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大安法师  2014/06/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用通途教理的话来说“一念具足十法界”。凡夫众生他一定是有念的,他不会做到无念,无念境界唯佛方有,等觉以还的菩萨都还有念,微细的念。既然有念,他就必然在十法界当中找到一法界的安顿。当我们一念五戒、五常的时候,就住在人法界;当我们一念慈悲喜舍十善业的时候,就是天法界;当我们一念慈悲六度的时候,就在菩萨法界;当我们一念悭贪的时候,就是饿鬼的法界;猛厉的五逆邪淫,那就是地狱法界。一定是在十法界当中有一个法界来安顿。

所以这个念头放在哪个地方?就不能不加以深刻的考究,我们凡夫众生如果没有了解佛法,他本来这个念头受一种无始劫以来的无明的驱动,他一定是在六凡法界,尤其更多的是三恶道的法界。举心动念离不开五欲六尘,离不开人我是非,离不开贪瞋痴慢疑,这一点也许我们很少有深刻的反省和严峻的解剖,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贡高我慢,总是认为自己很不错很善良,没有修行他也说我这个人很有正念很宁静。实际上这都是他根本不了解自己心理状态,才敢说出来的话。

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念头,但往往我们对自己的念头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也确实他是很难知道的,就好像自己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一样。所以他必须要借助一种方法才能够反观我们的念头是什么。就是要有一面镜子,我们有一面镜子,才能看清楚我们的面相。

我们只有借助持名才会知道我们的念头是什么。当我们宁静地念佛的时候,这就像一束探照灯光,直射我们的无明的内心,透过这束光亮,这个念头是什么就看清楚了。就好像这间屋子充满着灰尘,但是我们看不到,如果这时候窗口投射了一束阳光到了这个屋子,我们通过那束阳光,才能知道灰尘很多。能知道灰尘很多,幸亏有那束阳光;能知道自己的念头,幸亏有这句佛号,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

一碗饭与一念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

顺逆在于一念间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

心不随境转,即得大自在

一切显现就是因缘和合。有因缘就能见到诸物,无因缘就...

如何面对不好的念头

问: 在观修中,有时候会有一些很不好的念头,该如何...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

是不是有些时间段不可以点香呢

问: 原早晚课已定好,但特殊情况过了时间,晚上几点...

《观经四帖疏》的不思议缘起

感应道交的特点在善导大师的著作里面及实践中比比皆是...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

如何用佛法来治病

问: 凡事皆有因果,那么佛教徒生病后看医用药是否徒...

星云大师《净修法门》

我们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的历史上,人类经常有很多大...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

萧伯纳:钟爱素食和阳光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被誉为幽默与讽刺的语言...

十供养赞

香: 心然五分 普遍十方 香烟童子悟真常 鼻观妙难...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

万事皆有因

从前,徽州有个商人叫程伯鳞,他居住在扬州,非常信神...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

享清福最难

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滚滚,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