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犯错后改过才是真忏悔

达真堪布  2014/09/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犯错后改过才是真忏悔

佛在经中讲四种堕罪之门,就是犯错、造业的四种原因。第一,由于不明理而犯的错,违犯的戒律,就是不知错。第二,虽然也知道一些,但是知道的不是很透彻,所以也不是很深信,于是又犯错、犯戒了。第三,烦恼,也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相信,但是烦恼一生起,就无法控制,然后又犯错、犯戒。第四,习气,就是无始劫以来的串习,不知不觉地犯错、犯戒、造业。

前两个是没有知错,后两个是没有改错。要改错就要降伏烦恼,改变习性。你彻底降伏了烦恼,改变了习性,才能改错。

这样笼统地说,知错改错好像很容易。但是仔细讲起来,真正去行持,就非常困难了。要知错,首先要明理,要深信。你明理了,深信了,才是知错。你降伏了烦恼,断了习气,才是改错。你知道忏悔,你会忏悔,能忏悔,这叫修行。你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把所有的错误都改正了,就完全清净了,就圆满了,这叫修行。这样修行,将来一定会成就。若是真心想学佛修行,就要好好忏悔,知错改错。此外,没有什么别的可修的。

知错、改错是忏悔的两个最重要的要义。破恶力、返回力是金刚萨垛除障法里的两个最重要的修法。

第一是知错。对自己犯下的错误生起无伪的后悔之心——犹如服毒一般的后悔之心,这是知错,也就是除障法中的破恶力。要破除造下的恶业的力量,一定要靠知错。第二是改错,也就是除障法中的返回对治力。返回就是恢复的意思。你要弥补,要恢复原状,要回归当初,就要改正自己的错误。然后发誓发愿,以后再也不犯这种错误,不犯这种罪业。

要想对自己所做的恶业生起后悔之心,以及今后誓不再犯的决心,就要靠知错和改错。若是没有这两个心,就没有忏悔了,业障不能清除。

我们一讲金刚萨垛除障法的功德和利益的时候,都感觉非常不可思议。但是真正得到这些功德和利益的人非常罕见。现在我们虽然每天都在念修除障法,念诵百字明,念诵金刚萨垛心咒,但是自己的相续不成熟,基础没有打好,出离心没修好,菩提心也没有修成,这些条件都没有具备,所以没有得到什么法益。法很殊胜,但是人不殊胜。如果人不殊胜的话,法再殊胜也没有用。人和法不相应,得不到真正的功德和利益。

没有出离心怎么能生起菩提心呢?没有菩提心怎么能修除障法呢?连所依对治力都没有。外所依对治力也重要,但是最重要是内所依对治力,就是菩提心和知错改错。明明犯错了,犯戒了,还在装好人,装修行人,连这样一个粗大的罪恶都意识不到,很难成就。

你们有这样一个想忏除业障的发心,也值得赞叹。但是真正要成就,还是很难。所以从现在起,若是真心想解脱的话,就好好的反醒自己。好好的知错改错,找自己的毛病,找自己这些不好的习气,然后去改,慢慢的就能成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

让忏悔更有效的十种方法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 明信因果;二者...

先承认自己是坏人

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

站在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安住真如 这一点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资格谈...

业障会因为你拜忏而提前现前

你拜头一天,没离开;拜第二天,最多七天,这些灾难都...

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每天都得做

为什么我们要经过学呢?不学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人...

忏悔与改过

讥讽和毁谤其他人供养地藏王菩萨,会得到这一种的恶报...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

做现今社会中的一朵莲花

佛经里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位国王,身边有一位精通天...

为什么处处都有人损害你的利益

自主指自己已主宰了自己的身心。自己主宰了自己的身心...

达真堪布:做生意为何总被骗

问: 自己做生意的时候,心是好的,但是却总被人欺骗...

对自己生起信心

有人问:既然福德和智慧都是本具的,那我怎么没有福德...

星云大师《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前言 语言是一种艺术,运用得体,则人际关系和谐,人...

把握好人生分寸

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是分寸。分寸,往往是一个人...

以善心对人,马上有善报

我以善心来对你,虽然我无求于你,但当我以善良的心来...

当你在吃鱼或肉的时候,它还在痛

并不是因为人类,就有资格去伤害,杀、吃动物。如果这...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

济群法师:有声有色,无心无相

2009年的第一个上午,借复旦大学学源俱乐部西园寺新年...

为心灵敲响木鱼

暑期中,一群小学生参观了一所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

素食7日功

古人说:肉食者鄙,素食者智。于是现代人更有了吃素食...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

星云大师《成人之美》

《了凡四训》中提到:人在日常生活里,要随缘尽力实践...