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大安法师谈出家

2013/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安法师谈出家

有一念出家的心,很了不起啊,对发心出家的人表示赞叹。东林寺欢迎四海的弟子来东林寺出家!出家是什么样的资格?没有资格的资格,就是信心。出家一定要有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对因果的信心。有这一念的信心,他才会把出家这个障碍去掉,出家以后他才能够走完出家的道路。要么他没有信心的话,就很麻烦了,就搞得很尴尬。等下一旦他贸然的出家了,出家的日子,你也不要把它看得什么很享受,出家不好过的,每天早上三点半起床,冬天也一样。一年365天,都是过着很机械的生活,古佛青灯,他没有丰富多彩。如果你没有相当的信心,没有相当的耐得住寂寞的这样心性,这个日子很难过。

原来我们住在山上,很多比丘,住了一段时间,他总得想个理由要下山,下山去买点东西啊,或者感冒了去看点病。为什么?呆得太久了不行了,赶紧要到街面上看一看,平衡一下。但是如果他有信心,他能够在寂寞当中,得到充实、得到安乐,哎呀,这个出家就太愉快了!所以为什么要谈信心的问题,而尤其是现在出家,是末法时代出家,你也不要带着非常理想化的眼光看教内,这个盛唐之际都是龙蛇混杂更何况现代,所以出家要抱着什么信心,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哪怕教内种种不如意,都天天看得到,就由于我对弥陀还没有失去信心,我都把出家的道路走下去。如果你要看,我看到的现象怎么样来决定我是不是走下去,那你就烦恼了,怎么这个人那样啊,那个人那样啊。是啊,因为毕竟在任何的道场,我们要看好的一面。你老是看阴暗的一面那就麻烦了,他就走不下去了,所以这个时代出家要有很充足的心理准备。

印祖在生前并不是很赞成人贸然出家,甚至很大程度劝人不要出家,你就在家里好好念佛求生净土。但印祖对有出家素质的人又非常赞叹,所以印祖提出出家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赋。他出家真的是好心出家,而且有素质来荷担如来家业。如果搞得生活受到挫折,失业了,没饭吃了,到佛门混一口饭吃,这个就不好了。所以谈资格和条件,说他很高,他的资格条件会很高。说他低,也没有什么条件。

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东林寺作为十方丛林,祖庭道场,秉承慧远大师遗风,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不断有净信男子前来出家。东林祖庭为培养优秀合格的出家人,特地为发心出家的净人和已经剃度的沙弥开办了沙弥童蒙养正班。白天沙弥和净人在各个部门干活,学习各个岗位的规矩,每天晚上上课,学习戒律、佛学基础、净土课程,学习敲打法器以及念佛。

大安法师首先赞叹大家能够在这个时代发心出家,说明大家累生累世的善根和因缘成熟了,大家总体上的素质都比较高。作为一名沙弥或净人,既然已经发心出家,就要改变自己原来的不良习气,适应丛林的生活,碰到不如意的事,要调整自己的观点。多干活,发心为常住做事,为他人服务,积累福报,培福载道。干活不要挑剔,常住安排什么就干什么,越是不愿干的事情,越要去干,以此逐步破除自己的我执。古来有成就的大德,在沙弥或净人期间,都很发心干活。

古时候,很多寺院要求净人做一年以上,才能剃度出家的,沙弥是要求至少做三年以上,才可以求授比丘具足戒。在东林寺剃度至少要做净人半年,沙弥要求做一年半并且表现良好才可以求授比丘具足戒,实际上,净人和沙弥做的时间越长,对调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越有帮助。每次在剃度前,我们都会开会讨论哪些净人可以剃度,哪些暂时还不能够剃度,暂时还不能剃度的不要着急,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要走人,那以后出家生活中遇到更大的困难又怎么对待和处理呢?

大安法师语重心长地劝勉道,出家是要荷当如来家业的,弘法利生是出家人的本分事,大家要发菩提心,心里要想着众生,当今佛教,僧才特别缺乏,希望大家发广大慈悲心,以此作为学习和修行的动力机制,要有持戒意识,和自己的烦恼习气作斗争,人征服外界容易,而征服自己却不容易,虽然如此,大家应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在做净人和沙弥期间,好好磨练,调柔自己的心性。

大安法师还鼓励大家多学习,反复读诵净土五经一论,多看净土宗历代祖师的著作,对佛言祖语要有深刻的把握,学习戒律,学习通途教理。现代众生分别念很重,知见很多,要想度化他们,自己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广阔的知识背景,顺应众生的根基,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除了为常住干活和学习经教,还要坚持每日坚持念一定数量的佛号,如子忆母地持念佛号,培养对佛号的好乐,渐渐地就能够在念佛过程中,感觉到轻安和法喜。

大安法师还特别强调了大家一定要持戒,根本戒坚决不可违犯,如果犯了戒,自己曾经修行所获得的一点功德将会被磨灭殆尽,心理还会有深重的心理负担,即使瞒得了别人,但是瞒不了自己的心和天地鬼神,而且破了戒的人,在外相上也会逐渐显现出来,所以一定要严格持戒。年青人刚出家,可能最大的烦恼就是淫欲心,大家要多看因果和戒律方面的书籍,修行不净观,多读净土经典,熟悉极乐世界的庄严,不断熏习。出家要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原来熟悉的那些五欲六尘,烦恼习气,要逐渐克服,渐渐就生疏了,对于出家的丛林生活,早起晚睡,对于持戒、念佛、诵经等要逐渐熟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出家的资格和条件

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

传喜法师简介与出家因缘

传喜法师简介 释净庆,字号传喜,一九六七年生于上海...

真假出家人

什么叫沙门?沙门翻咱们华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

宏海法师:佛说吉祥经

好,各位大觉佛子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我们2018年...

娑婆跟极乐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还要取舍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

走出心灵的雾霾

我们每天外出,都免不了身陷污染之中。灰尘的污染、雾...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为你的朋友,我也觉得与有...

大龄的剩男剩女,如何找到好姻缘

问: 如今的社会,大部分剩下,大龄剩男、剩女越来越...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

为何现代人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问∶ 为何现代人罹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慧律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