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大安法师  2013/12/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上来说,就是信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信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种两土苦乐的对比,要相信,相信这个世间是苦,就会产生厌离心;相信极乐世界是乐,就会产生欣求心。这是从两土的苦乐去相信,然后从自己的根机和对佛力的相信。

信机就是信我现在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靠着自己的力量断烦恼,证真常,要有自知之明。这是从善导大师到印光大师一直强调的,不能自负。往往一般的人总认为自己了不起,一修行他就目空一切,认为自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是没有对自己的业力做冷峻解剖的结果。因此祖师传达这个话,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断烦恼的,不能了生脱死的。我们要这样相信,通身都是业力,通身都是业力的众生,既然自力不能解决问题,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就束手待毙了呢?正是有了阿弥陀佛的同体大慈悲心,他观察到我们这些业力凡夫靠自力解决不了问题,他才来帮忙,他才发出四十八大愿,这就有了大誓愿,就是为了救度我们这些自力不能解决生死问题的业力凡夫而发的。

所以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只要相信弥陀愿海,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有求往生净土的心,就能感通弥陀的愿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一定会现前接引,令生西方。这个信,信自己的基和佛的大愿,这两者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个就是愿,我们要发愿,有信就会启发这个愿。愿的本质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从厌离的角度来看,要快速地离开苦难的世间,这个苦世间给它定了个性,娑婆世界都是苦的。哪怕你作大官、发大财、子孙满堂,各方面顺利,他本质上还是苦。为何?你这些荣华富贵都是不长久的,它都是无常的,都是败坏的,你迟早是会死亡的。

就这一点它也代表着本质上的苦,更何况得荣华富贵的人少,处在衣食都没办法解决,种种精神的、情感的、环境的这样逼恼的众生更多。所以三界是火宅、是茅坑、是牢狱,我们要常常作这样的知见,每时每刻想到要出离这样苦难的娑婆世界,这是愿的第一层意思。由出离心,他出离到哪去呢?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清凉池,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才是我们本有的故乡。这个世间都是流浪的客旅,是不值得久留和留念的。

信愿行三资粮的行门,行门是要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里注意,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很多念佛行人,往往在这里没有注意,至诚心、恳切心、如救头燃的心,水中落水呼救的心。只有把这样的心态念出来,才能够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感通,念佛一法是要感应道交,才能产生作用的。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特别强调这四个字,最后往生的时候,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一生最愿意说的一句话。他说:念佛一法并无奇特(并没有奇特),但至诚恳切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印祖留下这句话:它没有什么奇特,你只要至诚恳切去念,没有一个遗留的。莫不——都能够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所以至诚恳切去念,这就是我们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你只要做到这句话,就能带业往生,一次决定成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 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

小孩念佛可以消灾解难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

大安法师列举念佛六大利益

念佛号的种种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为阿弥陀佛大愿之...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念佛之现实利益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

念佛不得力的标准是什么

问: 念佛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得力,因为工作原因,平时...

五逆十恶也能感应道交

为什么这些五逆十恶的人,十声乃至一声佛号就能往生?...

这些病都来自于身见

[坏诸欲堑],这也是一个比喻。堑就是护城河啊,它很...

如何回向给被堕胎的胎儿

问: 如果由于医院检查出了胎儿有畸形,因而犯了堕胎...

【推荐】放生要念什么佛号

问: 放生要念什么佛号? 海涛法师答: 放生除了念七...

济群法师: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问: 对某人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却不由自主地陷入...

念佛人的生活「主心骨」

念佛人很多,却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活得心满意足、欢喜快...

海涛法师《供花的利益与功德》

一、在佛前以虔诚的心奉上新鲜花束,有许多功德: 1...

拥有的越多,痛苦就会更多

现代人永远都在想:如果我的物质条件更好一点,房子大...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传喜法师:修行人的五个助缘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

人生修养的十个字

和 礼之用和为贵,和气生财 遇事做到和谐恰到好处,切...

益西彭措堪布:妄语果报的故事

依照佛经的开示,我们放远目光来观察妄语业对今生后世...

星云大师见闻的一则念佛感应故事

当我执笔写此文时,心中涌起无限的惭愧,我应该向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