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净界法师  2014/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恋娑婆;这是你心中最大的障碍。

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救不了我们?阿弥陀佛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成就这句佛号,把所有的功德摄持在这句佛号,让我们忆持,我们却不能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启发起来?

因为我们思想有障碍--贪恋娑婆--爱不重不生娑婆。所以必须透过观照力,把贪恋娑婆的思想,转成一种欣求极乐的思想。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改变,你念佛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不管你是什么宗派,都不能够否定诸法因缘生的道理,净土宗也不例外。

如果思想不改变,也可以往生,那表示诸法是他生--离开这一念心,有一个外在的主导者在主控我们的生命,这跟上帝的思想就一样了。外道的感应道交是向外攀缘,我的生命是他决定的,我升到天上去、我堕到地狱去,是他人决定的--诸法他生;佛教徒没有这种思想,外道才有这种思想。

佛法告诉我们,诸法因缘生,这是佛教所有宗派的一个共识。那么因缘是什么?就是你的思想。应该怎么样转变我们的思想呢?按经典上学习,必须生起三种观照:

第一个,观照真如:

真如本性在我们心中已经沉睡太久,所以禅宗常说:主人翁啊,赶快醒一醒啊,不能再睡下去了!我们心中,经常是认贼作父,把妄想当做我们的本来面目,其实妄想只是我们过去的造作,所留下一种习气而已。当我们不断的忆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断的忆念本来无一物,妄想自然就会慢慢慢慢消失掉;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的假相,所以当我们不断的观照真如,就能够息灭妄想的力量,这对我们临终的正念是有帮助的。

第二个,观照名号的功德:

一个修净土宗的人,当你佛号现前的时候,要相信阿弥陀佛名号有足够救度的力量;所以你要训练自己,对于名号百分之百的归依,就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净土宗没有百分之九十九,一分之差,也算是失败者。你看蕅益大师谈到信心,要生起真实的信心,印光大师说要生起决定的信愿,为什么要强调真实呢?为什么要强调决定呢?

因为感应道交的关键在这里啊!感应道交跟你念佛的数量没有关系,跟你归依的心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信心的栽培,只有不断的观照,没有其它的方法,佛陀不可能送给我们。透过不断的如理作意,观照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它能够消除灾障、增长福报、增长我们的善根、临终的时候能够感应阿弥陀佛的接引…你不断的生起观照,你就熟了。

每一件事情只要不断的去思惟,就会产生一定的力量,这叫数数熏习,所以透过对名号功德的观照,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佛号,产生坚定的信心。

第三个,对净土庄严的观照:

这个地方有很多人忽略了,我们不要忘记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消业障,而是为了求生净土。净土宗的思考,以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的意思,整个净土的规划是我们想要求生净土,但是我做不到,所以必须靠佛号的帮助。

所以是先有目标才有过程。很多人念佛没有目标,问说念佛为什么,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念佛,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念佛,最后佛号只是成就人天福报,因为没有往生的愿力嘛。

很多人对于净土的庄严非常的陌生,这样怎么产生意乐呢?诸位很多是从国外移民来的,有从台湾过来的、有从中国过来的…你来美国之前,你对美国一无所知,你会来到美国吗?不可能嘛。你一定要思惟美国的功德,经过思惟,才能够突破过去,移民到这个地方来。

改变不是容易的,如果你对净土的庄严非常陌生,对娑婆世界是如此的熟悉,那你来生只有去一个地方,当然是去你熟悉的地方,熟境界嘛。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净土的庄严,慢慢培养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产生往生的愿力。

当生命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过去怎么走已经不重要,因为改变不了过去,往者已矣啊。

佛法是重视未来,来者可追,未来有无量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要透过观照真如、观照名称的功德、观照净土的庄严,来为临终的正念做好准备。这三种准备,你都准备好了,再提起佛号,则当下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问题是你准备好了没有?祂比我们还急,祂的大悲心重嘛。

所以我们应该透过学习,听闻佛法,如理思惟,来修正自己的思想,这时候你再忆念佛号,真实的可以百分之百的感应道交,现世消除灾障,临终往生净土。

其实我们这个课程,主要目的就是做好往生的准备。好,这一段是讲到观察净土的庄严,来启发我们的愿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

正解「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修无常观,破除对今生的爱取

前者思惟生死的过患,是改变对来生的爱取。而这里是改...

关于出离心的误区

许多人对佛教中出离心这个概念存在误解甚至排斥,把佛...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成功的秘诀

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

佛经中有云:生活中,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有:建造...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

在西晋初期,中国佛教到了七月半一定要诵念的《盂兰盆...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请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

济群法师:要「观身不净」、「观身无常」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海涛法师《中外处事嘉言录》

一 1.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郑卫国 2.生活必须...

以功德酥酪去换颠倒臭秽之水

。但由于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过,老妇人所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