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不要以感性来修行》

圣严法师  2010/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稳。性格不稳的人,经常会发脾气,而发了脾气之后又常常后悔。有的人生气时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再拜佛。我经常遇到这种人,他们告诉我:‘师父,我信了佛,知道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跟人争吵,可是,还是发脾气,还是骂人。’

最近我到中西部去访问,有一位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告诉我说:‘师父,很奇怪呀!我不能念经,只要上午念经,下午一定跟我太太吵架。’我说:‘这不对呀!你念了经以后,应该有慈悲心才对呀,怎么还会跟太太吵架呢?’

他说:‘师父,我念经的时候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吵架,结果念完以后准会吵架,我怕发生的事,准会发生。’我说:‘你一定不会念经,你是不是一边念经,一边想下午不要吵架,不要发脾气,你如果用这种心态念经,你本身的心情,已经在波动了,这样念完经,火气自然就来了,就会吵架。’

他的太太在旁听了说:‘师父,我先生就是不听我的,我叫他念经的时候身心要放松,他就是不听!’

我告诉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你以后诵经时要心平气和地诵,如果气急败坏地诵念修行,怎会避免情绪化呢?’

上面这个例子,不是菩萨不灵,也不是没有感应,而是本身不会修行,修行的态度有问题,这个留学生以感性来诵经,以感性来修行,修行的结果还是感性的。

人的情绪是需要调剂的,学佛是一种修养,能够使我们心平气和,心平气和以后,自然而然地,理性便会胜于感性。如果时时刻刻为了某种目的而修行,一心只想快点达到目的,这会引生感性的情绪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

学佛要先学会对家人忍辱和慈悲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佛法,每天来皈依的人也很多,...

学佛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作为学佛者,真正要把一个宗派,乃至一本经论学好,都...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

工作和修行如何做到协调

问: 我先生做的是管理工作,压力很重,当他专注佛法...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

圣严法师:为何要皈依三宝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

转苦为乐

人世间有很多人都能够忍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

打坐不是参禅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佛陀的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

轮回与转世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教理中,是将...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

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问: 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答:...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

观一切法都是清净无染的

这依法界观,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净的。你这个观念...

身处逆境时,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恳切,制心一...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