凡愚相处。《入行论·静虑品》对此还有更广泛的描述。

如果帮助利益这些凡愚,反而会受到对方的加害,他们就是这样恩将仇报,无论你怎么做、怎么随顺,都无法合他的心意,很难取悦。如果你超过他,他会心生嫉妒;假设他胜过了你,他又会用尽方法轻蔑藐视你。与这种人不管相处多久,都只会增长罪业,减灭善业,因此,我们一定要远远地避开他们。

那这样会不会犯菩萨戒呢?不会。寂天菩萨的菩萨戒可谓圆满,我想没有人能超过他了,但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反反复复强调:远离凡愚恶人。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能力去接近他们呢?有些人好像很慈悲,“这个坏人可怜,那个坏人可怜”,还故意靠近他们。其实这就像把毒蛇装进怀里,当你被咬死时才会醒悟:“噢,原来对毒蛇不应该生这种‘悲心’。”但那时已后悔晚矣。

因此,如果是求世间法,凡愚也许对你有些帮助。但如果要求解脱、要修行,那一定要远离这些只有损害而毫无助益的人,只有远离了他们,你才能真正得到解脱和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话多心散乱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四大毒蛇

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

人生中的十七不要

1、不要把心中的悲伤与痛苦,告诉任何人,因为对方可...

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问: 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失去了捞钱的机会,这些人真有智慧吗

问: 在这个没有钱万万不能的商品社会,一个人如果有...

吃肉的危险

(一)吃肉易得心脏病 美国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患心脏...

为什么要读诵楞严咒

一、楞严咒是正法的代表,它关系到法运,世界上多一人...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宣化上人:无尽意菩萨名字的含义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得到...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

现代学佛人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

佛陀背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