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圣严法师  2010/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如何才能做到“处理后就心无牵挂”呢?

答:放下,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就放不下。

有位法师在公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是跟著一位中年人、一个小孩一起上车的。这小孩是老太太的孙子,老太太就把法师让的位子给了孙子坐。

法师心中嘀咕:“我是看你站得不稳,才让座的。”过了两、三站,那三个人要下车了,老太太转头东张西望,不是找法师,而是找后面一位她认识的年轻人,要他过来坐孙子空出来的位子。

法师心里想:“怎么有这种人啊?我让的位子,你不坐了,应该还给我,至少跟我说声谢谢,竟然还叫别人来坐!”这位法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十多年过去了,他还在讲这个故事,这件事说明了人性自私,非常可怜,但连法师也不见得放得下。

“放下”是事情过了,就不再牵挂,不再影响到自己。

我在美国纽约的禅中心靠近拉丁区,治安不太好,有位女信徒晚上来参加打坐、听经,就在某个转角,两个年轻人靠近她,一个人抢了她的皮包跑了,另一个人还对她说:“里面有什么东西?我去叫他送回来。”结果当然是不会送回来的。

这下子怎么办呢?她慌了,手足无措,只能来找我想办法。我说:“快报警。”

“面对它”,是冷静面对自己被抢劫的事;“接受它”,接受这样的事就是发生了,时光无法倒转;接下来的“处理它”,就是报警。

这位女信徒在这件事之后,再也不敢走被抢劫过的路了,有一、两年晚间都不敢到禅中心。她觉得太危险,不能再去了;万一又遇到歹徒就太可怕了。后来整个区域治安变好,她才又回来参加共修。

事情发生了,有智慧的作法是看清情势,出门尽可能不带贵重的东西,手提包也不要贵气的。采取了必要的改变和处置,能预防的都做了,就是处理了,就应该要克服恐惧,要放下。

“放下它”,并不是从此不再处理,而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尽心尽力去做,但内心不忧虑。忧虑是没有智慧的人,懂得放下,才有智慧,才能自在。

“放下”是事情过了,就不再牵挂,不再影响到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问: 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

如何与慧律法师交流问题

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交流,修行中...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

每天一定要定功课

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 我问老菩萨:一天念多少?...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

圣严法师《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

人际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看不...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们从──...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了凡四训白话篇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

人生有三件大事不能等

人生有三不等,是哪三件大事不能等的呢? 一是贫穷不能...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有一个苦字了得

人世间有很多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无论多么美...

有什么因素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

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好坏,命运究竟能不能改变,有各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